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積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挑積
  • 主題詞:傳統醫藥,挑積,尋烏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醫藥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8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瀕危狀況,

簡介

尋烏地處贛南邊陲,位於江西最南端,俗稱“江西南大門”。又云:“江西九十九條河,只有一條通博羅”。流入廣東,供香港飲用水的東江,其發源地就在尋烏。尋烏地處偏僻山區,卻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古老悠久的民間傳統醫術-挑積,就在這裡無間斷地連續傳承至今。他們一直秉承“治病救人、方便百姓”的祖訓,用古樸的草藥療法為百姓的健康服務,口碑很好,影響較大。此醫術已傳入贛、粵、閩周邊各地。
“積”,又稱“疳積”,此病多發於兒童,臨床表現為面黃肌瘦、高熱不退、心煩口渴、食慾減退或嗜異食等病症,多由飲食不當或腹內有寄生蟲等因素引起,治療方法以健脾、消積、驅蟲為主。“挑積”是我國古老的中醫治病手術,源自遠古的石器時代,由砭石、放血療法發展而來。文字記載於《內經》中的《靈樞·官針篇》。實際上它屬於針炙的一種療法,用瓷鋒在手掌的魚際穴或指縫穴上,刈開針眼般大的小口,擠出皮下脂肪,然後用止血粉,包紮好小傷口,適當服一些草藥,簡單便捷、效果顯著,幾天后就可治好疳積病,很受普通百姓歡迎。

歷史淵源

挑積”是我國古老的中醫治病手術,源自遠古的石器時代,由砭石、放血療法發展而來。實際上它屬於針炙的一種療法,用瓷鋒在手掌的魚際穴或指縫穴上,刈開針眼般大的小口,擠出皮下脂肪。擠出皮下脂肪後,然後用止血粉,包紮好小傷口,適當服一些草藥,簡單便捷、效果顯著,幾天后就可治好疳積病。
清鹹豐、光緒年間,陳桃的祖宗陳發香、陳善璠利用祖傳醫術從事“挑積”行業,在尋烏當地具有一定的聲譽。陳桃從小受到影響,繼承祖業,利用業餘鑽研“挑積”技藝30多年,並將此醫術傳授給次子及兒媳陳昱華、賴彩鳳等人。

基本內容

診斷方法為:望、聞、問、切,望,主要步驟如下:
1、“望”指觀氣色,如:小兒臉色臘黃、腹脹、煩躁不安、過於頻繁眨眼咬手指等狀;
2、“聞”指聽聲息,如:小兒聲細呻吟、腹痛長哭不止等狀;
3、“問”指詢問症狀,如:間其父母,小兒近期飯量小、進水少、排出不正常等現狀;
4、“切”指摸脈象,如:小兒脈象細微、漫亂等狀,來證明小兒是否得其“疳積症”,之後,再對其症、用其療法。

主要價值

“挑積”作為一項民間醫術,一種民間文化,千百年來一直造福於千千萬萬人民民眾,即使在醫學發達的今天,由於“挑積”簡單可行,醫藥費用低廉、無任何副作用而備受民眾歡迎。因此挖掘和保護好這一古老的非物質文化,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保障廣大人民民眾的生命與健康,有著巨大的現實價值和戰略價值。

瀕危狀況

然而,因為疳積病的種類很多,需要辨證論治,對症下藥,學問精深,非一日之功。可是,由於“挑積”行業一直處於非保護狀態,歷年來相關管理部門對此莫衷一是,認為“挑積”是“土傢伙”,“檔次”不高,且便宜廉簡,經濟利潤低。同時由於西醫的快速發展導致商家不推崇、有關部門對“挑積”這一醫術不夠重視,不列入正規醫療範疇,應其流散於社會,自生自滅。據確切調查,在贛、粵、閩邊區存在的“挑積”醫術傳承者已經屈指可數,難以尋找,已至瀕危階段,而非瀕危之邊沿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