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地

撂地

“撂地”,即演出的節目一般是傳統的古典戲法,劍、丹、豆、環、火簾、罩子、抱花子、倒包子等。還有的帶有馴狗、、鼠等一類的小動物,並結合“賣口”進行演出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撂地
  • 實質:古典戲法
  • 性質:結合“賣口”進行演出活動
  • 活動範圍:江浙、兩廣一帶的鄉鎮和集市廟會
具體做法,涵義,

具體做法

其經濟收入的手段是:當節目演到節骨眼上便停止演出,表演者摘下帽子或把銅鑼一翻,邊說邊收錢,或兜售鋼針、膏藥、大力丸等。“賣口”在“撂地”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撂地”藝人的一項基本功。“撂地”藝人一邊“使活”,一邊“使口”。“使口”時既要熟記程式性的解說詞,還要根據節目的演出實況和場上觀眾的情緒、身份、反映等情況即興編講。講起來既要一段接一段流暢自然,又要入情入理,合轍押韻。“撂地的”少則一、二人,多則三、五人,其道具輕便,行動靈活,演出地點大都在酒肆、路旁、村頭,活動範圍主要在江浙、兩廣一帶的鄉鎮和集市廟會。
撂地撂地

涵義

撂地,該詞條劃分兩層涵義:
撂地撂地
(一)撂地,是王鳳山創立的“王派快板”的專有行業名詞。與“畫鍋”形成同類街頭賣藝模式,只不過撂地是數來寶藝人最主要的接近成熟藝術,而為大眾認可,並接受的接頭表演形式。畫鍋,則是走百家飯的“流藝”,撂地的固定場所,使藝人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最早的“王派撂地”在北京天橋出現。王派撂地,表演以“三七句式”為主。但依舊擺脫不了“風來散,雨來亂”的被動生存局面。後經過相聲大師王鳳山的創造性發展,王派快板終於脫離了撂地的原始狀態,而走入書館
(二)相聲術語,撂地——解放前表演相聲時,設在廟會、集市、街頭空地上的演出場所。演員在平地上演出,另有人向觀眾租賃桌、凳,供觀眾坐席。撂地”賣藝按場地分可以分為三等:上等的設有遮涼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麼設施都沒有。又稱:“明地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