文化是一種力量

文化是一種力量

《文化是一種力量》由周洪宇所著,本書由文化、文化系統與文化學研究,文化的歷史、傳統與變革,中外文化人物及其貢獻,文化建設與文化繁榮四大部分組成,《文化是一種力量》收錄了作者多年來對文化領域相關問題進行思考、探索的成果,從理論到實踐等層面提出了一些創見。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化是一種力量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 頁數:379頁
  • 開本:16
  • 品牌:湖北人民
  • 作者:周洪宇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0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607837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文化是一種力量》由周洪宇所著,“文化,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是以人的活動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動所創造的產物。”這個定義強調了文化是人的產物而非其他動物的產物。文化為人類與生俱來之物。文化的本質關聯到人的本質。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本質是有意識有目的活動(勞動實踐)。人類的活動(勞動實踐)使主體客體化,也使客體主體化。文化就是人類活動(勞動實踐)的外化和對象化。文化的本質是人化,是創造。強調了人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即文化的屬人性和超自然性。強調了文化的人的類現象和類本質,即文化的超個體性和社會性。強調了文化是一個複雜而獨特的系統,即文化的系統性和獨特性。尤其是強調了文化是人的活動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動所創造的產物,即強調了人的活動(勞動實踐)性,活動的產物性及其多向性。

作者簡介

周洪宇,1958年生於湖北武漢。教育學碩士,歷史學博士,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湖北大學兼職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任全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教育發展戰略學科組成員、教育部全國高校設定委員會委員、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  
長期教育研究史和教育政策問題,近年重點研究基礎教育、教師教育和高等教育。先後承擔了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多項重點課題,在《教育研究》、《歷史研究》、《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學刊》、《中國高等教育》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重要雜誌和報紙,發表多篇文章。有的政策性建議(如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建立貧困生資助體系、改革大學生助學貸款制度等,通過全國人大,反映到國務院和教育部、財政部等部門,促成了有關政策出台。研究成果十餘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並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著有《教育的信念與追求》、《教育公平論》、《中部教育論》、《樂為教育鼓與呼——周洪宇教授訪談錄》、《教育公平是和諧社會的基石》、《陶行知與中國現代文化》、《怎樣做人大代表》、《怎樣寫人大議案》等,主編或參與主編《陶行知研究在海外》、《陶行知教育學說》、《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潮與流派》、《中國近現代教育實驗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史》、《千年夢想圓於建國百年——小康社會與教育新使命》、《教育大變革——全體·全面·全程的陽光教育》、《陽光教育對話錄》、《陽光教育實踐行》等。

圖書目錄

序:文化是一種力量
文化是一種力量
文化是人類獨有的產物
文化是由物質、制度、精神三大子系統組成的人造大系統
人的活動將物、思想和人三大核心要素聯結為有機整體
文化是一種群體凝聚力
多元與趨同的統一是文化系統發展的方向
以系統的眼光看待文化學
當代中國社會大變革需要文化學的興建
應特別重視以價值觀念為代表的精神文化
文化學是人文社會科學體系中最重要的綜合科學
文明進步應以文化發展為前提
文化推動歷史的發展
中國古代考試制度的歷史與反思
中西文化教育的異同與匯通
近現代東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中國文化向何處去
“五四”時期思想文化的轉軌
人是文化之魂
近代武漢崛起的總設計師張之洞
國家主義者余家菊
大學校長韋卓民
國學大師錢基博
學問大家張舜徽章開沅
“赤子”方明
教育史學家王炳照
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在華活動及其影響
教育與和平——從牧口常三郎到池田大作
文化偉人陶行知
人類的未來需要文化的力量
法定節假日中應增加傳統文化節日內容
國家應將重陽節納入我國法定節假日
弘揚匾額文化傳統復興中國優秀文化
設立北京奧運志願者紀念碑,在全社會提倡和發揚志願精神
湖北省與文化部應聯合舉辦譚鑫培京劇藝術節
弘揚湖北精神,推動跨越發展
復原武昌貢院街,全面保護武漢城市文脈
實施大學文化和校慶的具象化迎接華中師大110周年校慶
加快推進國家教師榮譽制度建設
設立國家級教師最高獎“陶行知教育獎”,造就一流教育家
加強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規範化建設
制定《文化產業促進法》迫在眉睫
制定《公共圖書館法》刻不容緩
制定《博物館法》勢在必行

