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泥帶水皴

中國山水畫專用技法之一,使用此種皴法要求畫者在對景物作全面觀察理解,尊重客觀對象和畫者自身真實感受的基礎上,緊緊抓住景物的形、神、勢,藉助形象記憶,發揮筆墨特點,大膽落墨。筆落紙以後,再按筆墨出現在畫面上的實際效果,根據造型的需要和筆墨組織的自身規律,不斷作隨機應變的調整。落筆時要心有定力,先後有序,筆筆生髮,控制好筆墨的快慢節奏,畫好一個局部再生髮到另一個局部地逐層鋪開,使畫中的景物與筆墨一氣呵成,渾然一體,這樣氣脈疏通,氣韻也自然生動。其間,眼、腦、手三者要互相配合默契,構圖、筆墨、造型、造境要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儘量把眼前之景和在腦中蘊釀成熟的意象通過筆墨表現出來,使筆與景、筆與意達到高度的統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拖泥帶水皴
  • 屬性中國山水畫專用技法之一
  • 特點:連皴帶染
  • 代表作:《淮揚潔秋圖》

拖泥帶水皴
拖泥帶水皴是在礬宣紙或絹上使用的一種皴法。這種皴法的特點是連皴帶染,也就是邊皴邊染。具體地說,就是用拖泥帶水皴畫山石時,先用較濃的濕筆勾輪廓,然後趁輪廓線未乾,再以較濕的濃墨或淡墨加皴,趁皴筆未乾時又以淡墨染之,所以用拖泥帶水皴畫的山石,皴筆與皴筆之間、濃墨與淡墨之間都能自然地連成一片,渾然一體。
清代石濤的《淮揚潔秋圖》即用此皴法來表現,連皴帶擦,濃淡、乾濕並用,描繪出濕潤沃疏的質感。
南宋四家之一的夏圭,畫山石常以側鋒濕筆快速揮掃,比馬遠的工整更為秀逸,飄灑,有“拖泥帶水皴”之稱。這種皴法實際上是大斧劈皴的一個變種,方法是飽蘸濃墨迅疾側鋒皴拂,然後趁使用淡墨水掃開,極淡處用清水筆再接再掃,從濃到淡,從有到無,勾皴染一次完成。筆墨自然接合滲淡,顯出潮潤,深淺,光毛種種變化痕跡,分外精彩動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