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姓

接姓

接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七百九十位,以夷陵為郡望。接姓主要有兩個源頭:一是源於姜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公族接子之後,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二是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末期楚國狂人接輿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接姓
  • 淵源:姜姓
  • 根據:《史記·孟子荀卿傳》
  • 得姓始祖接子陸通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歷史名人,接治權,接長軍,接桂堂,

基本介紹

接[接、翣、擑,讀音作jiē(ㄐㄧㄝ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公族接子之後,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據史籍《史記·孟子荀卿傳》記載:“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論,環淵著上下篇。而田駢、接子皆有所論焉。”在典籍《康熙字典》中也記載:“接,姓。<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接子的具體情況史載不詳,約為田齊宣王田辟疆執政時期之人,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齊國在“田代姜齊”之後,第三位君主田齊桓公田午執政時期(公元前374~前357年在位),曾創建了著名的“稷下學宮”,廣泛招攬天下賢士,聚徒講學,著書立說。齊國因此一時人才薈萃,彬彬大盛。到了其孫齊宣王田辟疆執政後(公元前320~前302年),稷下學宮的規模達到鼎盛時期。接子,實名姜接,就是齊國稷下學宮裡的一位大學者,與宋衍、尹文、田駢、環淵等人皆以精通黃老道德之術聞名當時。“子”是人們對他的尊稱。在接子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者,稱接氏,世代相傳。
至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公元前140~前88年),朝堂之下有一位臣子名叫接昕,就是接子的後代。接昕以學識淵博著稱,亦被人稱為“接子”。傳說,大漢王朝從劉徹起才正式使用皇帝年號,那就是由接昕的奏議引出的。漢武帝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元年”,從此,歷朝歷代帝王國君皆使用自己的年號。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末期楚國狂人接輿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楚狂接輿,是春秋晚楚國的隱士,名陸通,羋姓,字接輿,本是楚國公族貴胄的後裔。在春秋末期至戰國時期,中國的社會中有一大批知識階層的人,被稱作“士”。士,進以可出將入相,為王者師;退可以獨善其身,隱居自適。當然大多數稍有學問的士階層的人,都希望在仁途中混個一官半職,以求封妻蔭子、光宗耀祖。在士階層中有一批政治集團人物,他們一般不會去應君主之聘,更不會主動投告而為其效力,世上稱之為“隱士”。陸通就是其代表人物之一。陸通從小喜歡讀書,潛心研究各家學說。他反對輕視勞動人民的思想,親自耕種,自食其力。成人後好養生之道,經常在四方雲遊名山川。陸通所處時代為楚昭王熊壬(羋軫)執政時期(公元前515~前488年),楚昭王所主持的楚國政治一片混亂,朝旨夕易、政令無常,並時常與吳國接戰。所以陸通平時“躬耕以食”,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們稱為稱楚狂接輿。
在典籍《論語·微子》中,也記載了孔子與陸通相遇,陸通以《鳳兮歌》諷刺孔子的故事:一次,孔子遊說來到楚國。陸通唱著歌從驛站門前經過。陸通以《鳳兮歌》諷刺孔子,孔子聽後,立即下車想與陸通交談,誰知陸通很快就躲避起來,孔子終究沒有能與他交談。這在典籍《莊子·人間世》亦有類似的記載。陸通因對當時的社會狀況極端不滿,遂剪去頭髮,表示堅決不與統治者合作。而楚昭王后來聽說陸通是聖賢之士,便派使者持金百鎰(一鎰合二十兩),車馬二駟,聘請陸通為官治理江南。陸通拒絕了楚王的聘請,使者無奈,只得將禮物棄之在第(陸通家的草廬門口),如實回去報告楚昭王。陸通的妻子從集市回到草廬後,見門扉前面的草地上遍布車轍,以為人品高尚一向狂傲的丈夫竟也交結不長進的楚昭王。所以,就用譏諷的語氣對剛從田野中歸來的陸通說:“先生少而為義,豈老而違之哉!門外車跡何深也。妾聞義士非禮不動,妾事先生躬耕以自食,親織以為衣,食飽衣暖其樂自足矣!”見丈夫否認地搖著頭,她又指著門前的草地譏刺道:“怎么門口的車轍這么多、這么深啊?”陸通見妻子誤會大了,急忙解釋,將楚昭王如何派使者相聘,自己如何鄙視不睬,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夫妻間的誤會才頓然消除。陸通的妻子隨後便笑著說:“這楚昭王既然已經知道我們夫妻居住在這進而,肯定還會派人來煩鬧,我們以後不得清靜了,不如趕快離開這裡。”於是,夫妻二人即變姓易名,帶著家眷離開居地,游遍名山勝地,最後隱居在四川峨嵋山,食桂櫨實(甘櫨),服黃菁子(韭菜)。傳說陸通壽數百年,最終成仙。歷代高道者多是隱居自適,養性山林,淡泊人生,由此陸通夫婦遂成了道教崇拜的偶像,而被奉為道教神團中的大仙。後道教神團中有所謂“天府四相”,其中的“天機內相”就是陸通,傳說陸通壽數百年,最後被太上老君度升仙班。唐朝詩仙李白在《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中有名句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這句詩確實是有對孔子的嘲諷意味在裡面。
在陸通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接輿氏、陸氏,接輿氏後再分衍為單姓接氏、輿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接子、陸通(接輿)。

