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三

原文,譯文,題解,注釋,寫作背景,賞析,

原文

 放言五首 其三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①。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②。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③。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④?

譯文

我送給你一種解疑的辦法,這個辦法既不需要用龜甲占卜,也不需要用蓍草的莖來占卜吉凶。試玉真假還得燒滿三天,辨別木材是好是壞還得七年以後。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題解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看問題忌帶片面性和表面性。“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正是闡明:對人或事物要得到全面的本質的認識,就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檢驗或考驗,要以歷史的眼光去衡量、去判斷,決不能根據一時一事就輕率地下結論。而且,對人的認識也同認識其他事物一樣,也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簡單地以眾人的是非為是非,也不能把大奸似忠的人誤認為是好人。歷史上的周公是好人,忠心為國,卻遭到某些人的流言蜚語的攻擊;而西漢末年的王莽,為了篡位自立為帝,偽裝謙虛恭謹,使當時不少善良的人都受了他的騙。這些歷史的經驗教訓,多么值得記取啊 ! 因此,當正直的人們在受到誣陷攻擊時,當鑽營卑鄙之稈偽裝正人君子時,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相信歷史終將作出公正的裁決。“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這至理名言,足可醒世駭俗。

注釋

放言[放言:無所顧忌地暢所欲言]五首(其三)
贈君{您,這裡指元稹(zhěn)}一法(辦法、方法)決(決定、解決)狐疑[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猶豫不定],不用鑽龜與祝蓍(shī){鑽龜與祝蓍:古人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鑽龜殼後看其裂紋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莖占卜吉凶。這裡是指求籤問卜}。
試(試驗、檢驗)玉要燒三日滿,辨(辨別、鑑別)材(木材,這裡指枕木和樟(zhāng)木)須待七年期(期限)。
周公恐懼[恐懼:感到害怕]流言[流言:到處傳播的污衊(mèi)挑撥的話]日,王莽謙(謙虛)恭(恭敬)未篡(篡:cuàn,篡位)時。
向使[向使:假如、如果、假使]當(當時)初(剛剛、開始)身便(就)死,一生真偽(假)復誰知(又有誰知道呢)

寫作背景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閒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過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也寫下五首《放言》詩奉和。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陝西渭南縣附近),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卒於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後因宰相武元衡事貶江州。長慶年間(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寶曆二年(825年),調任蘇州刺史,後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後卒於洛陽的香山。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等。

賞析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詩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為詩,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
“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
這個方法是什麼呢?“不用鑽龜與祝蓍”。先說不是什麼、不是什麼;是什麼,卻不徑直說出。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
詩的第二、三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這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代漢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漢書》本傳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一篇的關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紆(yǖ)徐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其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