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起義

捻軍起義

十九世紀中葉,在廣闊的淮北大地,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農民革命——捻軍起義。捻,是從捻繩的意思而來的,就是合起幾股為一股,團結起來有力量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捻軍起義
  • 外文名:The Nien rebellion
  • 地點:安徽省雉河集(今安徽渦陽)
  • 時間:1852年(清鹹豐二年)--1864
  • 參加方:皖北 蘇魯豫三省部分地區農民
  • 領袖:張樂行
起義背景,捻軍建制,起義經過,主要戰役,捻軍領袖,歷史意義,

起義背景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中國北方就有捻子活動。一八五二年(清鹹豐二年),安徽淮北地區的渦陽、蒙城、亳縣一帶遭到大旱,入捻的農民逐漸增多。19世紀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東、江蘇等省部分地區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以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活出路。
捻軍起義捻軍起義
1851年(清鹹豐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發於黃河、淮河流域,由捻黨轉化而來的農民起義軍的反清戰爭。在皖、豫、魯、蘇、鄂交界地區,形成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並逐步由分散、零星的鬥爭趨向聯合。

捻軍建制

一八五五年七、八月間,建都尹溝時光、設陪都雉河集,張樂行自領黃旗,兼黃旗總目;蘇天福、龔得樹、韓老萬、侯士偉分別擔任、白、藍、各旗的總目。總旗之下有“大旗”,是組成捻軍的基本單位。大旗設大旗頭,稱“趟主”、大旗之下還有“小旗”,是最基層的組織。這種五旗軍制的組織形式,把處於分散狀態的捻軍初步統一起來。從此,這支力量成為北方反清武裝的主力。
張樂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召集各路捻軍首領會盟、會議推舉張樂行為盟主,稱“大漢明王”,宣布信條,制定《行軍條例》,分設黃、白、紅、黑、藍五色旗,五色總旗各設總旗頭。
張樂行自領黃旗,兼黃旗總目
蘇天福黑旗,黑旗總目
龔得樹領白旗,白旗總目
韓奇峰(老萬)領藍旗,藍旗總目
侯士偉領紅旗,紅旗總目
起義口號:救我殘黎,除奸誅暴,以減公憤

起義經過

1852年張樂行、龔得樹等復於皖北雉河集(今渦陽西北)一帶起義,聚眾萬餘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軍北伐進入黃河、淮河流域,捻黨紛起回響,捻軍5萬餘人轉戰於皖、豫、魯、蘇、鄂交界地區,殲滅清軍和地主武裝,形成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使隊伍迅速發展至十餘萬人。
但由於組織鬆散,武器簡陋,缺乏訓練,因而在參戰清軍由少變多,捻軍由進攻轉為防禦後,只有張樂行等少數幾支主力於正面阻擊清軍,余多守寨自保,致使雉河集根據地被清軍攻占。1857年春,張樂行率捻軍渡淮南下,與北上的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會師,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聯合作戰(參見太平天國運動),在淮河兩岸抗擊清軍圍攻,並一度攻入湖北。1858年,捻軍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戰抗擊清軍進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動作戰方式出擊豫、魯、蘇,殲滅大量清軍,並與太平軍配合進行了多次重要作戰。1860年冬,清廷調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全權督辦攻捻戰事。捻軍雖數次擊敗僧軍進剿,但因實行消極防禦方針,致使雉河集大營於1863年再次失陷,張樂行殉難,皖北根據地喪失。突圍而出的張宗禹等部,繼續以流動作戰方式,堅持鬥爭。1864年夏,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失陷(參見天京之戰),捻軍與太平軍餘部在鄂、豫邊界會師,改編組成新捻軍,以復興太平天國為目標,推賴文光為首領,運用新的遊動戰術,並逐漸易步為騎,使捻軍變為一支約十餘萬人的騎兵武裝。1865年5月,於山東菏澤高樓寨取得全殲僧格林沁馬隊7000餘人的重大勝利,陣斃僧格林沁(參見高樓寨之戰)。旋擊敗湘軍和淮軍,粉碎欽差大臣曾國藩“以靜制動”和“聚兵防河”的攻捻方略。次年秋,捻軍在河南許州(今許昌)分為東、西兩部。賴文光率東捻軍留守中原地區,與清軍周旋。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西進陝西,與陝甘回民軍相互配合,取得灞橋伏擊戰(參見灞橋之戰)、進軍陝北等作戰的勝利,後聞東捻軍被圍,轉兵東進救援,經山西、河南、進入直隸,於饒陽(今屬河北)之戰失利後,繼續轉戰於山東、河北地區。但東捻軍轉戰於河南、湖北、山東地區,遭李鴻章淮軍圍追堵截,日趨被動。1868年1月,終敗滅於江蘇揚州地區。8月,西捻軍也于山東茌平徒駭河畔覆沒。
位於安徽省渦陽縣境內的捻軍會盟舊址位於安徽省渦陽縣境內的捻軍會盟舊址