文摘

文化是人類的產物,為人類所獨具。凡是人類,必有文化。動物則沒有文化。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即在於此。文化的內容,是人類實踐活動的投射、凝結與表現。人類不同的實踐活動,創造了不同的文化內容。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里明確指出,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於,動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他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生產生活本來就是類生活,這是產生生命的生活。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即改造無機界,證明了人類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也就是這樣一種存在物,它把類看作自己的本質,或者說把自身看作類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他的作品和他的現實。因此,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人不僅像在意識中那樣理智的復現自己,而且能動的、現實的復現自己,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①在馬克思看來,勞動的實現就是勞動的對象化。這個活動就是人的本質。勞動或有目的的活動是人的類存在。文化就是“人化”,就是人的創造。
文化系統內部的各種要素,就是文化的基本內容。但純粹的各種要素,並不成其為文化,文化必須是各種要素與一定形式的結合。文化的形式大致可分為一般的文化形式與具體的文化形式兩類。文化形式與文化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人類文化千姿百態、豐富多彩。
文化結構是文化系統中諸要素關係的集合,大致分為文化的內部結構與文化的外部結構。文化的內部結構,指由文化質點、文化結叢和文化模式所構成的文化自身的有機體。文化質點是指有著特殊的形態、功能和歷史的文化個體,它是文化的基本單位,可以是具體的或抽象的、物質的或精神的。文化結叢是指許多文化質點按一定方式聚合在一起,它通常是以某種文化質點為中心,在功能上與其他文化質點發生聯繫,以中心文化質點的稱謂為其名稱。文化模式指許多文化結叢有機地聯繫在一起而構成的統一體。文化模式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受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它以比較穩定的形式反映和影響人們的生活。人們通常所說的文化結構,就是指文化的內部結構,即以比較穩定的形式反映和影響人們的生活文化模式。
文化的外部結構,指因文化存在於不同地城而形成的文化區域。具有相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特徵,屬於同一文化模式的地區,便是文化區域。每一個文化區域,常有一文化發源或傳播的中心地帶,稱之為文化中心。它是此區域的文化模式特徵最典型的地方。相鄰的文化區城之間,常有一交接、過渡地帶,它遠離文化中心,稱之為文化邊際。它是此區城的文化模式特徵最淡薄的地方,其文化內容由相鄰的各個文化區城的文化模式混合而成。
文化功能由文化結構所決定,主要有八方面:(1)滿足功能。人類具有各種不同層次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用、社交、求知、藝術享受和對理想的追求等,文化可以直接滿足這些需要,使人類社會得以不斷發展。(2)認識功能。文化可以使人們充分地認識社會和個人的價值,從而發揮個人在社會中的作用,推動歷史的前進。(3)改造功能。文化是人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重要工具,文化也能改造人。在一定的文化環境裡,能使人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4)組織功能。文化有助於人們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5)整合功能。文化可以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使雙方協調一致,讓社會系統在整體運動中保持相對的穩定。(6)教化功能。文化是個人社會化的條件和內容。它把一個離開母體呱呱墜地時只具有自然屬性的新生兒教化成閱歷豐富的成年人,養成人們的社會人格,甚至影響著整個人生的全部過程。(7)選擇功能。人類雖受文化的制約,但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故這種制約不是絕對的。文化有助於人們進行種種價值選擇,追求美好的未來。(8)向心功能。文化是一種群體凝聚力,可以增大群體組合的強度,強化民族認同感,加強民族團結。
P10-11

