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葚供親

《拾椹供母》講述了漢代蔡順的孝行。此為《二十四孝》的第十一則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拾葚供親
  • 含義:漢代蔡順的孝行
  • 出處:《二十四孝》
  • 朝代:漢朝
原文,注釋,故事,評說,

原文

[漢]順,字君仲,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葚,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曰:“何異乎?”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隻贈之。
黑椹奉萱幃,啼飢淚滿衣。
赤眉知孝順,牛米贈君歸。

注釋

蔡順:字君仲,東漢人
孤:幼年喪父的人。
事:伺候。
歲荒:年成不好。歲,年成,收成
日:天。順日即為蔡順每天。
桑葚:桑樹的果實,成熟時黑紫色或白色,味甜,可食。
以:用。此處可不譯。
異:不同的。此處異器為(兩個)不同的器皿。
赤眉賊:即西漢末年樊崇等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賊”是封建統治者對農民起義軍的蔑稱。
“黑者奉母;赤者自食”:黑色的桑椹(味道甘甜),用來供養母親;紅色的桑葚(味道是酸的),用來給自己吃。
其:他
而:到
憫:憐憫

故事

東漢時期的蔡順,年幼時便失去了父親,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成人。他對母親非常孝順,常說:“即使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母親的養育之恩。”當時,恰逢王莽起兵,烽火四起,天下生靈慘遭塗炭。又遇到災荒,地里糧食欠收,人們都沒法吃飽肚子。總不能讓娘親餓肚子吧,蔡順非常著急,起早貪黑到處找吃的,然而當時那種境地,談何容易。他只好去挖野菜、剝樹皮,煮熟搗爛了給母親吃。看著年邁的母親吞咽得那么艱難,他難過得心如刀絞。
一次,蔡順在一處偏僻的地方意外地發現了一棵桑樹,樹上結滿了桑葚。桑葚有紅有黑,蔡順嘗了嘗,發現紅的味道酸澀,黑的則甘甜無比。他喜出望外,拚命地採集,又用不同的器皿分別盛裝著。這時,一個赤眉軍正好路過,看到蔡順正忙碌著,便和顏悅色地問他采葚乾什麼?蔡順樂呵呵地說: “吃呀!那邊黑甜的給母親吃,這邊紅澀的給自己吃。”這個赤眉軍一聽,敬佩蔡順是個孝子,又憐憫他們的處境,當下慷慨解囊,送給他一條牛腿、二斗白米。蔡順千恩萬謝,帶著採摘的桑葚和赤眉兵送的東西回家了。

評說

此則故事又稱為《拾桑異器》等。東漢蔡順,安城人,字君仲。幼時便成了孤兒。文中的“孤”,是指幼年失去父親。他侍奉母親,極其孝順。後來遭遇王莽之亂,又逢饑荒,口糧不足,於是採拾桑葚,並用不同的容器來盛放。文中的“給”(),是豐足的意思。“不給”就是不足。“桑椹”,即“桑葚”,是桑樹的果實,可以吃。桑葚黑色的比較成熟,甜一些,紅色的就差一點。
赤眉軍遇見蔡順,便問他:為什麼桑葚要分開來盛放?蔡順說:“桑葚黑色的給母親吃,赤紅色的自己吃。”詩句中的“黑椹奉萱幃”便是這意思,“萱幃”也即是“萱闈”,是指母親所居處,也指母親。赤眉軍憐憫他的孝順,就給了他白米三斗、牛蹄一隻。這也就是詩句所說的“赤眉知孝意,牛米贈君歸”。
這個孝子孝心純厚,最感動人處又是一個細節:桑葚分成兩種,給母親吃好的,自己吃差的。
後漢書·蔡順傳》的記載也可一讀:蔡順,汝南人,字君仲,以至孝稱。少時,其父去世,贍養母親。嘗出外砍柴火,有客人至,母親望蔡順還不回來,乃噬咬手指,而遠在外面的蔡順即刻心動,於是棄柴賓士而回,跪地問緣故。母親說:“有急客來,吾噬指以悟汝耳。”
其母九十而壽終。未及葬,鄰里發生火災,火逼近他家,蔡順便抱伏棺柩呼天號哭。火災過後,蔡順獨得以免災。
他的母親害怕打雷,自從其母死後,每逢打雷,他都繞母親的墳墓哭泣,曰:“我蔡順就在這裡!”當時的太守韓崇很關照蔡順,每遇到打雷時,就會派人遣車馬到墓地去。
當時,有太守召他為東閣祭酒,有太守召舉他為孝廉,他都因為不肯遠離母親的墳墓而不應召。八十歲終老於家中。
蔡順的故事也被選用在《二十四孝》中,不過有兩點很有意思:一,我們會發覺,其中“齧指心痛”的細節和《二十四孝》中的曾子敘述是一個模式。這說明孝子的行為的背後潛伏著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的表述,因此會出現重複的情況。二,《二十四孝》的作者為了避免重複,曾子用了“齧指心痛”的內容,而寫蔡順則繞過了這一歷史故事,用“拾椹供親”的故事,而在《後漢書》中沒有這一記載。三是,蔡順怕死後的母親害怕打雷,因此常在雷雨天繞墓哭泣。這一情節,與《二十四孝》的孝子王裒《聞雷泣墓》又有類似了。
雖然今人去讀這些歷史上的孝子孝行,會產生種種想法,或不可理解,或理解不了,或厭其做作,或惡其封建,或恨其落後,但是往深處的核心思考一下,不就是盡其尊親、養親、孝親之心嗎?難道古今人心就不能溝通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