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式鐵礦床

攀枝花式鐵礦床

攀枝花鐵礦床是超大型鐵礦床之一,屬岩漿晚期分異型鐵礦床。礦床產於四川省攀枝花市輝長岩為主體的基性為主的火成雜岩體大岩牆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攀枝花式鐵礦床
  • 外文名:Panzhihua-type iron depostit
  • 學科:礦床地質學
  • 產地:四川省攀枝花市
  • 類型:岩漿晚期分異型
  • 礦物類型:含釩、鈦磁鐵礦
結構構造,礦床組成,礦石成分,礦床分布,城市交通,研究意義,礦區地質,地質地層,地質構造,

結構構造

含礦岩體延長几千米至幾十千米,寬一至幾千米,分異好,相帶明顯,韻律清楚。鐵礦體多呈規則的似層狀,分布於岩體中、下部,與岩體的韻律層呈平行互層產出。礦床由幾層至幾十層平行礦體組成。礦體總厚度幾十米到二三百米不等,延深達千米以上。礦石構造呈緻密塊狀、條帶狀及浸染狀,具海綿隕鐵結構、固溶體分解結構等。

礦床組成

礦石金屬礦物主要是含釩、鈦磁鐵礦(由鈦鐵礦、鎂鋁尖晶石、鈦鐵礦石、磁鐵礦組成的礦物),釩在磁鐵礦中呈固溶體,而鈦主要以鈦鐵礦固溶體存在於磁鐵礦中。此外,有少量獨立粒狀鈦鐵礦及少量磁黃鐵礦和少量鈷、鎳、銅等硫化物;脈石礦物,主要為輝石、基性斜長石,其次為橄欖石、磷灰石等。

礦石成分

礦石成分含全鐵(TFe)20%~45%,TiO2 3%~16%,V2O5 0.15%~0.5%,Cr2O3 0.1%~0.38%,並伴生有微量銅、鈷、鎳、鎵、錳、硒、碲、鈧及鉑族元素。此類礦床除提取鐵外,還是釩、鈦金屬的重要來源。其他多種組分也可綜合回收利用。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礦石必須經選礦才可冶煉。在中國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床已探明鐵礦石儲量10.8億噸,二氧化鈦1.26億噸、五氧化二釩319.6萬噸。

礦床分布

位於四川西南部,四川省渡口市東北12Km處。區內攀枝花、白馬、紅格、太和四大礦區集中展布在四川省西昌至攀枝花市區域內,呈一個南北長約200公里、東西寬30~50公里的狹長區帶內——即攀西裂谷帶。儲量近百億噸,是我國最大的岩漿型釩鈦磁鐵礦礦床。渡口市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鋼鐵冶金聯合企業所在地。

城市交通

中國釩鈦之都——攀枝花,攀枝花是四川通往華南、東南亞沿邊、沿海口岸的最近點,是四川與雲南交界處重要的區域性樞紐城市,具有對內對外的區位優勢,成昆鐵路貫通全境,境內還有國道214,216,310線。攀枝花位於成昆線上,可直達成都,重慶,昆明,北京等地。攀枝花市境內水運航道是兩江一河,即金沙江,雅礱江和安寧河,總通航里程為368公里。陸路有多條高速連線周邊城市。

研究意義

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為常隆慶、殷學忠1936年在攀枝花(時稱渡口)礦區做地質調查時發現,1942年、1941年他們分別發表文章並計算了鐵礦石儲量。1941~1944年李善邦、秦馨攀、陳正、程裕淇等對礦石進行了研究,確定礦石礦物主要為鈦磁鐵礦、鐵礦及鈦磁鐵礦含釩。從那時開始,攀枝花鐵礦便逐漸以“攀枝花釩鈦磁鐵礦”著稱。攀枝花式釩鈦磁鐵礦正式勘查工作起於1954年;四川省地礦局、冶金地勘局等單位幾代地質人員進行了50多年的勘查,首先勘查的是攀枝花礦區,以後相繼勘查了白馬、太和、紅格以及其他大、中型礦區;陳毓川院士等知名專家和礦床所等科研單位、院校也進行了深入和長期研究。

礦區地質

地質地層

區內最古老的地層為上震旦系。分兩層,下部是蛇紋石化大理岩;上部是透輝岩和透輝石大理岩互層。上三疊紀地層在本區最發育,分布在礦區北部和西北部,其底部是紫紅色砂礫岩;上部為灰綠色砂岩與黑色砂頁岩互層,含煤。老第三系紫紅色砂礫岩呈水平或近水平,不整合覆於老地層之上。

地質構造

含礦岩體位於康滇地軸中段西緣的安寧河深大斷裂帶中,受安寧河深大斷裂次一級NE向斷裂控制。岩體呈NE30°方向延展,長35km,寬2km,與震旦紀地層整合接觸。向北西傾斜,呈單斜狀(實為務本一攀枝花岩盆狀岩體的東南部分)。岩體內部層狀構造明顯,不同成分礦物構成的淺色岩與暗色岩相互更疊交替;層之間為過渡關係。原生層狀構造與圍岩產狀一致,矽酸鹽礦物均作線狀平行排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