序言

文化是什麼?
如果只是給文化下個定義,雖然不易,但也並非不可能。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文化熱”中,我曾在一篇題為《關於文化學研究的幾個問題》(原載《華中師範大學報》)1987年第6期)的文章中指出:“文化,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是以人的活動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動所創造的產物。”這個定義強調了文化是人的產物而非其他動物的產物。文化為人類與生俱來之物。文化的本質關聯到人的本質。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本質是有意識有目的活動(勞動實踐)。人類的活動(勞動實踐)使主體客體化,也使客體主體化。文化就是人類活動(勞動實踐)的外化和對象化。文化的本質是人化,是創造。強調了人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即文化的屬人性和超自然性。強調了文化的人的類現象和類本質,即文化的超個體性和社會性。強調了文化是一個複雜而獨特的系統,即文化的系統性和獨特性。尤其是強調了文化是人的活動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動所創造的產物,即強調了人的活動(勞動實踐)性,活動的產物性及其多向性。這個定義與以往乃至現在各種詞典、專著中“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各種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的主流觀點(簡稱“文化財富論”),有本質區別。在我看來。文化只是人的活動方式及其產物而已,不能只從正面、積極的角度理解它。既是活動方式,就難言哪種是絕對合理;既是產物,就難言哪種是絕對好或壞。文化有正文化,也有副文化、亞文化甚至反文化,如常見的各種危害人類社會的反文化、反人類的殘暴行為。文化可能是財富,也可能是垃圾或包袱;可能是正能量,也可能是負資產;可能產生積極意義,也可能產生消極作用,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視為財富,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樣才能正確對待文化。
證諸當下,這個定義顯然還未過時,至少比那些將中性詞的文化與褒義詞的文明混為一談的所謂主流之論要更準確、更科學。
既然不是要給文化下定義,那么,這裡提出“文化是什麼”的問題,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我這裡真正想問的是,文化究竟有什麼作用?
文化的作用要從文化的功能說起。功能是內在的,作用是外顯的。文化的功能也可說是文化的作用。
文化功能由文化結構所決定,主要體現在八個方面:一是滿足功能,二是認識功能,三是改造功能,四是組織功能,五是整合功能,六是教化功能,七是選擇功能,八是向心功能。同時,文化的功能也可概括為整合功能、適應功能、目標獲取功能和創造功能。每一種功能都有其對應的負功能。整合功能對應的是不協調功能(或稱失調功能),適應功能對應的是衝突功能。目標獲取功能對應的是目標失去功能。創造功能對應的是承襲功能。正負對應,互相轉換,構成文化系統完整的功能體系。
文化的力量就來源於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文化之力,或許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但在我看來,從其功能與作用看,文化首先是一種滿足力。人類具有各種不同層次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用、社交、求知、藝術享受和對理想的追求等,文化可以直接滿足這些需要,使人類社會得以不斷發展。文化具有滿足力的前提是人從自然界中創造出來的產物,也即馬克思所說的“第二自然”。這種物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它本身具有自然的成分;另一方面,它又是滿足人類需求的手段。它是自然物與社會物的統一。不可忽視的是,物在滿足人類需求的同時,成為文化系統的核心文化要素,但它並未喪失其天然的質、量和度。物質文化是人類改造自然界的活動方式以及全部產物。人的生產創造活動與交往活動是其基本活動方式,它所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文化又是一種認識力。文化可以使人們充分地認識社會和個人的價值,從而發揮個人在社會中的作用,推動歷史的前進。文化具有認識力的前提是,人具有思想。思想存在於人和人的意識之中,而不是自在的存在,本源是社會存在。人類產生和傳播思想,同時又受思想的支配和影響,可以通過思想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
文化具有認識力,是因為人類的認識力離不開人類的精神文化。它包括改造主觀世界的主體——人,以及各種精神生產和生活方式;改造主觀世界的各種物質設施和條件;改造主觀世界的各種想法、打算等;改造主觀世界的全部產物,如各門學科的知識、理論、語言、文字等符號系統,以及社會心理、價值取向、人倫觀念、思維模式和審美情趣等。
人類的精神文化主要起著認知與價值定向的功能。它在整個文化系統中,維持系統內外信息能量的輸入和轉換,形成文化系統中較穩定的深層結構,通過輸出信息源來指導整個文化系統。
文化也是一種改造力和創造力。文化是人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重要工具,文化也能改造人。在一定的文化環境裡,文化能使人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人類改造了自然界,改造了社會,也改造主觀世界(即人自身)。人類改造自然界的活動方式以及全部產物,就是物質文化;改造社會的活動方式以及全部產物,就是社會規範文化(因該部分主要為制度文化,又簡稱為制度文化);改造主觀世界(人自身)的活動方式以及全部產物,就是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就構成了人類文化系統的三大子系統。