主要戰役

1 高莊集之戰
2 永城之戰
3尹隆河大戰
5 饒陽之戰
6 雉河集保衛戰

捻軍領袖

張樂行
(?~1863),又名張洛行,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縣張老家)人,捻軍前期首領。出生於地主豪紳家庭,1852年,皖北饑荒嚴重,張樂行與龔得樹等率捻眾萬餘人起義,在蘇魯豫皖交界廣大地區活動,聲勢迅速擴大,各地捻眾紛紛起義回響。1855年秋,各路捻軍首領雲集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成立聯盟,推張樂行為盟主,號稱大漢永王。組成捻軍,建立黃、紅、藍、白、黑五旗軍制,擴大隊伍,積極活動。1857年,張樂行率捻軍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部隊會師,被封為成天義,任征北主將,後改封沃王。與太平軍並肩戰鬥,使清政府大為恐慌,先後派勝保袁甲三等人鎮壓捻軍。1863年,僧格林沁圍攻雉河集,捻軍遭受重大損失,張樂行在渦陽義門遇害。
捻軍起義
張宗禹(?~?)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縣張老家)人,西捻軍領袖。初隨叔父、大漢盟主張樂行參加捻軍起義。後轉戰蘇豫陝鄂皖,受太平天國梁王封。1864年與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整編捻軍,以騎兵為主,步兵配合,流動作戰。1865年殲滅清科爾沁王僧格林沁部,並粉碎湘軍曾國藩的封鎖。1866年從河南率西捻軍入陝,聯合回民軍。1867年元月於西安灞橋大敗清軍,12月為援助遵王賴文光所率東捻軍從陝北南下,經山西至直隸,逼天津,南下山東,被清軍包圍。次年8月轉戰至駭河邊,下落不明。
賴文光(1827年~1868年),廣西人(《賴文光自述》稱“生長粵西”,此處“粵西”不可理解為廣東西部,因為直到近代之前,“粵”一字泛指嶺南,“粵東”為廣東,“粵西”為廣西。民國後“粵”的地理概念才特指廣東省),原籍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是洪秀全妻弟,太平天國將領,封遵王。1864年天京失陷後,賴文光把本部太平軍與捻軍合併,成為捻軍首領之一,後來捻軍一分為二,賴文光成為東捻軍首領,1868年兵敗被清軍俘殺,佩劍仍保存在今天南京太平天國史料館。
侯士維(?~1858),又名士維、世維、世偉,安徽亳州吳橋寺集(今渦陽)人,捻軍紅旗總旗主。侯家親族居侯老郢、侯菜園、吳橋寺一帶,號稱“九里十八侯”。士偉為人耿直,不阿權貴。道光末年,因歲歉年荒,侯士偉常約人販運私鹽。鹹豐六年正月,各路捻軍在雉河集會盟,建立五旗軍制。侯士偉受命為紅旗總旗主。紅旗是捻軍五旗中人數最少的一旗,常與張樂行黃旗共同行動,聯合作戰,故有“黃、紅不分家”之說。鹹豐七年,張樂行率捻軍赴淮南與太平軍聯合抗清。侯士偉留在雉河集,與黃旗張敏行部聯合。紅旗與黃旗曾與李成趙浩然等遠征山東等地,並協助張敏行部經營澮北諸圩。鹹豐八年,侯士偉為借款及一頭毛驢走失之事,與堂兄侯士忠矛盾激化,加之早有前仇,侯士偉決計報復。張敏行(張樂行胞兄)部下張正江是黃旗旗主,與張敏行父子、侯士偉關係密切。一日,張敏行子張瑨威逼張正江侍從張老二,以張正江名義,邀侯士偉至張正江部駐地張寨議事。侯士偉深信不疑,率幾名隨從至張寨。隨從立被張瑨部誘禁門外。侯士偉見事有異,逃至二門過道,被侯士忠之子侯布標一槍刺死。不久,侯士偉之子侯山也被殺於瓜地。張、侯兩家的仇殺,使紅旗內部嚴重不和,遂分裂成兩部分,傾向侯士偉的將士投在黃旗旗主張正江部,另一部分由侯布標率領併入張敏行部。侯士偉事件,使張樂行本部親軍的戰鬥力大為削弱,以致後來不能單獨禦敵,而被清軍擊破。
