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思想研究》是2011年11月1日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昆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思想研究
  • 書名: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思想研究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頁數:388頁
  • 開本:32開
  • 作者:黃崑威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52922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為隋唐早期道教經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經。全經以祈請和解說的方式,敘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對諸天真、仙人說法,宣揚重玄體道,“開演真一本際法門”。旨在教化“三乘”導入“一乘”,並闡釋了道教真理觀的一切諸法之根本。內容涉及“道體無本”的“道體論”;“道性自然”的“道性論”;“十二法印”與“三洞”分類法及“重玄”之道相結合的“判教論”;因果報應、功德行業、科儀戒律、修行次第、煉養方法等的“修道論”。
黃昆威的博士論文《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思想研究》,是在對六朝時期哲學思想深入考察的基礎上,就《本際經》的思想所作的全面分析研究,為該時期道教思想研究的深化做出了貢獻,也為推進古代’哲學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

作者簡介

黃昆威,祖籍江西吉安,生於北京。曾就學於蘇州西園戒幢律寺戒幢佛學研究所,後就讀於蘇州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敦煌學方向博士後、湖北襄樊學院釋道安研究所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傳統宗教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太玄真一本際經》文本、思想價值及作者
二《太玄真一本際經》研究成果及思想研究綜述
三本書研究目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太玄真一本際經》產生的時代及思想背景
一時代背景
二思想背景
本章結語
第二章“本際”奠義與《本際經》
引言
第一節《本際經》之“本際”義
第二節“本際”與“無記”
一“本際外道”與佛教中的“本際說”
二佛教經典中的“本際”
第三節“本際”“道”“自然”
一吉藏所理解的“本際”與“道”
二《老子》之“道”的思想特徵與“本際”
三《老子》之“自然”的思想特徵
四佛道論衡中的“本際”、“道”、“自然”
第四節“自然”與“因果”
一“本際”之辯背後的“自然”與“因果”之爭
二“因果”“自然”“因緣”
三中古道教對佛教因緣及輪迴報應學說的吸納
四《本際經》中的“因果”與“因緣”
第五節“本際義”與中國佛教
一《寶藏論》中的“本際”義
二永明延壽之《宗鏡錄》中的“本際”義
第三章《太玄真一本際經》的道體論思想
第一節從道家之“道”到道教之“道”
一“道論”與本體論
二中國哲學語境中的“道”
三“道”的實體化與“神化”
四“道體”的彰顯
第二節“道體”與“元始夫尊”
一《本際經》論“道”
二“無本”與“空”
三“人性”與“神性”
四“法身”義濫觴
第三節“道體”與“法身”
一“法身”為本
二諸分身是“跡”
三“本跡”義源流
四“法身”與“神本”
第四章《太玄真——本際經》的道性論思想
第一節《本際經·道性品》對“道性”的定義
第二節“道性”與“心性”——《本際經》道性論思想特徵
第三節道教“心性”思想源流
第四節“道性”思想的理論嬗變——《本際經》之外的道性論
第五章《太玄真一本際經》的判教思想
第一節判別“正經”、“正法”
一“天台”智頡、“三論”吉藏判釋“外道”和“俗學”
二“十二印”——《本際經》的十二條判教標準
三“十二法印”的理論特質
四“法印”中的“大我”及“常、樂、我、淨”思想
五“大我”之說與中古時期的佛教中國化
第二節“重玄”之道與大乘道教
一“重玄”概念的提出與定義
二“重玄”夠解釋學與《本際經》中的“重玄”之道
三中觀般若學視域中的“重玄”之道與鳩摩羅什《老子注》
四《本際經》中的“二諦”、“中道”思想
五中國佛教思想界視域中的“重玄”
第三節分別教法
一“具十二印”與“應三洞者”
二“三洞”與三洞分類法
三“三洞”與“三乘”
四《本際經》中的“三乘”與“十二事”
第四節《本際經》與道教經教體系
一靈寶派經教思想流變及《本際經》的靈寶派經教思想特徵
二《本際經》對靈寶經教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