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隆脈木虱

文冠果隆脈木虱

文冠果隆脈木虱(學名:Agonoscena xanthoceratis)屬同翅目木虱科,成蟲體長1.35~1.75mm,繁殖能力極強,一年最多可發生3代。成蟲潛藏在樹幹下部樹皮裂縫或地表落葉中群集越冬。每年4月中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交尾產卵。主要危害文冠果,屬於害蟲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主要天敵,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達翅端)雄1.35~1.50mm,雌1.57~1.75mm。初羽化時體白色,後漸變為淡綠色,至橙黃色和灰褐色。冬型(第三代)體色顯較夏型(第一、二代)深且褐斑顯著。觸角絲狀,淡黃色,10節,基部兩節粗大,第八節末端和九、十節均黑色,末端有1對叉狀剛毛。複眼紅色;單眼3個,紅色。胸部背面隆起,有褐色縱斑,左右對稱。腹部各節背板和腹板上有褐色橫斑,側板黃色。雌蟲尾端尖,略向下彎,雄蟲尾端開張。足黃褐色,腿節背面及脛節基黑褐色;前翅透明,呈鱗狀紋,布滿黑或黑褐色斑點,翅外緣成一褐帶,脈具斑。後翅透明,腹部黃褐色,具黑色至黑褐色斑。胸部窄於頭寬,中胸盾片兩側鼓,中央平凹;後足脛節無基刺,基跗節具一對爪狀距,後基突僅為一小丘突。前翅長1.20毫米~1.44毫米,寬0.53毫米~0.59毫米,長為寬的2.29~2.45倍,為長橢圓形,前緣有斷痕,翅痣狹長。後翅長1.13毫米~1.20毫米,寬0.38毫米~0.40毫米,長為寬的3倍。雄成蟲腹端側視肛節黑褐色,粗壯,端驟變細,呈管狀;陽基測突黃至黃褐色,短於肛節,具分支;陽莖端膨大明顯。雌成蟲腹端側視三角形,背瓣背緣波曲,肛門橢圓形,約為背瓣長的1/3,腹瓣上緣波曲,底緣弧。 卵無色,半透明。長卵形,上端稍鈍尖,基部圓附有卵柄。卵長0.20~0.23mm,寬0.09~0.12mm,卵柄長0.05~0.06mm。初產乳白色,後現微黃。孵前3天出現桔紅色眼點。
文冠果隆脈木虱成蟲文冠果隆脈木虱成蟲
5齡若蟲體扁平。淡綠色。長1.15~1.20mm,寬0.70~0.80mm。頭前緣中部內陷深(背觀)。複眼紅色。觸角7節,淺褐色。自頭胸至第四腹節背面有2條明顯的黃紋。翅芽白色透明,長0.50mm。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新疆、青海、甘肅、山東等省區。