遷徙分布

接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七百九十位,以夷陵為郡望。
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遼寧省錦州市朝陽市北票市遼陽市、大連市、大石橋市、丹東市、撫順市、本溪市、錦西市,山東省青島市、煙臺市萊陽市、蓬萊市、日照市莒縣、威海市、泰安市肥城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市、鶴崗市、綏化市綏稜縣、黑河市北安市,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白山市,江蘇省徐州市、淮安市洪澤縣、無錫市、蘇州市,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市、寧波市、嘉興市,天津市,福建省廈門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接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夷陵郡:距今一二十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後為歷代郡、縣、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癸未,公元前278年),秦軍大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朝相同。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時期改為拓州,後周時期改為峽州。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四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唐朝初期,改夷陵郡為陝州,領上述四縣,屬山南東道。唐天寶初年又改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改陝州,轄原四縣,仍屬山南東道。五代時期,陝州與荊州、歸州為南平國。北宋王朝復稱陝州,屬荊湖北路,仍轄原夷陵四縣。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改“陝”為“峽”。元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原四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明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清順治四年(丁亥,公元1647年),夷陵州隸屬荊州府。清順治五年(戊子,公元1648年),改“夷陵”為“彝陵”。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五縣及歸州、鶴峰二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四縣屬荊州府。清光緒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簽訂,宜昌被闢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峯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民國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民國二十一~二十五年(公元1932~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八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民國年間(公元1928~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蘇區湘鄂邊根據地、歸(秭歸)興(山)巴(東)根據地、荊(門)當(陽)遠(安)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鬥爭,在許多地方建立過革命政權。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8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正式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1949年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同月在當陽組建宜昌市黨政領導班子。6月11日,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分設八個行政區,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九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署領導。此時,宜昌專署轄九縣一市。1955年7月撤枝江縣,將其轄區併入宜都縣。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八縣一市。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設立宜昌專員公署。1962年6月,復置枝江縣,仍為宜昌專署所轄。至此,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神農架林區劃歸宜昌地區領導,1972年3月復為省屬。1978年8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復為省轄市。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長陽縣和五峯縣,分別成立長陽和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宜昌市設定西陵、伍家崗、點軍三個縣級行政區。198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都縣,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縣撤縣設市。1992年3月,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經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併,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此時,宜昌市轄七縣(宜昌縣、枝江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七個縣)、二市(枝城市、當陽市)和三區(西陵、伍家崗、點軍)。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宜昌市亭區。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准枝江縣撤縣設市。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昌縣,設立夷陵區。至此,宜昌市轄五區五縣三市。

