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楊氏史籍編年

播州楊氏史籍編年

《播州楊氏史籍編年》,是一本關於播州楊氏土司的史料輯錄。作者目到耳到足到,耙梳文獻,訪諸野老,徒步荒邱,惟恐播州楊氏史料有所遺漏。十餘年間,集腋成裘,日臻完善,輯成此書。

本書纂輯過程中,部分章節先後在騰訊空間、新浪部落格、百度文庫、豆丁文檔等媒介發表,受到地方文史界關注並選輯成書。2011年,遵義縣政協文史委主任劉永書先生編輯《穿越時空的碎片》(遵義縣文史資料第21輯)收入《編年》唐宋部分。2014年,匯川區政協文史委主任舒全章先生編輯《播州楊氏土司文獻資料輯編》(匯川區文史資料第08輯)增加《編年》元代部分。此外,遵義有關單位彙編播州楊氏海龍囤資料亦曾選錄《編年》部分章節。貴州人民出版社《播州探秘叢書/楊氏史籍編年》再增明代部分,讓《播州楊氏史籍編年》首成完帙,凡25萬餘言。之後,作者又有新的資料發現並輯錄入文,增至40萬餘言,期以完善再版。

作者醉心文史,或稱教授,亦曰博士。網號地蓬,嘗以地蓬子、地蓬真人、地蓬道人自呼,因著《地蓬先生行》明其義,《地蓬雜韻》志其趣。氏在《播州楊氏史籍編年》外,《思州田氏史籍編年》稿已初就,《水東宋氏史籍編年》、《貴州安氏史籍編年》、《西南八蕃史籍編年》稿亦輯纂中。另有《楊文神道碑考釋》、《楊氏土司與播州》、《茶山關詩志》、《茶山關石刻》、《瓦廠寺石刻》、《黃平安撫司考》、《播州土司概述》、《播州楊氏家傳匯證》、《播州宣慰司傳匯證》等,或已成篇,或在擬就。

基本介紹

  • 書名:《播州楊氏史籍編年》
  • 又名:《播州探秘叢書/楊氏史籍編年》
  • 作者:羅克彬
  • ISBN:978-7-221-12152-3
  • 類別:西南土司/播州楊氏
  • 頁數:276
  • 定價:50
  • 出版社: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07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787mm*1092mm 1/16
作者小傳,前言,目錄,後記,學界反應,文獻引用,

作者小傳

羅克彬,金融律師,貴州遵義籍。己酉生人,年屆不惑。著意地方文化研究。主張:述而不作,立論有據。無一字無來歷,有幾分事實說幾分話。寧可存疑,勿妄下斷。反對:望文生義,以演義冒充歷史,以想像填充細節。

前言

本書仿編年史體例,將播州楊氏史料繫於年下。起於貞觀十三年播州之設,至乾符二年236年間史籍編年,旨在呈現楊端之前播州概況,串聯一段完整的播州斷代史。宋熙寧六年貴遷遣子入貢,官府冊籍首次記載楊氏事跡。楊端入播至貴遷入貢的197年間,中經牧南、部射、三公、楊實、楊昭,早期五代事跡,楊氏自述資料外,史志無一記錄,虛實難斷。
楊端入播,有無其事,殊難考證。編年所見,自唐貞觀至宋熙寧,400餘年間,播州流官時或派遣。千里舉兵,驅逐南詔,恢復播州,偌大軍事行動,何以了無痕跡。要非楊氏之先,本即瀘赤藩民,不上版籍,無編戶,無差役。唐衰治弱,部族首領,自立砦柵,山野稱王。楊氏藉唐威靈,自署朝職,狐假虎威,管治部族。歷五代,至於宋,貴遷坐大,遣子入貢,得授奉職、巡檢末流官職,典籍遂見。由此逆推,楊端、貴遷皆非太原,與太師楊業,本無關涉。
播州歷史,迷霧重重,正在於此。諸多記述,不敢斷其真,也不敢說其假。若斷其真,細究難有其事。待說其假,分析似有可能。楊端、貴遷、楊業,關涉太原,不僅播州楊氏記述如此,忻州代縣、揚州六合、天津武清亦如此。六合楊氏屢云:其先太原,系出霍山王子。宋太師中書令諱業,與宋贈太師播州端通譜。業生莫州刺吏延朗,延朗生廣州刺史充廣,充廣生德州刺史貴遷。充廣持節廣西,憫播州之孫昭無子,遂以貴遷嗣之,自是守播者皆業之後。貴遷生從義郎光震,光震生武節大夫文廣,文廣生子曰惟聰,惟聰生武經郎楊選,楊選十三子,楊輈其一,仕宋六合令,因家六合,後遂六合人。
播州楊氏,經唐宋,曆元明,數百載經營,由邊砦巡檢至於湖廣左丞,中州視之,猶稱番夷。正統景泰間,六合楊氏駐守邊關,滿門忠烈,累代侯伯,聲播寰宇,名彪冊籍。播州歷代功勳,難望六合項背。其述先世來自播州,若系攀附以自耀,何異附蠻以取辱,大可不必。既非攀附,自當有據。考宋時播州,冉從周、李敏子諸人,邊方蠻地,猶舉進士,登仕籍,楊輈遊宦六合,似亦可能。
夜郎牂牁,播州遵義。邊瘴蠻地,非人所居。流官視為鬼途,太白哀苦悲啼。風官履跡不到,史官法眼難至。道聽兼由途說,荒誕臆想之極。偶見史家記述,多亦訛誤累積。更兼戰亂頻仍,圖籍灰飛煙滅。土民十不存一,全憑客家占籍。故事淹沒荒草,文脈日漸斷裂。流寓編志修史,已難有所憑藉。中州視角敘述,更顯文化隔閡。踏勘採訪缺位,補以想像演繹。
歷史魅力在於細節。愚人宏願,將楊氏史籍相對可信者,按年梳理,比對考釋,釐清楊氏演變軌跡,呈現可信的、立體的、鮮活的播州歷史畫面。寧失繁瑣,勿漏錙銖,搜羅一手資料,盡可原始呈現,能讓研究播州的專家多些查閱之便,少許翻檢之勞,也算積德。草根學人,僅此而已。甲午六月貴陽鹿沖關下。