生活習性

文冠果隆脈木虱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和赤峰地區1年發生3代,以成蟲潛藏在樹幹下部樹皮裂縫或地表落葉中群集越冬。每年4月中旬,文冠果芽萌發,杏樹放花,越冬成蟲開始活動,交尾產卵。5月初若蟲出現,5月下旬(文冠果花凋謝)為若蟲盛期;5月末第一代成蟲大量羽化;6月中旬產卵盛期,下旬第二代若蟲出現盛期;7月初第二代成蟲羽化,7月中旬達盛期;8月初第三代成蟲羽化,經數日補充營養,部分成蟲開始越夏。9月中旬解除夏服,經短期補充營養,9月下旬陸續進入越冬。世代重疊現象明顯,同一時期,可見到各個世代和各種不同的蟲態。
春季日平均溫達9℃以上時,越冬成蟲開始出蟄。經過2-3天的補充營養,性成熟後,開始交尾產卵。交尾時間短者1分鐘,長者可達7-10分鐘。產卵期可行多次交尾,以9-16時交尾數量為最多。雌蟲交尾的當日即行產卵。每雌平均產卵8粒,產卵後雌蟲2-3天死去。越冬代成蟲在林內延續可達270天左右,5月下旬(文冠果花凋謝)第一代成蟲羽化,經數日補充營養始交尾產卵;該代成蟲壽命40餘天。7月上旬(文冠果果實形成)第二代成蟲羽化,經補充營養後進行交尾產卵;該代成蟲壽命長達35天左右。8月上旬(文冠果果實成熟)第三代(越冬代)成蟲羽化。新羽化成蟲在葉背和新梢吸食或停息。8月中旬均溫高達20.4℃時,部分先行羽化的成蟲遷移到樹冠下層粗大側枝和主幹陰面樹縫內越夏。9月中旬(旬均溫15.9°℃)解除夏服,繼續短期補充營養後進入越冬。9月以後羽化的成蟲無越夏習性。成蟲羽化集中在7-12時左右,以10時羽化數量最多,羽化率高達90%以上。
成蟲性活潑,白日活動,以8-16時活動數量最多。常數個或數十個密集在1個葉片上或綠色嫩梢上停息或進行交尾、取食,圍繞樹冠做近距離跳躍或飛翔。早、晚和陰雲風雨天靜伏葉背、枝幹或樹縫內,傍晚和黑夜停止活動。成蟲喜陰蔽窩風場所,有向密林遷移聚集特性,因而在樹勢旺盛、枝葉繁茂、鬱閉度大的林內成蟲棲居數量多。在樹冠垂直分布以中、下層多。成蟲吸食葉項芽、嫩葉和嫩梢汁液。9月下旬至10月初(秋分、寒露)文冠果葉緣變黃,葉片開始凋落,氣溫下降,成蟲便從樹冠下層粗枝皮縫內漸向主幹下部樹縫內遷移。10月中、下旬(霜降前後)旬均溫6-8℃,文冠果葉全部枯落,成蟲全部潛藏主幹以下的翹裂樹縫內群集越冬。越冬成蟲將卵散產在萌動芽苞的鱗片上,芽鱗縫內,以及未展開的嫩葉背面的葉脈兩側,少數在新梢上。一次產卵可達14粒,1個頂芽上可見卵達45粒。第一、二代成蟲產卵在葉背和當年嫩捎上。有時卵排列較密集,柄插入組織內。
各代卵期的長短隨產卵遲早與溫度高低而有不同。第一代卵需13-15天孵化,林內卵延續時間是4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卵7-9天孵化,林內卵延續時間是6月上旬至8月下旬。第三代卵5-6天孵化,林內卵延續時間是7月中旬至9月下旬。卵多在6-8時左右孵化,孵化率達90%以上。
初孵若蟲緩慢爬動,尋找適宜位置後便開始吸食危害。若蟲不活潑,有群集性,在葉背的葉脈兩側和嫩梢上取食,使葉向背面捲起,不久枯黃、脫落。第三代若蟲有少數因孵化遲不能發育到成蟲而隨落葉凍餓死亡。各代若蟲歷期:第一代18-23天;第二代11-14天;第三代10-12天。

主要天敵

文冠果隆脈木虱的捕食性天敵有異色瓢蟲、七星瓢蟲、二星瓢蟲、菱斑和瓢蟲、小花錯、大草蛉、中華草蛉、三突花蛛,大腹圓蛛,其中以異色瓢蟲數量最多,為優勢種群。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林內枯葉雜草,消滅文冠果隆脈木虱越冬成蟲。冬季或早春,乾基塗白或用80%敵敵貫乳油500倍、60%D-M合劑200倍塗於乾基,消滅文冠果隆脈木虱越冬成蟲。
2、注意保護利用天敵。
3、4月中、下旬文冠果隆脈木虱成蟲出蟄期,于晴朗無民的夜間在林內連續施放5%敵馬煙劑2-3次,每畝用藥1kg。用40%氧化樂果乳油、80%敵敵畏乳油、50%馬拉硫磷乳油、90%敵百蟲晶體、50%殺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文冠果隆脈木虱若蟲或成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