堂號

夷陵堂:以望立堂,亦稱西陵堂、宜州堂、拓州堂、峽州堂、枝江堂。

家譜文獻

山東萊陽接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手寫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接金照處。
山東莒縣接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手寫本,現被分別收藏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接鵬、接紅亮處。
安徽宿州接氏宗譜續修四卷,著者待考,1953年間油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宿州市支河鄉接橋村接丙超處。

字輩排行

安徽宿州接氏字輩:“廣志丙元龍中正傳家遠”。
遼寧本溪接氏字輩:“義升普兆中華大地”。
山東萊陽、北京接氏字輩:“金水木火土”。
遼寧大連 接氏字輩:“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歷史名人

接治權

(公元1946~今),安徽宿州人。著名工會工作者。安徽省淮北市交通局工會主席,高級經濟師。自參加工作以來,先後三十餘次被省、市授予優秀工會主席、職工之友、文化先進工作者、優秀政工幹部、勞動競賽優秀組織者、先進個人、職工讀書自學活動優秀組織者、積極分子、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並獲得淮北市自學成才獎。
1983年擔任工會主席以來,交通工會連年被評為全省交通系統先進工會、全市工會工作先進單位,工會目標考核先進單位。先後與他人合作拍攝電視新聞專題片《閃光的紅星》、《曙光從這裡升起勝省、市電視台播放,並錄為《奉獻頌》專集在全省發行。有的文章在省級刊物發表,個人事跡被《淮北日報》登載。由於他工作認真,成績顯著,1995、1997年被省交通廳授予先進工作者。1996~1997年度被市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接長軍

(公元1947~今),黑龍江安達人。著名新聞工作者。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現任大慶石油管理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兼黑龍江企業報協會第三屆副會長、中國企業報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石油新聞協會第四屆理事、大慶團市委顧問團顧問。從事新聞宣傳工作三十多年,懷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筆耕不輟,撰稿兩千多篇、三百多萬字,在宣傳大慶精神大慶人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寫了許多重大典型,執筆1205隊隊長申冠、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在人民大會堂的報告以及石油管理局在國家《共和國脊樑》報告會上的報告,有五十多篇長篇通訊和報告文學人選省以上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中;參加過五次國家級出版社編輯書稿,當過兩次責任編輯;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新聞作品及報導文學上百篇,獲省部級新聞獎四十一項,其中,《像鐵人那樣做事,像鐵人那樣做人》獲省新聞獎特別獎。還有十幾篇作品獲省部級一等獎。連續多年被評為市(局)機關先進工作者、大慶市優秀宣傳幹部、抗洪搶險先進個人、黑龍江省理論戰線先進個人,1984年分別被評為全國企業報首屆、第二屆百優新聞工作者。
在“雙慶”期間,根據自己多年收集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大慶的寶貴資料寫成十萬多字的系列紀實文學,在《大慶油田報》上連載,其中有的被香港《大公報》和《中國化工報》及《中國石油報》等轉載。在2000年全國散文詩協會舉辦的《跨二十一世紀承諾切題散文詩徵文大賽評選中,撰寫的散文詩《清白》,被評為一等獎,個人被選為全國文詩協會常務理事。《綠意油情》一書,收入了記述其事跡的長篇報告文學《筆耕路上孺子牛》。

接桂堂

(公元1956~今),遼寧北票人。著名教育家。遼寧商業高等專科學校社科部副教授。
1982年畢業於東北師大歷史系。主講《中國革命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及《鄧小平理論》專題等課程,經教學實踐,創立了“中國革命史比較教學法”,獲遼寧商業專科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多年來,認真進行科研,曾主編《中國革命史教學與研究》等專著和教材,撰寫《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等數篇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