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下巴

掉下巴

掉下巴在醫學術語稱為顳下頜關節脫位,它多發生於中老年人。是下頜骨的髁狀突滑出關節以外,不能自行復位。可以發生在單側,亦可發生在雙側。生活中我們常以“掉下巴”來形容誇張的事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掉下巴
  • 表現:口半張不能閉合
  • 急救:“掉下巴”後應及時復位
  • 口內法:患者端坐位
簡介,表現,掉下巴的急救,口內法,口外法,頜間復位法,預防,

簡介

表現

顳下頜關節脫位時,口半張不能閉合,呈開口狀態;咬牙時上、下前牙間有縫,後牙不能接觸,不能咀嚼、進食、吞咽;
唾液外流,語言含糊不清;下頜前伸,關節附近疼痛或腫脹,耳屏前凹陷明顯,在顴弓下方可觸及移位的髁突
如雙側關節同時脫位,則兩頰變平,臉形變長;如單側關節脫位,面部不對稱,頰部及牙齒的中線偏向未脫位的一側。

掉下巴的急救

“掉下巴”後應及時復位,復位後限制下頜活動。復位前,術者應讓患者作好思想準備,精神不宜緊張,肌肉要放鬆,必要時,復位前可給鎮靜劑。兩拇指明確是雙側或是單側脫位,以便復位時協調用力。常用的手法復位有口內法、口外法、頜間復位法三種。

口內法

患者端坐位(但頭部緊靠牆壁),下頜牙合面的位置應低於墳者兩臂下垂時肘關節水平。術者立於患者前方,兩拇指以紗布伸入口內,儘可能身後放在下頜磨牙合面上,其餘手指握住下頜體部下緣。復位時拇指壓下頜骨向下,力量逐漸增大,其餘手指將頦部緩慢上推,當髁狀突移到關節水平以下時,再輕輕向後推動,此時髁狀突即可滑入關節窩而得復位。有時在滑車回關節窩時能聽到清脆的彈響聲。在即將復位閉頜時,術者拇指應迅速滑向頰側口腔前庭,以避免咬傷。當兩側同時復位有困難時,可先復位一側,再復位另一側。

口外法

病人和術者的體位同口內法。復位時,術者兩拇指放在患者兩則突出於顴弓下方的髁狀突之前緣,即下關穴處,然後用力將髁狀突向下方擠壓。此時患者感覺下頜酸麻,術者同時用兩手的食、中指托住兩下頜角,以環指、小指托下頜體下緣,各指配合將下頜角部和下頜體部推向前上方,此時髁狀突即可滑入關節窩而得復位。此法優點是沒有咬傷術者拇指的危險,不需要太大的按壓力量。

頜間復位法

病人體位同上述。如復位右側,術者站在右後方,復位左側時術者坐於病人左前方,左手掌及手指托持頦部,右手如握筆式,將一圓形軟木棒(約5~10毫米為宜)放在最後上下磨牙間合面上。復位時,左手穩重用力托於頦部,使之向上,當髁狀突向下移動到一定程度時,左手掌間即會感到下頜車在移動而不穩定。此時,右手乘勢迅速轉動軟木棒向前方,同時托頦部向後使髁狀突滑入關節窩。隨即抽出木棒,一側復位後,再復位另一側。

預防

如果關節經常脫位的話,對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患者也對此有恐懼感,甚至不敢張口。
習慣性掉下巴的人,一定要注意保養,平時要限制大張口的動作,張口度要限制在自己手指的兩橫指以內;避免進食大塊硬食,在打哈欠、大笑、打噴嚏等時,主動及時用手托住下頜,以避免過度運動而造成脫位;在進行一些需要大張口才能配合的醫療操作時,一定要事先向主治醫生說明自己的情況。
制動措施:關節復位後為使受傷之韌帶和關節囊得以修復並防止慢性脫位,必須將下頜制動2-3周,同時囑病進飲軟食,面部還套用顱頜繃帶固定以限制下頜的開口度不超過1公分。習慣性脫位者復位後應在關節囊前部注射硬化劑使其產生疤痕,限制下頜運動,以防下頜關節反覆發生脫位(此法應在醫院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