文化具有改造力,主要是因為物質文化包括改造自然界的主體——人,以及各種物質生產方式。沒有人的改造自然界的具體活動,是不可能產生物質文化以及改造自然界的各種物質設施和手段。生產資料(特別是生產工具)是其基本實體,包括改造自然界的各種計畫、方案等,還包括改造自然界的全部產物。物質文化的主要功能是獲取功能和創造功能。人類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從自然環境中獲取資料,適應並改造自然。物質文化在與其他文化子系統的關係中,發揮能量輸出源的作用。
文化還是一種組織力和整合力。文化有助於人們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文化可以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使雙方協調一致,讓社會系統在整體運動中保持相對的穩定。制度文化是人類改造社會的活動方式及其全部產物。從廣義上講,它是一種社會規範文化。它所反映的,是人與人的關係。
文化具有整合力,是因為制度文化包括改造社會的主體——人以及各種制度活動方式;改造社會的各種物質設施和組織機構,如軍隊、警察和法院等;改造社會的各種學說、理論;改造社會的全部產物,如各種社會制度、社會組織以及種種行為規範和準則等。制度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整合功能,即對文化系統內部各部分進行協調。它是通過文化系統內部的整合,而達到同其它文化系統的協調。
文化又是一種教化力。文化是個人社會化的條件和內容。它把一個離開母體呱呱墜地時只具有自然屬性的新生兒教化成閱歷豐富的成年人,養成人們的社會人格,甚至影響著整個人生的全部過程。這種教化力源遠流長,影響至深,沁人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之中,無人能夠擺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文化還是一種選擇力。人類雖受文化的制約,但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故這種制約不是絕對的。文化有助於人們進行種種價值選擇,追求美好的未來。
人類的可變性和開放性是它的本性,這種本性使之不斷地進行選擇,保持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在這種交換過程中,人類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實現最最佳化。比如,中國文化系統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曾與世界上其他文化系統展開過三次大的文化交流。漢唐時代,佛教東漸,其間出現了以安世高、鳩摩羅什、真諦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外國傳教者,以及以法顯、玄奘、義淨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求法者,給我們帶來了風格迥異的印度文化。及至明末清初,耶穌會士乘楫東來,徐光啟、李之藻等有識之士對西方科技書籍的大量翻譯,給古老的中國吹來了一股西方先進文明的清新之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近代中國在一種極為屈辱的形勢下,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又開始了一個大規模引進西方文化的過程。每次選擇,每次文化交流,都給中國文化系統帶來了相當程度的衝擊,促使中國文化系統的結構發生某些變異,並逐步走向開放,獲得新的活力。
文化更是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化是一種群體凝聚力,可以增大群體組合的強度,強化民族認同感,加強民族團結。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文化有著穿越千古的強大生命力,歷經歲月洗禮而能愈發沉澱和積蓄,散發出智慧氣息的芬芳,承載起民族繁衍生息的脊樑,強化民族的認同,更能讓人從中汲取奮然前進的力量。對於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文化是魂魄、是根基,一切物質終將消逝,而文化的生命力亘古長青。縱覽人類歷史,我們看到,一個民族無論面對多大的挫折與坎坷,只要堅守文化認同、堅定民族精神,就一定能在危難中奮起,重塑輝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精神更養一方人。就一個地域空間來講,地域精神是一個地域的靈魂,是一種文明素養和道德理想的綜合反映,是一種意志品格與文化特色的精確提煉,是一種生活信念與人生境界的高度升華,是地域民眾認同的精神價值與共同追求。地域精神對地域的生存與發展具有巨大的靈魂支柱作用、鮮明的旗幟導向作用與不竭的動力源泉作用。
在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用下,在古代,西周早期楚國建國時方圓不過百里,地僻民窮,政經凋敝。但是楚國軍民上下齊心、奮發圖強,很快就強盛起來。春秋時期,楚國疆土方圓千里,楚人飲馬黃河、問鼎中原;戰國時期,疆土更是擴展到方圓五千里,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到近現代,1840年以來,積貧積弱的中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湖北新軍戰士發動武昌首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黃麻起義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而作為黃麻起義策源地的紅安縣,捐軀的革命民眾10多萬人,有記載的烈士2.2萬,因而是全國第一“將軍縣”和著名“烈士縣”。再從個人看,昔時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抱必死之精神以酬國難留下千古一刺;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捨生取義之精神為國捐軀成就千秋佳話;岳飛“四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以馬革裹屍的忠毅精神捍衛家園傳為千古美談。
文化的力量多種,文化的力量巨大,今天,我們應怎樣更好地發揮文化的力量呢?
