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剩使

掠剩使

“掠剩使”是古人迷信,謂人之收入皆有前定,過此將被陰司所掠。陰司主其事者為"掠剩使",亦稱"掠剩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掠剩使
  • 釋義:古人迷信,謂人之收入皆有前定
  • 別稱:掠剩鬼
  • 來歷:陰司主其事者
掠剩神信仰的傳播
掠剩神始見於唐牛僧孺《玄怪錄》卷三《掠剩使》:韋元方外兄新平縣尉裴璞,元和五年卒於官;長慶初韋途遇裴,裴言己今為陰官“隴右三川掠剩使”。其職掌如二人對話云:
(裴)曰:“吾職司人剩財而掠之。”韋曰:“何謂剩財?”裴曰:“人之轉貨求丐也,命當得此,忽遇物之稍稀,或主人深顧,所得乃逾數外之財,即謂之剩,故掠之焉。”曰:“安知其剩而掠之?”裴曰:“生人一飲一啄,無非前定,況財寶乎?陰司所籍,其獲有限,獲而逾籍,陰吏狀來,乃掠之也。”韋曰:“所謂掠者,奪之於囊耶,竊之於懷耶?”裴曰:“非也。當數而得,一一有成,數外之財,為吾所運,或令虛耗,或索橫事,或買賣不及常價,殊不關身爾。”[2]96—97②據宋王禹偁《小畜外集》卷八《詛掠剩神文》序,至遲在宋初已有掠剩神的信仰者:
予鄰有右族,藏鏹巨萬,每月哉生明之二日,且(旦?)必觴醪豆胾以祭於庭,具紙蚨繪駿以焚之。煙氣坌勃,翳於手(予?)舍,詢其所祀,則曰:“陰君命神掠民之羨財,籍數於冥府,備人之沒,將得用矣。”吁,予嘗稽祀典,無是說,此僅出巫覡之言爾。[3]神靈信仰所需的行儀、信仰職能與祈願內容等要素,至此皆已具備,可見在牛僧孺至王禹偁所處晚唐到宋初,掠剩神已由志怪故事漸變為神靈信仰。此後,掠剩神信仰屢見於文獻
任何宗教或民間神靈信仰皆有其傳播的方式與途徑,其傳播之跡或有隱顯之異,顯者如彌陀、關帝等,相關史文豐富,其傳播情況較易考得;隱者如五通、梓潼等,亦有論者鉤隱洞微,推尋其傳播之跡[4]。至於掠剩神信仰,其傳播之跡雖不甚顯,然所幸現存材料尚可資以考索。此信仰形成後,在五代兩宋一直傳播於士庶社會。如宋徐鉉《稽神錄》卷三載有“中山賈人章某者”,“死為揚州掠剩兒”[5]。宋何薳《春渚紀聞》卷一載神宗朝丞相陳秀公(陳昇之),“病中夢至一所”,有守者告云:“世人每食不盡,則狼籍委棄,皆為掠剩所罰,至於減算奪祿,無有免者。”[6] 宋王鞏《隨手雜錄》,載周凌死後亦於冥間“任掠剩大夫”[7]1037冊213。在南宋,掠剩神信仰仍見傳播,如洪邁《夷堅乙志》卷四、《夷堅丙志》卷十俱載其事;陸游《村鄰會飲》、范成大《秋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五、《勞畲耕》、《七月十八日濃霧作雨不成》等詩,亦皆以之為典(見下文)。
隨著掠剩神信仰在兩宋士庶社會影響的擴大,此神亦被道教納入其神靈譜系。如《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下稱《玉樞寶經》)載此天尊“所治九天應元府”,內“有四司:一曰掠剩司,二曰積逮司,三曰幽枉司,四曰報應司;各有大夫,以掌其事”[8]1冊761下。在《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懺》(下稱《玉樞寶懺》)中,法事開始時,“掠剩司大夫主者”被列為奏啟對象之一;在長跪禮拜對象中,也有“掠剩司、積逮司大夫”[8]3冊549上、551下。《靈寶領教濟度金書》載預修齋醮儀所請啟的天曹仙真中有“掠剩大夫”[8]7冊745下③。清陳仲遠校輯《天曹正朝全集》作為禮拜天曹仙真的儀范,在贊禮眾天尊后所啟請“俯垂洞鑒”作證的九天天曹仙真中,亦有“天曹門下掠剩大主者”[9]13冊27下。掠剩神被納入道教神靈譜系,當與道教在宋代的發展有關。試先看掠剩大夫所隸“雷聲普化天尊”的身份。《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下稱《雷霆經》)說“雷霆政令,有所隸焉,隸雷霆之政令者,各有攸君”;而此天尊即掌雷霆政令的“神霄九宸”之一[8]1冊752中。據《太上說朝天謝雷真經》(下稱《謝雷真經》),有人被雷擊死,若“念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聖號一萬音”,即可為死者解罪[8]1冊765上。