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蘭王

“拖鞋蘭王”,即“兜蘭之王”,又名羅氏兜蘭,發現於1888年,以維多利亞時代最有名的蘭花栽培者Boron Ferdinand de Rothschild的名字來命名。

兜蘭之王植株叢生,高達55厘米;葉5~10片,長帶狀,長40~60厘米,寬4.5~7.5厘米,綠色;花序長45厘米,有花3~8朵,花瓣黃綠色,有許多紫褐色斑點和脈紋,背萼黃綠色有紫褐色脈紋,唇兜盔狀,紫紅色;花期春季。本種產於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生於低山密林中石上或腐殖土中。其花型奇特,葉片及花序姿態挺拔,具有王者風範,花朵非常威武壯麗,兩個側瓣展開可達30cm。拖鞋蘭王開花率極低,植株要經過數年栽培才可能開花。
“兜蘭之後”是兜蘭的多花性種類,一莖多花,多在4月開花,但開花率極低,很少有人能有幸親眼目睹。從花瓣長度來說,“兜蘭之後”是自然界中最大的蘭花,號稱極品蘭花,其兩側的側瓣呈飄帶狀,螺旋下垂,瀟灑飄逸之 至,最長可達1米。“兜蘭之後”不僅花十分奇特,被發現的歷史也十分傳奇。自從她在1885年被發現後,近100年間再也沒有在自然界被發現過,而且栽培株也沒有保存下來,就在人們認為這種珍奇的蘭花已經滅絕的時候,她又在1975年在馬來西亞婆羅洲重新被發現。據說在19世紀末的英國曾經引發了爭奪“兜蘭之後”事件,國際動植物瀕臨絕契約(CITES) 限制控管其貿易流動,由此可見“兜蘭之後”的珍奇與罕見。2010年武漢植物園蘭花展上展出的“兜蘭之後”是從台灣引進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