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砧

搗衣砧

木質,形狀為棒球棒狀,長約30~35公分不等。多為楊樹木。用於洗衣,搗衣把衣服中的水分及污物敲打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搗衣砧
  • 出處:《春江花月夜》
  • 材料:木質
  • 形狀:棒球棒狀
  • 長度:約30~35公分
讀音,來歷,

讀音

砧【zhēn】

來歷

在《春江花月夜》中解釋為捶打衣服或布料 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稱為“搗衣”。多於秋夜進行。在古典詩詞中,淒冷的砧杵聲又稱為“寒砧”,往往表現征人離婦、遠別故鄉待惆悵情緒。詞調中有《搗練子》等闋,即其本意。又,婦女洗衣時以杵擊衣,使其潔淨,也稱“搗衣”。南朝宋謝惠連《搗衣》詩:“櫩高砧響發,楹長杵聲哀。微芳起兩袖,輕汗染雙題(額頭)。紈素既已成,君子行未歸。裁用笥中刀,縫為萬裡衣。”唐李白《搗衣篇》:“曉吹篔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又《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罷遠征?”宋李煜搗練子令》詞:“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宋賀鑄《搗練子》詞:“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凡古詩中有搗衣砧的意象時,此詩則是“思婦懷遠”類 自考教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中,對“寒砧”(457頁),“搗衣砧”(466頁),“急暮砧”(546頁)的注釋說“搗法已無考”。日前,筆者回鄉下老家過年,向年事已高的母親問起當年捶搗衣物的簡單用具——棒槌,不想蹤影皆無。時至今日,農家粗布已極少見,洗滌劑花樣翻新,生活水平衛生要求大大提高,洗衣機走進農家,自然就用不著那棒槌了。我們無須考證棒槌是否起用於石器時代,然其被丟進柴草堆才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如不及時補進教材,那么已近於悄然絕跡的搗法,日後或可真就無考了。 記得小時候,在春末夏初,天不悶熱水不冰涼的農閒季節,母親常去村邊小河洗衣。洗衣的人們排在彎彎曲曲的小河兩旁,活象兩條長龍。我和小夥伴們在溪水中戲游魚,鬧水草,趟細沙,玩夠了也搶過母親手中的棒槌,捶打幾下,只見濃濃的污水順流而下。 貧寒農家的衣料,多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的粗布,穿棉衣往往是內無襯衣也無外罩,且一穿就是近半年之久而無替換,拆下的棉衣里表(也包括棉被里表)跟抹了油一樣,沒有去污力強的洗衣粉,肥皂的價錢也顯昂貴,用鹼面去污還便宜些,有的甚至只用灰水(水過草木灰而瀝得),且農家粗布厚、硬、重,不易搓洗。可想見,千百年來,小小的棒槌功不可沒。  棒槌形似保齡球中的大瓶柱,也象啤酒瓶,只是稍長一點,是用木料旋制的。用法是:選一面平而光滑的石板(或石條),將浸透鹼面或灰水的洗物團放其上,舉起棒槌以其腰部向下捶砸。後用溪水滌淨,仍是反覆捶搗。  粗布衣料,洗好擰出水分再涼乾,上面布滿了雞爪樣皺紋,布面也太硬挺,縫製前要用棒槌搗過。搗法與洗衣搗法略同,先將衣料平平整整地摺疊數次(太薄則易被搗破),放在平滑的石板上捶搗即可(有時也在碾盤,碾砣上搗)。那塊石板即是“砧”,俗稱“捶板石”。捶板石也是夏日乘涼的好坐處。  棉衣棉被往往在盛夏酷暑之前就做好了。等到伏天,農家婦女則會在樹下陰涼處用麻繩納鞋底子。做鞋時,鞋底鞋幫也都要搗的。窮苦之家,有的只有收成下來才能籌得寒衣用料,那么做寒衣就只能推遲到寒秋,並且白天忙秋收,寒砧上的搗衣聲也只能是在寒秋的晚上響起。若窮得做不起棉衣,就只好“耍單”了。  詩作中,閨中思婦,思念遊子征人,繫念遊子征人的寒暖,眼望搗衣砧,拂不去淒清的月光,尤其是寒秋暮砧,聲急入耳,更有一番肅殺清冷的景象。忽記起寄沉痛於戲謔的民間小調,權作本篇的結語吧:  走進屋裡黑洞洞啊——  走到院中漫天星啊——  雙臉兒鞋呀麵糊粘啊——  有人做呀沒人穿啊——  ……  搗衣砧上,思念的淚水飛濺成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