《夷堅丙志》卷六言若誦此天尊名號,“不唯免死,亦能解冤延壽”,有周舉者遇寇盜,即誦其名號而“雷聲大震,群盜驚走,遂得脫”[10]1冊415。在明代此天尊且被列於朝廷祀典,但弘治元年周洪謨奏:“雷聲普化天尊者,道家以為總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示現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夫風雲雷雨,南郊合祀,而山川壇復有秋報,則此祭亦當罷免。”[11]明史,禮志四,1307④ 孝宗採行之。可見雷聲普化天尊乃道教的雷神。此天尊是遲至北宋末始出現的神靈[12]10,[13]85,其出現乃由當時雷法的流行所致。蓋北宋末王文卿創神霄派,以傳神霄雷法為主,其雷法得徽宗的尊崇而風行海內;其後,在神霄派的影響下,不僅新道派如清微、淨明傳習或兼行雷法,且符籙舊派的正一、靈寶及其支派東華派,以及鐘呂內丹派南宗等,亦皆傳行雷法[14][15]。隨雷法的盛行,從北宋末到元代,一些雷神及相關道經新出於世,載有雷聲普化天尊的《雷霆經》、《謝雷真經》、《玉樞寶經》等即屬其類。觀此三經皆言請“正一道士就於樓觀靖廬”“建壇告盟”等,可“免為雷嗔,不受天譴”或“凡所希求,悉應其感”[8]1冊753下、759中、762上,知雷聲普化天尊及《玉樞寶經》等新經當即正一派道士所創撰⑤。而掠剩神之所以隸屬於此天尊,蓋因掠剩神與雷神職能本有部分重合,如題南宋白玉蟾《玉樞寶經集注》卷上言雷聲普化天尊的職能為“一月四辰,監視萬天,浮游三界、九州、萬國,賞善錄愆”[8]2冊570中⑥;在雷神所錄之愆中,《雷霆經》說有“大秤小斗,欺罔聖賢”,《謝雷真經》也說有“大秤小斗,荒年起價,米中添水,欺曲昧人”等罪[8]1冊753、762中;而以欺詐取利的奸商,適為掠剩神所掠的主要對象[1]。由於掠剩神的職能也為雷神的眾職能之一,且雷聲普化天尊所掌人間“善惡功業”,本即“各有所司”[8]玉樞寶經集注,2冊584下,故掠剩神被安排為此天尊的曹司主官之一,以佐天尊“化行今古,澤被人天”[9]玉樞鎮靜宣經全集,13冊828上。總之,掠剩神作為民間信仰的神靈,是因雷法在北宋末至元代的盛行,隨雷法新經的出現,而被正一派道士納入道教神靈譜系的。
掠剩神不僅被改造為天曹仙真,且在道教神靈譜系中還是地獄冥官。如南宋呂元素校定《道門定製》卷九所列“地府七十二司聖位”中有“地府管掠剩案判官”之位[8]31冊748上。在佛教地獄說傳來前,東嶽泰山為中國傳統觀念中的地獄所在⑦,道教亦承此觀念,如元代所出[13]76《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誥呪妙經》即推演之。此經蓋本於梁陶弘景《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之“鬼官見有七十五職名”[8]3冊282上說,言東嶽府有“七十五司案”或“岳庭七十五司冥官朝班官典”[8]34冊732上、733中。元代《東嶽大生寶懺》所載七十五司之名中即有“掠剩司”[8]10冊6中。又,明查志隆《岱史》卷九載森羅殿在“蒿里、社首二山之間,有七十五司及三曹對案之神,神各塑像,俗傳為地獄雲”[8]35冊738上,據盧逮曾1926年的實地調查,其中有“掠剩司”,盧先生推測此廟至遲在北宋時即已建[16],但《山左金石志》卷二一著錄《蒿里七十五司碑》與《蒿里七十五司神房志》,言碑“刻七十五司塑像施主姓名”,乃元至元廿一年及次年所立[17],故此七十五司當為元代所設。此遺蹟與《東嶽大生寶懺》的文獻適可互證。東嶽冥司亦有作七十二或七十六司者,如清陳仲遠校輯《齋醮正申東嶽集》所載東嶽冥官即為“七十二司主者”[9]13冊191下;北京東嶽廟的冥司本亦為七十二司,如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言此廟“元延祐中建”,明“正統中,益拓其宇,兩廡設地獄七十二司”[18]97—98,其後又加為七十六司。據民國八年劉澄圓撰《東嶽廟七十六司考證》,其中也有“掌掠剩財物司”[9]20冊618下。掠剩神之為道教地獄東嶽府的冥官,其原因有二。一是掠剩神與東嶽大帝的職能有部分重合。