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其十四

擬行路難·其十四

《擬行路難·其十四》是南朝宋鮑照的作品,一共有十八首。此詩寫一個出征在外的老兵,反映其遭遇,抒發其情感,從而揭露戰亂給平民百姓造成的沉重災難。南朝宋著名詩人鮑照的《擬行路難》詩共有十八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擬行路難·其十四
  • 作者鮑照
  • 年代:南朝宋
  • 數目:共有十八首
作品原文,注釋,概況,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君不見少壯從軍去,白首流離不得還。
故鄉窅窅日夜隔,音塵斷絕阻河關(1)。
朔風蕭條白雲飛,胡笳哀急邊氣寒。
聽此愁人兮奈何,登山遠望得留顏(2)。
將死胡馬跡,寧見妻子難。
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3)。

注釋

(1)君不見:君子您看不見。少壯:年輕力壯。也可指年輕力壯的人。從軍:參加軍隊;投身軍旅。去:離去。白首:白頭。表示年老。流離:流浪離散。流落失散。不得還:不能得以歸還(故鄉)。故鄉:故舊的鄉里。自己出生並長期生活的地方。窅窅yǎo:隱晦貌,幽暗貌。遙遠貌。日夜:白天和黑夜。每天每夜。日日夜夜。隔:相隔離。音塵:音訊和塵土。音信,訊息。蹤跡。塵,指來人身上的塵土,喻來人或信使。斷絕:中斷終絕。阻斷隔絕。阻:阻隔於。河關:河流和關隘。
(2)朔風:朔方的寒風。北風。寒風。朔方城。北方邊城之一。在今內蒙河套地區的鄂托克旗西北部。後成為北方寒冷的代名詞。朔方,北方之意。《尚書》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蔡沈傳“朔方,北荒之地。”《詩經》小雅“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爾雅》雲“朔,北方也。”蕭條:指寂寥冷清。寂寥冷落;草木凋零。胡笳:胡人的一種吹奏樂器。木製管身、三孔、蘆為簧,類似笛子。《太平御覽》(卷五八一)“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也,故謂曰胡笳。”哀急:哀傷急促。謂聲調悲涼激越。邊氣:邊地的氣氛或氣候。聽此:聞聽這聲音。愁人:愁煞人。使人愁。屈原“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楚辭·九歌·大司命》)。兮xī:古代詩辭賦中的助詞。相當於‘啊’。奈何:如何。怎么辦。登山遠望:登上山頭遙遠地瞭望。得:得以。得到。留顏:留住過去的容顏。猶駐顏,使容顏不衰老。
(3)將死:(詩人)將要死在。胡馬:胡人的馬匹。跡:足跡。馬蹄的印跡。寧見:回家看見。寧,返回。歸寧。一作‘能見’。妻子:妻和兒子。男兒:男兒。男子。猶男子漢;大丈夫。生世:生活在人世。猶身世。一生一世;一輩子。轗軻kǎn kē:坎坷。道路不平,喻人生曲折多艱或不得志。【廣韻】轗軻,坎壈也。輡kǎn軻,車行不利。軻,具有兩木相接車軸的車。接軸車。欲何道:想要如何說道。要怎么講。綿憂:綿長的憂慮。連綿不斷的憂愁。摧抑:摧折壓抑。挫折壓制。起:興起。起身。發起。長嘆:長久嘆息。

概況

南朝宋著名詩人鮑照的《擬行路難》詩共有十八首,這裡所選的是其中的第十四首。此詩寫一個出征在外的老兵,反映其遭遇,抒發其情感,從而揭露戰亂給平民百姓造成的沉重災難。

