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氈毛石韋

擬氈毛石韋

擬氈毛石韋(學名:Pyrrosia pseudodrakeana Shing)為水龍骨科石韋屬下的一種植物。為中國特有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擬氈毛石韋
  • 拉丁學名:Pyrrosia pseudodrakeana Shing
  • 別稱:石韋,大石韋,小石韋
  • 二名法:Pyrrosia pseudodrakeana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亞綱薄囊蕨亞綱
  • 真蕨目
  • :水龍骨科
  • :石韋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株高25-38厘米。根狀莖粗短橫臥,密被棕色披針形鱗片;鱗片周身密生睫毛,長漸尖頭;葉近生,一型;葉柄長10-23 (-28) 厘米,粗壯,堅硬,基部密被鱗片,向上被兩種星狀毛,禾稈色;葉片橢圓狀披針形,中下部為最寬,向上漸變狹,圓鈍短尖頭,基部通常擴展成圓截形,或圓楔形,通常不對稱,略下延,全緣,或略呈波狀,罕有下部淺裂,長15-25厘米,寬5-8.5厘米,乾後厚軟革質,上面淡灰棕色,幾光滑無毛,但布滿窪點,下面灰白棕色,密被兩種星狀毛,上面的為厚層針狀臂星狀毛,底層的為絨毛狀星狀毛。主脈粗壯,下面隆起,上面平坦,側脈可見,小脈不顯。孢子囊群近圓形,整齊地排列於主脈兩側的側脈之間,無蓋,幼時被星狀毛覆蓋,呈淡棕色,成熟時孢子囊開裂而匯合,呈磚紅色。

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1000-2500米的林下或山坡和溝邊岩石上和岩壁上。

分布範圍

產自廣西(隆林)、湖北(興山、巴東)、陝西(戶縣、太白山)、甘肅(天水)、四川(峨眉山、城口、彭明、天全、寶興、奉節、雷波、馬邊、巫山、樂山、石棉、茂汶、甘洛、南川、汶川、江油、南坪、冕寧)、雲南(滄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