龔得樹(?-1861),又名龔得。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人,捻軍白旗將領,太平天國追封勇王。1853年與張樂行在雉河集起義後,領白旗軍,與陳玉成、李秀成等聯合作戰,於皖、鄂邊境屢破清軍。1861年春,與陳玉成聯軍十餘萬人,自桐城霍山,進入湖北境內。攻擊湖廣總督官文、湖北巡撫胡林翼部之後。3月14日,聯軍五萬多人在羅田松子關與清軍成大吉部作戰時,他騎馬直衝,被成大吉部參將王名滔從左側橫截,後中炮犧牲。
孫葵心(?~1861),安徽蒙城南鄉江集江家坡(今利辛)人,捻軍白旗鑲邊旗主。孫葵心家貧,僅母子2 人,衣食難全,以乞貸補之。喜習武,好結交,任俠仗義。鹹豐初年,亳、蒙、宿、永等地饑民紛紛起義結捻,孫葵心於眾興店(今孫集)集結饑民向財主借糧,不料被團練誘捕,在解往亳州途中,被捻頭龔得樹、劉玉淵搭救,自此橫下造反之心,串聯家鄉貧民數百人,於楚店集豎起“殺富濟貧”大旗。清鹹豐五年(1855 年),各路捻軍齊集雉河集(今渦陽縣城),公推張樂行為“大漢盟主”,建立五旗軍制。孫葵心為白旗鑲邊旗主。鹹豐六年,清軍攻占雉河集,孫葵心隨張樂行南下,渡淮作戰,攻取三河尖。鹹豐七年三月三日,圍攻霍邱,與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陳玉成會師於霍邱城外,接受其領導。是年十月,張樂行困守正陽關,孫葵心與龔得樹、李昭壽增援,張樂行得以突圍到六安。鹹豐八年六月,北上攻打懷遠、定遠,掃蕩江淮清兵,屢建戰功。後受清軍和苗沛霖包圍,突圍後與張樂行發生分歧,回淮北自成一軍,與黑旗主劉玉淵聯合作戰。九月,孫葵心與劉玉淵、劉天福等人率部入山東,破曹縣、武城。鹹豐九年三月,孫葵心、劉天福等轉戰於豫南郾城、舞陽,於北舞渡大敗清軍,擊斃南陽鎮總兵邱聯恩和山西參將福瑞。鹹豐十年三月,孫葵心與劉玉淵、江台陵、劉天福等於河南省太康、柘城邊境的馬埠,大戰清軍,斬清川北總兵王鳳祥、荊子關副將王長慶。後回雉河集,再轉戰淮南。是年夏,聯軍討伐李昭壽,攻克來安,歸途中被袁甲三困於定遠。九月二十六日,由太平軍解救,再南下支援安慶太平軍。鹹豐十一年九月,安慶失守,孫葵心部敗於掛車河,走廬州,駐軍大蜀山(在今合肥西郊)遇刺身亡。
蘇天福(?-1863) 一作添福。河南永城人,捻軍黑旗旗主。曾做過販羊、賣油生意。開過粉坊,是貧苦農民兼小商販。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打到河南,他結捻聚義,占據永城。1854年在安徽亳州與張樂行組成捻軍,舉行捻黨起義,控制了淮北地區的廣大農村和城鎮。曾在夏邑擊敗河南團練大臣徐廣縉,在歸德(今商丘)城包圍了以祝為首的團練。1855年各路捻軍齊集雉河集,舉行會議,他被推為五大旗頭領之一,任黑旗總目,稱“順天王”。次年雉河集失守,隨張樂行率部南下,活動於正陽關三河尖一帶,1857年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立天候”。1861年隨部北歸雉河集。1863年雉河集再度失守,與張樂行同清軍僧格林沁部決戰,失敗後,被殺害於亳州義門集附近的周家營。 牛宏升(?──1867),即牛洛紅。安徽亳州曹市集(今渦陽)人。捻軍起義初,曾率捻軍與苗沛霖團練作戰。1863年初期捻軍起義失敗後,和任化邦、張宗禹、李蘊泰等率部出走鄂豫皖邊區,與西北太平軍陳得才賴文光等部聯合作戰,成為後期捻軍勁旅。1864年後,以軍功被太平天國封為荊王。1866年捻軍在河南許州分軍為二,他留在東捻軍中,與賴文光等轉戰於華中各省。敵人曾拘捕其母,下潁州獄中,使人招降,他堅決拒絕。1867年11月,在山東日照境內與清軍大戰時陣亡。
