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設計(玲瓏著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教師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設計》是2014年3月1日萬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玲瓏。

基本介紹

  • 書名:教師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設計
  •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 頁數:216頁
  • 開本:16
  • 作者:玲瓏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玲瓏編寫的《教師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從“為什麼教”入手,首先確定教學目的,教學目的是教學目標的來源,它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存在;依據教學目的,確定“教什麼”即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的關鍵,它有導向、激勵等多種功能;“如何教”則是從教學策略、方法或教學模式方面採取有效措施,以達到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是針對如何解決教學問題而採取的方法措施。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和英國數學家布里格斯認為:“教學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這些經過設計的外部事件是為了支持內部的學習過程。”由此看出,教學是一個有目標的活動,而設計是為實現某一目標所進行的決策活動。
玲瓏編寫的《教師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取各家所長,重視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注重新知識的引入,希望對教師教學活動中有所幫助,並成為讀者的良師益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基本概念
二、教學設計的意義
三、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
第二章 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基本概念
二、教學目標基本功能
三、教學目標設計要求
四、教學目標中存在的問題
五、教學目標表述
六、教學目標的編寫
七、教學目標編寫的方法
第三章 教學內容
一、教學內容基本概述
二、教學內容選擇
三、教學內容組織
四、學習和知識概述
五、教學方法
六、教學方法的選擇標準
七、各種教學內容分析
第四章 教學策略
一、教學策略的基本概念
二、教學策略要素及制定依據
三、教學策略的特徵
四、教學策略作用體現
五、教學策略的原則
六、教學策略分類
七、教學策略運用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五章 教學模式
一、教學模式概念及功能
二、教學設計模式
三、教學模式結構
四、教學模式的運用
五、教學模式的發展
第六章 教學媒體
一、教學媒體概述
二、教學媒體選擇的影響因素
三、教學媒體的選擇原則
四、教學媒體套用策略
五、教學媒體的教學特性
第七章 教學評價
一、教學評價基本概述
二、教學評價基本原則
三、教學評價內容及模式
四、教學評價注意事項
五、教學評價方法
六、教學評價劃分標準
第八章 課堂管理
一、課堂管理基本概念
二、課堂管理功能
三、課堂管理影響因素
四、課堂秩序管理
五、課堂秩序管理策略
六、改善課堂氣氛
七、課堂控制