作品賞析

詩開頭兩句,直言老兵“少壯從軍”,直至“白首”仍流離在外,不得回家。此處,“白首”與“少壯”想對照;“不得還”與“從軍去”相對應。這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的開頭兩句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說同,這兩首詩中的兩個老兵,都是年少時就從軍了。對此,《十五從軍征》直言“十五從軍征”,《擬行路難》則明說“君不見少壯從軍去”。而且,二者均採用了對照與呼應的表現手法。說異,一個老兵在年老時得以回家:“八十始得歸”;而另一個老兵則仍流離在外,不得回家:“白首流離不得還”。但這異中也有同,也就是兩個老兵的命運都是悽慘的。 正因為“少壯從軍”,“白首流離不得還”,老兵對故鄉與親人的思念是刻骨銘心的。《擬行路難》從第三句開始對此作了集中的描繪。“故鄉”兩句,寫老兵日夜思念故鄉。詩人先以“窅窅”二字形容老兵的故鄉與老兵從軍所到之處相距遙遠,突出一個“遠”字;又以“日夜隔”三字突出一個“隔”字,一方面表明老兵與故鄉的離別時間之久,另一方面暗示老兵對故鄉的思念時間之久;再以“河關”二字比喻路途阻隔,續寫一個“隔”字,突出一個“難”字;而“音塵斷絕”四字則寫足了老兵日思夜念故鄉的原因。這兩句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朔風”四句,訴諸視覺、聽覺、觸覺,以意象組合來續寫其思念故鄉的愁情。
朔風”與“白雲”,兩個意象分別訴諸觸覺與視覺,各以“蕭條”與“飛”加以描繪,以此襯托老兵的愁情,恰到好處。“胡笳”與“邊氣”,兩個意象分別訴諸聽覺與觸覺。詩人以“哀急”狀寫“胡笳”之聲,當是以哀景襯托哀情;以“寒”反映“邊氣”,既實寫“邊氣”給人的肌體之寒,又映襯老兵思念故鄉卻“不得歸”的心頭之寒。唯其如此,老兵才感到無可奈何。詩中的“聽此愁人兮奈何”,直接引用屈原詩句“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楚辭·九歌·大司命》)中的前一句,狀寫老兵的無奈,如同己出,不著痕跡。無奈之下,老兵只得“登山遠望”,希望能藉此排解心頭之愁,保留好自己的容顏,所謂“得留顏”。可“此情無計可消除”,又豈是“登山遠望”所能解決的?這幾句,視線由天上轉至地上,內容由寫景抒情轉為描寫人物的動作抒情,化無形為有形,從中可看出詩人運用寫作技法的嫻熟。
“將死”兩句,由上文寫老兵對故鄉的思念歸結為對妻子的懷戀。此處,寫老兵構想自己將死在“胡馬跡”,也即他從軍所到之處,究竟將死於何種原因,並未明言,但讀者完全可以推斷出其原因不外乎兩種:一是老死,一是戰死。一方面是老兵“將死胡馬跡”,另一方面是他“能見妻子難”,二者對比強烈。老兵對妻子的懷戀未隨時光的流逝而淡化,而是與日俱增。他推想自己將客死異鄉,卻無法在死前與妻子再見上一面。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於是,詩的結句直抒胸臆:“男兒生世坎坷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綿憂”:連綿不斷的憂愁。“摧抑”:悲痛壓抑。老兵面對自己坎坷的生世無可奈何,只能將心頭無盡的邊愁鄉思化成長長的慨嘆!弦外之音:身處如此社會,遭遇無休止的戰亂,即便是熱血男兒又能怎樣?何況是“白首不得還”的老兵呢?悲哀之中分明蘊涵著老兵與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不難看出,此詩主題思想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是一脈相承的,但其著眼點、寫法等,與《十五從軍征》相比,有不同之處。《十五從軍征》寫老兵,由“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寫起,著眼於他返鄉途中與到家後的情景,主要採用以哀景寫哀情的寫法,重在抒發其家破人亡、舉目無親的悲哀。而鮑照的《擬行路難》寫老兵,則著眼於他“少壯從軍”,直至“白首”仍流離在外,不得回家,運用多種寫法,通過意象組合,層層推進詩意,重在抒發其無法回故鄉與親人團聚的悲哀。兩首詩中的兩個老兵,都是少小從軍,其中,一個在年老時得以回家,而另一個在年老時則仍流離在外,但無論他們最終能否回家,其命運都是悽慘的,心中也都是極其悲哀的。所有這些,都是當時的戰亂造成的,而戰亂又是由當時的統治者一手挑起的。因而,描敘老兵的悲慘遭遇,抒發其真情實感,便有力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因而,鮑照的這首《擬行路難》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一樣流傳至今,令人難忘。

作者簡介

鮑照(約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北部),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於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