任柱(?-1867年),字化邦,安徽蒙城人,太平天國與東捻軍將領,賴文光封任為魯王。 1864年天京失陷後,賴文光把本部太平軍北上與捻軍合併;日後捻軍一分為二,與賴文光成為東捻軍首領。1864年4月,與張宗禹等領導捻軍轉戰於豫南等地,與太平軍湖北突圍北上、最後大王“遵王”賴文光會師,尊賴文光為領袖,任為東捻軍副。 1865年任柱後轉戰山東,5月18日在曹州(今山東菏澤)高樓寨之戰(今高莊集)殲滅僧格林沁王爺軍7000兵,京師震動。 後又至湖北,於1867年正月十五日安陸(今湖北京山)尹隆河戰役大敗湘軍淮軍。 1867年11月19日捻軍南攻(目標為蘇州)在江蘇贛榆遭遇清軍,清軍將領周盛波重傷,劉銘傳也即將戰敗被俘虜時,任化邦勝利在望時卻被部下潘貴升殺害。據說李鴻章在戰場上 ,持望遠鏡瞭望任化邦戰技,還邊讚美任化邦說[此人可統帥十萬馬兵之戰將!][若肯為我所統帥,是大清鴻福也!] 不料卻被身旁劉銘傳聽到李所言,劉遂誓斬任。
張禹爵(?-1868) ,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縣張老家)人。本名張五孩,張樂行侄。樂行殉難後,襲爵為太平天國“幼沃王”,是捻軍中最年輕的將領。1866年秋捻軍在河南許州(今許昌市)分軍時,他是西捻軍中僅次於張宗禹的將領。張宗禹“善謀”,他以“善戰”著稱。1867年西捻軍從陝西宜川(位延安市東南)壺口渡黃河,踏冰橋而過,他領隊首先搶渡黃河,焚毀對岸敵壘,進入山西。1868年3月在冀中饒陰(位河北省深縣東北)戰死。一說是年6月西捻軍在直隸(今河北省)山東戰場上轉戰於馬夾河與徒駭河之間時為流彈所傷,不治而死。
李蘊泰(?──1868),即李允,安徽宿州西陽集人。捻軍藍旗首領。1857年,隨張樂行率捻軍出征淮南,次年為臨淮守將。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後,率部和張宗禹聯合作戰,封衛(魏)王。1866年捻軍分軍時,留東捻軍中,助遵王賴文光流動作戰。1868年東捻軍覆滅於揚州,率數百人“曳布為橋”,搶渡運河西岸,由來安、天長,經盱眙而達五河,降於太平軍叛徒李昭壽,旋被安徽巡撫英翰捕殺。

歷史意義

爆發於皖北地區的捻軍起義戰爭,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國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義,給清朝統治以沉重打擊。捻軍在長期抗清作戰中,形成一套獨特的流動戰法,常能克敵制勝。但捻軍領導者政治目光短淺,未能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將軍力分為兩支,作戰指導盲動,致被清軍各個擊破,全軍覆沒。為此後1911年的武昌起義提供的寶貴的經驗。
捻軍起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