文摘

研究一般教學規律的學科之一就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重點在於對一個教學方案進行設計、實施和評價。從心理學角度來闡述教學設計,它應該將重點放在對教學與學習之間的心理關係,對設計所依賴的基本思想與觀點等的關注。
如果想要對教學設計有一定的理解,首先要對“教學”(in—stmction)與“設計”(design)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教學”一詞包括“學”與“教”兩個方面。“學”在前,“教”在後。“學”是“教”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從行為上看,“學”是學習者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改變自身的能力和傾向以適應環境的行為,如看書、讀報、做數學練習題和從事寫作等行為都可能出現學習。“教”是教學者幫助學習者學習的行為,如教師為學生指定閱讀的書籍,指導學生進行讀、寫訓練等。把“學”與“教”兩個字組成“教學”一詞,它代表教師幫助學習者學習的一切活動。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設計是在正式做某項工作之前,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預先制定方法、圖樣等”(第5版,第1203頁)。“設計”本來是一個工程學術語,是指人們用於改進其創造物質量的活動。設計就等同於在處理問題前,有系統和充分的計畫,然後依據計畫實施,並對新的產品進行開發。從根本上看,設計就是處理問題,因此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高水平的思維能力,而且設計中得到處理的問題很多是因結構不良造成的問題,所以設計的產物不可能如同解決結構良好的問題一樣有同樣的答案。設計需要想像力,需要去創新,因為想像力就是創新的關鍵。
所以,從字面上理解,教學設計就是計畫學習和教學及其實施的創新性活動。當然,從科學界定來講,不同學者對於教學設計的含義所持有的看法略有不同。狄克和凱瑞認為教學設計就是“用系統方法描述教學,分析、設計、開發、評價和修改的全過程”。他們認為,教學設計又可稱為“系統化教學設計”。這裡我們所說的系統可以從:一是可以把教學過程當成一個有系統的整體:二是研究和解決教學問題可以用系統方法兩方面來理解。除此之外,史密斯和雷根在其《教學設計》一書中指出:“教學設計是指將學習與教學的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教學活動、信息資源和教學評價計畫的系統化和反思性過程。”在這一定義中,除了包含狄克等的定義中所含有的系統和反思(在狄克模型中有反饋迴路)的思想之外,還對教學設計是從學習原理和教學原理轉化而來的這一判斷進行強調,換句話說,它是學習與教學原理的實踐操作。
對上述兩個定義進行整合,我們可以把教學設計定義為:“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實行解決方案、評價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它以最佳化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理論為基礎。”(一)教學設計中的系統觀
教學系統是由一些相互關聯的組成部分(如教師、學生、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環境等)有機結合起來的具有某種教學功能的綜合體。教學系統分幾個不同的層次,一個學校的全部課程設定、一門具體的課程、一個教學單元等,都可以稱之為是不同層次的教學系統。
有“教”與“學”兩個要素的才能稱之為是一個教學系統。教學活動是“教”與“學”兩個要素之間的聯繫與作用下才形成的。這個系統所起的作用就是培養人才。儘管“教”和“學”是教學系統的兩個基本要素,但又可以把“教”與“學”看做是兩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的構成要素又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學科內容、媒體、方法等要素構成了“教”這個子系統;而學習者、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及認知發展程度等要素又構成了“學”這個子系統。
在“教”這一系統中,其構成要素之間聯繫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教學過程結構也是不同的;教學過程結構不同所具有的教學功能以及產生的教學效果也是不同的。依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即預期的學習結果,對教學過程結構進行不同的如設計教師、內容、媒體、方法等要素之間的不同聯繫方式的設計,從而使效果可以達到最最佳化,這就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從多種可能的方案中,選擇出最好的系統方案,使系統能發揮其最優的整體效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最最佳化。
如果我們把學習者當成是一個系統來看待,教學環境作用於(輸入)這個系統(學習者),系統(學習者)對環境給予一定的反應(輸出)的過程。所以,學習過程是一個系統開放且是一個動態的過程。P2-4

序言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和英國數學家布里格斯認為:“教學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這些經過設計的外部事件是為了支持內部的學習過程。”由此看出,教學是一個有目標的活動,而設計是為實現某一目標所進行的決策活動。
教學設計作為對教學系統的一種預先規劃和設計活動,有利於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一致進行,而且比較充分地注意到教學對象的特點,能夠注意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計問題和提出問題,為使教學內容能夠比較清晰地呈現給學生和使學生能夠比較順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奠定了基礎。
教學設計者在教學設計活動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教學時間、教學媒體、教學環境以及其他相關教學資源的科學合理的使用,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的最最佳化。隨著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理念的深入,教學設計不僅以學校教育中的課堂教學為出發點來設計教學,更著眼於網路環境下、面向廣大學習者的學習設計,系統方法在教育與教學領域中也日益受到關注。
本書從“為什麼教”入手,首先確定教學目的,教學目的是教學目標的來源,它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存在;依據教學目的,確定“教什麼”即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的關鍵,它有導向、激勵等多種功能;“如何教”則是從教學策略、方法或教學模式方面採取有效措施,以達到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是針對如何解決教學問題而採取的方法措施。
教學媒體的輔助,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有助於教學情境的設定,加以合理利用則如錦上添花;教學評價也是實現教學目的的一個重要手段,根據對教學效果的全面評價作出修改,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本書取各家所長,對以上各個環節詳細闡述,重視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注重新知識的引入,希望對教師教學活動中有所幫助,並成為讀者的良師益友。
由於時間倉促和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瑕疵紕漏,不當之處還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