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千萬倍的世界4:會講故事的石頭

《放大千萬倍的世界4:會講故事的石頭》是2014年5月1日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吉勒斯·斯帕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大千萬倍的世界4:會講故事的石頭
  • 作者:吉勒斯·斯帕羅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頁數:102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英特頌
  • 外文名:THE NATURAL WORLD CLOSE-UP
  • 譯者:劉敏霞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022489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小蟲子怎么跑到石頭裡面去了?地下怎么會“咕咚咕咚”地冒熱水呢?孩子們的小腦袋裡總是充斥著許許多多稀奇古怪又天真爛漫的問題。 《會講故事的石頭》就像是一本新奇有趣的自然導覽手冊,用最直觀的高倍放大圖以及深入淺出的專業解說,告訴孩子們:天上真的會掉鐵塊嗎?大自然的雕刻師又是誰?本書通過300多張震撼人心的珍貴圖片,以及著名生物學教授深入淺出的專業解說,帶領我們的孩子去探索奇妙的自然世界!憑藉最新的微觀技術,我們將親眼見證自然界中千奇百怪的景象,揭開生物界不為人知的秘密:晶洞在高倍放大的圖裡就像是美麗的萬花筒;蚯蚓被切成兩段後,仍然可以活下來;壁虎之所以能輕鬆地爬過天花板,是因為它們的腳能粘到各種物體的表面上;還有許許多多生動的微觀圖,展現了生物賴以生存的秘密武器!
電子顯微鏡、掃描探針顯微鏡放大無限小的世界中隱藏的無限精彩,為孩子打開奇趣奧妙的科學大門!
風靡歐美的暢銷科普書,《華爾街日報》、世界知名科普機構推薦讀物!
以極具震撼力的圖片揭開自然的奧秘,是一本圖文並茂、科學嚴謹的科普作品。
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解答他們最好奇的自然秘密。每個孩子的書架上,都應該有這套書!

作者簡介

吉勒斯·斯帕羅
曾在英國倫敦大學專攻天文學,後又在帝國理工學院學習科學傳播學。他是很多科普書籍的作者、顧問,著有《怎樣觀察宇宙》《太空》《宇宙飛行》《天文愛好者手冊》等。

媒體推薦

《華爾街日報》
難以用筆墨表達對這本書的敬畏之情!再也沒有一本書能以這樣獨特的方式為小朋友們呈現一個精彩紛呈的自然世界。
《大地地理雜誌》
這本書會強烈衝擊你的大腦!放大來看,每一根豪豬刺上都布滿了倒鉤,而北極熊用來保暖的毛髮居然是中空的。
英國科學普及網
吉勒斯·斯帕羅通過300多幅放大了幾千幾萬倍的圖片,逐一展示、解讀大自然的“內在美”。這真是太神奇、太不可思議了!
《科學美國人》讀書俱樂部
讀過這本書後,孩子可能會不停地問你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讓你措手不及。

圖書目錄

前言不可思議的小世界001
1地球上的小石頭
玄武岩看,巨人之路!008
花崗岩石頭拼圖010
火山灰火山濃煙里有什麼?012
沉積岩線條的藝術014
沙麻臉小豆豆016
土壤繽紛的小王國018
變質岩瓷器上的花紋020
大理石石塊鑲嵌畫022
鹽好玩的積木024
晶洞美麗的萬花筒026
石英水晶、沙石是一家?028
微晶瑪瑙的迷人色彩030
孔雀石青色祥雲032
硫磺金燦燦、臭烘烘034
黃鐵礦以為我是黃金?036
角礫岩青椒披薩038
化石歷史的記錄者040
菊石我可不是螺!042
疊層石墊腳石的秘密044
羽毛化石看,我的羽毛!046
煤億萬年前的木頭048
琥珀透明的金色石頭050
白堊貝殼懸崖052
石灰岩金字塔上的石頭054
鐘乳石石頭長高了!056
鐵隕石天上掉下來的鐵塊058
球粒隕石不起眼的外星來客060
撞擊坑撞出來的天然玻璃062
K——T界線恐龍為什麼會滅絕?064
2生命之源——水世界
沉積大自然的雕刻家070
侵蝕石頭上的蜂窩072
間歇泉地下的天然鍋爐074
露草葉上的藍泡泡076
霜美麗窗花誰剪出?078
冰霜迎風生長的水晶080
雪每一朵都獨一無二!082
冰川被冰封的寶藏084
3神奇的單細胞生物
單細胞生物樹葉還是小蟲?090
細菌黃頭髮、長尾巴的小東西092
極端生物吃硫磺的生物094
病毒可怕的小豌豆096
真核細胞神奇的“密碼”在哪裡?098
染色體我為什麼和爸媽長得像?100
DNA完美的螺旋梯102
線粒體小鞋子“動力工廠”104
變形蟲克里克里,巴巴變106
有孔蟲貝殼、石子還是曲奇餅?108

序言

小朋友,準備好了嗎?和小肥豆一起穿越到放大千萬倍的微觀世界,去拜訪大自然這位偉大的能工巧匠,看看它有多奇妙,你們一會定大開眼界!
人類的眼睛是個很奇妙的器官,是千萬年來進化的結果,它能讓我們看到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日出、晚霞、美麗的花朵和可愛的動物。但是,眼睛能看到的東西是有限的。它們無法聚焦在非常小的物體上,就算是一些離我們非常近的物體,我們也不能僅憑肉眼來觀察它們細微的結構。
那么,我們常常利用什麼秘密武器來觀察微小的世界呢?
早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臘人就試圖研究物質的細微結構。不過,研究微觀世界的技術一直到17世紀才有所突破。從簡單的放大鏡到光學顯微鏡,從電子顯微鏡到掃描探針顯微鏡,如今,這些技術仍在繼續發展。藉助這些高科技儀器,我們不僅可以觀察自然界的細節,還可以探究物質本身的基本特性。
這套書向小讀者們展示了300多幅令人嘆為觀止的圖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揭秘我們這個星球上的岩石、水和生物那令人驚艷的細微之處。看看在電子顯微鏡下的火山灰,就像是撒滿堅果顆粒的鬆脆餅乾;而線粒體在高倍放大的圖片裡竟然像一隻帶絨毛的小鞋子。
這套讓小朋友們為之著迷的自然科普書,通過最美的細節來觀察自然界,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科學的奧妙之門。
本書中圖片的放大倍數是和物體的實際大小相比較的,而不是和背景圖片相比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