後者的職能為“掌人間善惡之權,司陰府是非之目”[8]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誥呪妙經,34冊730中,在《東嶽大生寶懺》的懺辭中,其所掌身心二業之惡有“高車大馬,馳騁於名利之途;細葛輕裘,服玩過奢華之麗。行多隱僻,分外營求”,“巧生計較,恣起貪婪。欲縱所之,肆荒淫而無度;德忘攸好,唯富貴之是求”[8]10冊3中、4上。此類於命定之“分外營求”富貴的貪婪者,本為掠剩神所掠的對象,故掠剩神自易被道教置為其地獄曹司的冥官。另一原因是掠剩神在民間信仰中的身份所致。關於其身份,《夷堅丙志》卷十言揚州節度推官沈君,死“後歲余,其妻閻氏白晝見旗幟奄冉行空中,一人跨白馬跕躞而下,至則沈也”,沈曰“吾今為掠剩大夫,□業雄盛,無憶我”,言畢“翩然而去”[10]2冊447—448。洪邁對沈君來去情狀的描寫,以及沈君所任“掠剩大夫”之名,說明掠剩神在民間信仰中與其在《玉樞寶經》等的神靈譜系中相同,皆為天曹仙真,但此蓋道教神靈信仰反作用於民間信仰所致。若就掠剩神的原初身份而言,其在民間信仰中當本屬冥官陰吏,如前引《玄怪錄》、《隨手雜錄》中的裴璞、周凌即如此,元歐陽玄《睽車志》“剩鬼”條載賈人章某死後亦被“配為揚州掠剩鬼”[19]8冊5449。因掠剩神本為民間的陰官,故在被《道門定製》等納入其神靈譜系時,亦保留本來身份而作了道教地獄的冥官。
據上可見,自北宋末以來,掠剩神信仰已滲透入道教的天曹和地獄的神靈譜系。在與釋道二教的關係上,掠剩神與佛教疏而與道教近。目前在宋元佛教文獻中唯見兩條材料,即宋釋曉瑩《雲臥紀談》卷下載玉泉皓禪師曾責備“飽吃了並不留心參學”之僧:“不知注祿判官、掠剩大夫,隨汝抄劄,消鑿祿簿,教汝受苦有日在。”[20] 元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卷一九亦載之,唯形近而訛為“掠剩大王”[21]49冊674下。道教文獻對掠剩神的記載遠多於佛教文獻,此蓋道教具有更強的本土性和民間性所致。就掠剩神信仰的傳播來說,道教神靈譜系之收納此神,對此神在當時及後世影響的進一步擴大,又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南宋以來的時令宜忌類的文獻記載,對此即有反映。
宋季陳元靚《纂圖增新群書類要事林廣記》丁集卷下記有一年中的每日有何聖真、古佛等誕生、飛升或出遊、下降人間。其中,除六月十六日外,每月初二和十六日,皆為掠剩神的“下降”之日;十一月則十六與十七連續兩日下降,且於十七日下注云“天曹掠剩下降,照管人間善惡之日”。可見此神全年有二十四天會下降人間。此書的另一版本即《新編群書類要事林廣記》亦同,唯十七日的注文小異,末句作“檢察人間善惡罪福之日”[22]110—112、415—417。掠剩神下降人間的月日,其他文獻又有不同的記載,如元初劉應李《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全書》載八月“十六日,天真降日(小字註:天曹掠剩真君)”。其十一月廿五日,唯記“北斗星降(小字註:道經)”[23]子部169冊221—222,但明瞿佑《四時宜忌》“十一月事忌”條[23]史部164冊22 和明高《遵生八箋》卷六“十一月事忌”條[7]871冊840 引作“是月二十五日,為掠剩大夫忌,勿犯交姤,凶。至後十日,夫婦當戒容止”。所謂“至後十日”,明戴羲《養余月令·十一月·避忌》引為“冬至以後十日”[23]史部165冊204;所謂“凶”,明盧翰《月令通考·十一月·攝生》引為“犯之短命”[23]史部164冊403。是則《翰墨全書》所載掠剩神之下降在八月十六日與十一月廿五日,前者在《事林廣記》所載月日之內,後者則在其外,可見掠剩神下降人間的月日,至少有二傳承系統之說。前揭王禹偁《詛掠剩神文》序說祭祀掠剩神在“每月哉生明之二日”,即每月初二,此與《事林廣記》所言相合。而明馮應京輯、戴任增釋《月令廣義·八月令·日次》載十六日“掠刷神降”,其《十一月令·日次》載二十五日“掠剩忌(註:掠剩大夫忌日,切戒夫婦房事)”[23]史部164冊,800、855;雖未言其所本,但其說顯然出於《翰墨全書》一系。清福申《俚俗集》解“掠刷神”雲“八月十六日降”,又引《月令廣義》雲“十[一?]月二十五日,掠刷大夫忌日,切戒夫婦房事”[24]909、1053,亦當屬此系。