今天,處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更要充分利用文化的認識、改造、創造、整合、組織、選擇、向心和凝聚力量,特別是要大力弘揚優良文化精神,使之對內凝聚人心,對外樹立形象。引導民眾團結奮進,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共同價值理念,謀求國家經濟社會更大的發展。
要發揮文化的改造力和進取力,銳意進取,鞏固擴展我國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局面。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近年來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與西方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的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在人才、技術、資源等方面都不占據優勢。振興中華民族的大業任重而道遠。當前,世界經濟陷入低迷,國內正處於經濟結構轉型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如何從中覓得發展機會,“銳意進取”、不遺餘力地搶先發展才是“破題’之舉。大好的發展局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只能靠我們去拼、去闖、去乾。只有全國上下齊心、乾群用命,才能在國家新一輪開放開發戰略中搶得先機、搶得機遇。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要“穩神競進,逆勢而進,實虛並進,紮實推進,激情奮進”,以銳意進取的精神謀求國家的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
要發揮文化的認識力,解放思想,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解放思想是幹事謀事的邏輯起點,是科學發展的第一動力。如果思想“不開竅”、思維“不跟趟”,就會輸在起跑線上。解放思想要不遺餘力,要勇於擔當,勇於負責,勇開風氣之先,勇立時代潮頭,才能創造性打開工作局面;要善於變通,勇於創新,積極先行先試,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水平。當前,我國正處於轉變經濟發展結構,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面臨新形勢、新問題和新挑戰。各地的發展不能局限於舊體制、舊格局和舊模式下的發展,而是要善於變通、自主創新,向改革創新要生產力。我國有科教資源,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發展的態勢也很好,但是在科技自主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方面做得還不夠,仍需要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要發揮文化的選擇力,兼收並蓄,匯聚發展所需的優勢資源。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都不能獨立於其他國家民族,任何一種源遠流長的偉大文明都需要汲取其他文明的精髓方能長盛不衰。閉關鎖國只能落後挨打,固步自封必然遭到歷史洪流的遺棄。特別是現在國家民族之交流在加快,融人在加深,世界已經成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地球村”。國家的發展必須以世界性的眼光來看待,必須在經濟、文化、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全領域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和合作,才能科學發展、持續發展。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資源都是有限的,沒有資源的匯聚,發展無從談起。中國有中國的資源,外國有外國的資源,只有以更大、更遠、更廣的視野,把更多的資源拿來為我所用,吸引優秀人才來中國創業發展,吸引高新企業來中國落地生根,國家才能發展更快、更好、更強。
要發揮文化的創造力,以“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營造發展的大氣場。《孫子兵法》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精神狀態往往決定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發展的位次和水平。深圳從一個小小漁村嬗變為現代大都市,靠的是一往無前的“拓荒精神”;張家港從一個欠發達縣級市跨入全國百強縣市前列,靠的是自我加壓、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在資源能源趨緊、環境容量降低等硬約束下,各地要實現經濟總量倍增,關鍵是要實現精神狀態的超越,構築精神高地支撐跨越發展。這就需要幹部民眾在發展事業上面,不能甘於平淡,不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是要有“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有追求完美卓越的態度,形成人人奮勇爭先、搶抓實幹的發展局面,營造發展的“大氣場”。
要發揮文化的組織力,以百折不回的堅韌精神,紮實推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實施。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面對無數的困難和挫折。因此,我們在幹事想情、謀求國家跨越式發展的征途中,就必須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毅和韌勁,緊緊圍繞中央的戰略部署,切實抓好各項工作的具體落實。必須要有責任感和緊迫感,發揚百折不回的堅韌精神,打造一支能打硬仗、勝仗的隊伍,以一流的狀態來執行中央的各項發展戰略,創造一流的發展業績。
文化之力多矣,文化之力偉矣,文化之力正待發揮,吾輩豈能坐以待之乎?
2013年8月5日
於東湖之濱遠望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