目錄

卷一 楊氏之前的播州(公元639~873年)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唐懿宗鹹通十四年………………001~040
卷二 楊端到楊昭時期(公元874~1061年)
唐僖宗乾符元年~宋仁宗嘉佑六年……………………040~066
卷三 從楊貴遷到楊軾公元1073~1192年)
宋神宗熙寧六年~宋光宗紹熙二年……………………066~106
卷四 從楊粲楊漢英公元1201~1322年)
宋寧宗嘉泰元年~元英宗至治二年……………………106~171
卷五 從楊嘉貞至楊鏗公元1323~1399年)
元英宗至治三年~明太祖洪武三十二年………………171~199
卷六 楊升到楊綱時期(公元1400~1449年)
明惠帝建文二年~明英宗正統十二年…………………200~217
卷七 楊輝至楊烈時期(公元1451~1572年)
明代宗景泰二年~明穆宗隆慶六年……………………217~272
卷八 楊應龍叛亂時期(公元1573~1601年)
明神宗萬曆元年~萬曆二十八年………………………272~291
卷九 播州之後的楊氏(公元1602~1949年)
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中華民國三十八年……………291~300

後記

此書編撰及出版,諸人助力良多,謹表謝忱。
世紀末,播州羅氏修譜,《遵義縣誌》主編葛鎮亞老師撰《播州羅氏》一章,對宣慰同知羅氏首作系統研究。其考證分析,史譜比對,疑駁有據,亦見功底。今日視之,雖待精深,然開山之功,自無疑論。受其啟發,筆者對家譜記述,亦加審視。從家譜質疑,至播志探證,到黔史考論,由信而疑,由疑而證,生髮學術興趣。
西西弗書店、五之堂書店、貴州省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重慶市圖書館、遵義市圖書館、成都市圖書館、貴州省博物館、貴州省檔案館、武漢大學圖書館、貴州大學圖書館、湖南大學圖書館、嶽麓書院御書樓、湖南師範大學圖書館、貴州師範大學圖書館等單位曾昭武、劉清華、陳琳、羅麗麗、王凱及其他記不起名字的老師給予筆者查閱資料提供方便,諸多情景,歷歷在目。湖南大學圖書館特藏室《中華再造善本》唐宋編,筆者有幸,成為第一讀者。盤桓數日,坐擁書城。館員曾昭武先生,古道依然,行止惟靜,奉茶即退。後生何德,受此禮遇,惶恐之至。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范同壽老師、王興驥教授,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飛博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陳新立博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鄭慶寰博士,貴州酒文化博物館禹明先老師,貴州省思南烏江博物館汪育江老師,《貴州文史叢刊》編輯部王勺老師,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張新民教授、西南少數民族研究所王良范教授、田玉隆教授,仁懷市政協文史委主任龍先緒老師,匯川區政協文史委主任舒全章老師,遵義縣政協文史委主任劉永書老師、文物管理所劉世野所長、史志辦朱存福老師,遵義歷史文化研究會胡長斌老師,遵義市地方志辦公室邱洪老師,正安縣文聯主席羅遵義老師等對筆者編撰此書給予過不同程度、不同層面、不同渠道的指導、建議、支持、鼓勵和關注。還須提及,未獲芳名的天津楊氏網友提供播州楊氏宋朝宦遊六合,明朝世代侯伯的碑刻拓片。當然,編撰此書,離不開家人支持,也減少了很多陪伴狗兒的時間,一併致歉和致謝。
草根學人,缺乏專業訓練。本書纂輯,多違學術規範。有辱劉永書、舒全章、王興驥、鄭慶寰、潘浩、孔令敏諸老師不嫌本書鄙漏,盡力指導完善,傾力編校,勉合型範。文稿粗疏在先,書成未規範處,筆者責任,與師無涉。甲午六月羅克彬謹識。

學界反應

網路對《播州楊氏史籍編年》的出版已有反應。福州博主宇文若塵2014年09月23日微博稱,“存兩本書:《平播之役400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播州楊氏史籍編年》。前者已經全網路消失;後者剛出版,此前作者曾將內容上傳到百度文庫等處,出版後就刪掉部分了,因需要下載券之前一直沒能下全。我想說,作者很辛苦,實體書我會買,但電子版也想保留一份,目前道客巴巴還能看到,將來就不知道了。”

文獻引用

1、婁義志,夜郎邊史話----婁氏入播與夜郎邊的開發,先鋒作家出版社,2012年10月。
2、鄧清秋、錢貽先、吳發明,遵義縣尚嵇鎮志,2013年12月。
3、黨會先,播州土司研究現狀及展望,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03期。
4、羅克彬,楊文神道碑考釋,海龍囤與播州土司綜合研究,2014年09月。
5、羅克彬,楊氏土司與播州,中國文化遺產,2014年第6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