《事林廣記》和《翰墨全書》這兩部類書,就其內容而言,前者為宋季民間的日用百科全書,後者為宋末元初的書儀。但掠剩神在二書中所屬的部類,即前書的《道教類·聖真降會》,後書的《慶壽門·排日事實》,則皆為時令宜忌歷的性質。而掠剩神之進入時令宜忌歷,又主要通過道教的途徑而實現。如《事林廣記》在《聖真降會》之首,即引《道藏經》“天尊告真武曰:‘凡遇甲子、庚申、每月三七日,宜下人間,受人醮祭,察人善惡、修學功過、年命長短。可依吾教,供養轉經;眾真來降,魔精自伏,過去超生,見存獲福’”云云,以證“神祗降會,信各有定日,斷不誣矣”[22]110,415。其所引見於《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8]1冊814中。又,其“天曹掠剩”或“天曹掠剩大夫”、“天曹掠剩真君”及《翰墨全書》的“天曹掠剩真君”等稱謂,也本於前揭《玉樞寶經》、《玉樞寶懺》,足見二書所載時令宜忌,主要以道教的聖真下降而察人善惡之說為其背景。其實,道教本身亦有其時令宜忌歷,如明代的《許真君玉匣記》和《諸神聖誕令節日期》等即是。而且有的道教時令宜忌歷還有與掠剩神相關的內容,如白玉蟾派徒裔編成於元代[25]946 的《修真十書·雜著捷徑·逐日戒忌之辰》載十一月“十七日,掠剩相公下降,此日切忌酒食”[8]4冊710下。又如元初李鵬飛《三元延壽參贊書》亦載“十一月一(二?)十五日,掠剩大夫降,犯之短命”[8]18冊532中 之忌。道教之此觀念對士庶社會的相關時令宜忌自然有更直接的影響,如明陳堦《日涉編·八月·十六日》所載“天曹掠剌(剩?)真君降(註:道經)”[23]史部165冊522,雖未註明具體出何道經,但其《十一月·二十五》雲“掠剩大夫降,犯之短命(註:《三元延壽書》)”[23]史部165冊612,則明確注其所本道經之名。
時令宜忌歷所體現的是古人的時間觀。關於時間觀,楊聯陞從社會經濟史角度,曾論古代官方和民間作息時間的分配問題[26],葛兆光亦嘗論古人的晝夜觀在法律、社會和思想史上的意義[27]。楊、葛先生之文雖亦涉及宗教信仰,但以世俗生活為主。與之相對,《事林廣記》等所載時令宜忌歷卻融入強烈的宗教信仰觀念,當屬特殊的曆法。時令宜忌歷與秦漢的“曆日”和“日書”、唐宋的“具注歷”、清代的“時憲書”及現當代的“通書”、“老皇曆”等,在性質上有某些相通處。其產生與古人的時空觀有關。據美國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之說,古代宗教人所體驗的時空具凡聖的雙重性,就時間而言,“有所謂神聖時間的時段,即節慶的時間”,又有“凡俗時間,即日常生活中無宗教意義活動的期間”。宗教人有一種“宗教的鄉愁”,即“渴望活在神聖空間與神聖時間的經驗中”,“在諸神臨在下,與他們共同生活”;而神聖時間則“在神聖曆法所構成的節慶期間中定期地回復”[28]115、136—137、149。時令宜忌歷及具注歷等的本質即為“神聖曆法”,而楊、葛先生所論則屬凡俗時間。宜忌歷所載聖真古佛等的誕生、飛升與出遊、降臨,起著聖化凡俗時間的“祝聖”作用。宜忌歷不僅體現了古人的“宗教鄉愁”,更指導著人的趨吉避凶,是人們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的行動指南,對大眾的行為觀念有很大的影響。掠剩神既被列於時令宜忌歷中,則其信仰亦必隨宜忌歷的流行而得更深廣的傳播,融入人的日常生活觀念或集體意識。
綜上所述,掠剩神信仰的傳播軌跡可勾勒如次:此神在晚唐到宋初由志怪故事演變為神靈信仰,隨其信仰在兩宋士庶社會影響的擴大,他亦被道教納入其神靈譜系,並通過道教而進入時令宜忌,且隨宜忌歷的流行而更深地融入人的日常生活觀念或集體意識。此信仰從民間而入道教,再由道教而復歸民間,其傳播軌跡呈循環狀。這固然是德國韋伯(Max Weber)所言道教總是要把“新封的自然神及英雄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29] 之特點的體現,但更是民間信仰與正統宗教之間互相鼓盪和融攝的關係的具體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