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理論

教養理論(Cultivation Theory),又稱培養理論、涵化理論、涵化假設、涵化分析。最早系統地由格伯納提出。1967年,伯格納及其同事在美國全國暴力成因及預防委員會的資助下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安南堡傳播學院開始了他們一系統有關電視內容的研究。不僅關心電視節目中的暴力的量,也關心它的質。格伯納還發展出“暴力指標”(Violence Inedx)的概念。 電視的“教化”效果:即潛移默化的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養理論
  • 外文名:Cultivation Theory
  • 別稱:培養理論、涵化理論
  • 提出時間:1967年
提出,主要內容,評價,

提出

"教養理論"又稱"涵化理論""培養理論",它的提出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是電視媒介在當時所發揮的越來越大的社會影響力尤其是負作用,當時,美國社會的暴力犯罪和其他犯罪十分嚴重。格伯納等人在美國政府專門成立的"暴力起因與防範委員會"的支持和贊助下開始了"培養分析"的研究。

主要內容

1)對大量看電視的觀眾來說,電視實際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的信息、觀念和意識的來源,所有接觸這些相同訊息所產生的效果便是伯格納等所稱的教養作用,或者說教導了共同的世界觀,共同的角色觀和共同的價值觀的作用。
2)在現代社會,大眾傳媒提示的"象徵性現實"對人們認識理解客觀世界發揮著巨大的影響,這種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養"過程,它在不知不覺中制約著人們的顯示觀
3)傳播內容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識形態傾向,這些傾向不是以說教而是以"報導事實""提供娛樂"的形式傳達給客群的它們形成人們的現實觀社會觀於潛移默化中
4)電視媒介在形成當代現實觀和社會意識的"主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這種"主流"作用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影響,而且其效果也是因為傳播的內容而異的。
5)人們在電視中看到的場景同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場景有重合時,會大大提高教養的程度。即所謂的"共鳴"。

評價

1)強調大眾傳播在形成社會成員對社會的"共識"中的巨大作用。
2)指出大眾傳媒所提供的"象徵性現實"與客觀現實之間是有差距的,傳媒的傾向會帶來或好或壞的社會效果。
3)包含對資本主義大眾傳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觀點。
4)教養理論可能適合於特定種類的電視節目,但可能不支持總體上的電視內容,期待整體的電視觀看產生教養效果是不合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