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燈籠魚

擬燈籠魚

擬燈籠魚,學名:Scopelengys tristis (Alcock, 1890),新燈魚科擬燈籠魚屬的一種海洋暖水性中下層魚類。體延長,側扁。體前部肥大,後部瘦長,體無發光器,體長約160mm。分布於中國南海,日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熱帶海域,為熱帶和亞熱帶深海魚類,多生活在水深400—1800m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擬燈籠魚
  • 拉丁學名:Scopelengys tristis (Alcock, 1890)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燈籠魚目
  • 亞目:燈籠魚亞目
  • :新燈魚科
  • :擬燈籠魚屬
  • :擬燈籠魚
  • 分布區域:中國東海南海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 英文名:Pacific Blackchin
  • 英文名:Sombre Blackchin
基本介紹,分布,科學分類,文獻描述,形態特徵,

基本介紹

擬燈籠魚(學名:Scopelengys tristis)為新燈魚科擬燈籠魚屬的魚類。
擬燈籠魚

分布

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擬燈籠魚

科學分類

中文學名:擬燈籠魚
二名法Scopelengystristis
界:動物界
門:脊椎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魚綱輻鰭亞綱
目:燈籠魚目
科:新燈籠魚科
屬:擬燈籠魚屬
種:擬燈籠魚
分布:南美洲的蓋亞那和亞馬遜河流域

文獻描述

文獻信息:Alcock 1890
命名人:Alcock
命名年代:1890年
測量標本:3尾。體長40.7—167.0mm。采自南海北緯12°18′,東經114°58′,水深1040m處;東海北緯28°33′—28°34′,東經127°13′—127°15′,水深1054—1055m處。
Scopelengys tristis Alcock,1890,Ann.Mag.nat.Hist.,6(6):303(阿拉伯海);Fraser-Brunner, 1949,Proc.Zoo1.Soc.London,118(4):1040,fig.(印度洋、太平洋);黃增岳等,1983,熱帶海洋,2(1):62—63,圖2(南海);陳素芝,1987,中國魚類系統檢索(成慶泰等主編)(上冊):85,(下冊):圖311(南海);許成玉等,1988,東海深海魚類:133—134,圖106(東海);楊家駒等,1996,大洋性深海魚類:64—65,圖44(南海)。

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的5.10—6.13倍;為頭長的3.37—3.90倍。頭長為吻長的3.07—3.30倍;為眼徑的5.37—6.16倍;為眼間距的3.00—3.9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66—3.04倍。體軀被大的圓鱗,鱗薄,極易脫落。無鰾。幽門盲囊大,具8個。肛門靠近臀鰭基部。頭、體無發光器。
頭大,背緣略往下凹,其長几為體長的1/3。吻呈扁平狀,前端尖,吻長為頭長的1/3。眼細小,位高,眼徑約為吻長的1/3。眼間距平,其寬稍大於眼徑。鼻孔每側1對,位於吻與眼之間。口寬大,口裂長,傾斜。通常下頜突出;上頜骨向後延伸超過眼後緣的距離可達其眼徑,後端擴大,其長大於頭長的1/2;具輔上頜骨1塊,與上頜骨相連。兩頜具數列銳利絨毛狀齒帶,內側齒擴大;犁骨具兩橫列窄齒帶;齶骨齒帶狹長;中翼骨和舌上無齒。鰓耙2—3+1+8—9。鰓孔大。鰓蓋完整,鰓蓋膜與峽部不相連。假鰓不發達,每側由3—4頁狀組成。鰓耙細長,側扁。鰓膜骨條9。
背鰭11—12;臀鰭13—14;胸鰭14—15;腹鰭9。背鰭起點約位於腹鰭起點的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鰭基為近。脂鰭在背鰭的遠後方,約位於臀鰭基底部的後上方。臀鰭在背鰭的後下方,其基底長約等於背鰭基底長。胸鰭位低,細長,向後延長可超過腹鰭末端。腹鰭腹位,鰭條8。尾鰭叉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