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什里

拉什里

卡爾·拉什里(1890-1958),美國生物學家,心理學家。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生理心理學的先驅,也是最早嘗試從大腦區域化的觀點探究學習神經生理基礎而被譽為神經心理學之父的人。1929年提出了大腦功能的等勢原理和總體活動原理,對推動大腦高級功能的研究和計算機學習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什里
  • 英文名:Karl Lashley
  • 別名:卡爾·拉什里
  • 出生地:西維吉尼亞州戴維斯城
  • 性別:男
  • 國籍:美國
  • 出生年月:1890年6月7日
  • 去世年月:1958年8月7日
  • 職業: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
  • 生平經歷:1929年出版《大腦機制與智慧型》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教育經歷,職業生涯,出版著作,學術體系,主要貢獻,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拉什里生於1890年6月7日美國西維吉尼亞一中產家庭,他是家裡唯一的小孩。拉什里的父親對於當地政治非常有興趣,也在政界擔任過不少職務。其母是家庭主婦,愛好收集書籍,在社區中教授女各類知識。拉什里4歲就能閱讀,他兒時最喜歡做的就是在樹林裡漫遊,收集各類動物。

教育經歷

拉什里14歲高中畢業,進入西維吉尼亞大學主修英文。然而在選修了一門動物學後,受到神經學教授約翰斯頓的影響而將興趣轉修生物學。他此後其著作中提到這位教授,“在選修了數周后我找到了我的畢生事業所在。”
1910年拉什里畢業後成為匹茲堡大學教員,教授生物學和實驗,不久獲該校理學碩士學位。1911年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遺傳學哲學博士學位。在修讀博士學位期間,他以心理學為副修,並曾為當時行為學派創始人J.華生的學生和研究助理,此後他們師生二人一直維持良好關係,在連續4年之間,他們二人聯名發表的心理學專題研究論文多達14篇。

職業生涯

1917-1926年,拉什里任教於明尼蘇達大學。在此期間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主任,也是當時著名智力測驗心理學家L.推孟,曾向學校推薦拉什利到該校任教。惟當該校校長訪問明尼蘇達大學正擬聘請拉什利時,適巧從一位年輕教授口中得知他不修邊幅,衣衫襤褸,長髮披肩,戴鉗形眼鏡等行徑,因而返校後否定了推孟的推薦。1926-1935年間,拉什利擔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在此期間他開始大腦生理心理功能的研究,並於1929年出版《大腦機制與智慧型》一書。1929年,拉什里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35-1952年任哈佛大學教授,並在1942-1955年間,兼任耶克斯靈長類生物實驗室主任。1955年退休,1958年在法國度假期間意外生病而去世。
1954年他在哈佛大學任教期間突然昏倒,送醫被診斷為溶血性貧血,後接受可的松治療。但是可的松最終影響到了他的脊柱,因而醫生後來實施了脾切除術。此後他逐漸康復,直到他與妻子克萊爾在法國旅行途中再次突然發病,1958年8月7日逝世。

出版著作

  • 1923 "The behavioristic interpretation of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Review
  • 1929 "Brain mechanisms and intelligence."
  • 1930 "Basic neural mechanisms in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 1932 "Studies in the dynamics of behavi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35 "The mechanism of vision", Part 12: Nervous structures concerned in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habits based on reactions to light. Comparative Psychology Monographs 11: 43–79.
  • 1943 "Studies of Cerebral Function in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vol. 79.
  • 1950 "In search of the engram." Society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Symposium 4: 454–482.
  • 1951 "The problem of serial order in behavior." Cerebral Mechanisms in Behavior

學術體系

拉什里以研究白鼠的形狀視知覺和有關學習和記憶的腦功能而聞名,他在心理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於生理心理學方面的研究,特別是以下兩項:
1.探索大腦神秘黑盒子拉什利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追隨華生從事心理學研究時,華生曾經指稱“大腦是一個無法研究的神秘黑盒子”。此話引起拉什利的興趣,他決心根據當時已發現的大腦功能分區化的理論,進而探究條件反射學習的神經生理機制。他想研究的問題是,當動物經由經典條件作用學到某種特定的條件反應後,動物腦神經系統中的各部位究竟產生了什麼變化,是否真的留下所謂的記憶痕跡(memorytrace)。經過無數次動物實驗後,拉什利並未發現動物學得的行為與大腦特殊部位有何密切的關係。
2.大腦分區功能研究 1917年,他與S.I.弗朗茲從事大腦切除對白鼠行為影響的實驗,以後又用猴子和猩猩等動物進行了大量研究。拉什利在1929年出版的《大腦機制與智慧型》一書,系統地闡述了大腦功能的兩大原理:
整體活動原理(Principleof Mass Action):指在個體從事學習時,大腦皮質的各部位是一起參與活動的,而不是某一特別區域發生作用。學習和記憶的效率與大腦受損壞的面積大小成比例,而與損壞的部位無關。拉什利曾訓練貓逃脫迷箱學習,學得逃脫行為後,將貓的大腦皮質某些部分切除,再放回迷箱中實驗時,發現此貓已喪失學得的逃脫行為。若此時再加以訓練,則仍會再度學到逃脫行為。由此可見,動物的學習不靠大腦的分區作用,而是大腦整體的聯合作用。
等勢原理(Principle of Equipotentiality):指在學習時,大腦皮質的每一部位是一樣重要的,對個體學習發生同樣的作用。大腦皮質某些部位切除後,其他部位照樣可以發揮各該部原有的作用。如將白鼠的視覺區破壞,它雖失去辨別形狀的能力,但仍能辨別光線的強弱,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拉什利研究所得的結論是:記憶痕跡並非存在於大腦皮質的某一特定部位,而是存在於大腦皮質所有發生功能的部位,而且各部位對保留學得活動而言,其作用是等勢的。

主要貢獻

拉什里堅持華生的行為主義立場。他認為,心理學不應把意識作為研究對象,因為意識是不可經驗到的;他也反對內省法,主張用科學的方法和客觀的表述來研究客觀的行為。他認為,有意識的行為和無意識的行為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無本質的區別,語言反應與身體的其他反應都是一些肌肉群的收縮。

榮譽

1929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193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人物評價

拉什里把心理學看作是“對行為和意識的機械的、生理的解釋”,這顯然是受了拉·美特利機械唯物主義思想的影響。同時,他還試圖採取一種生理學的行為觀來界定行為主義,這種做法引起了很多心理學家的反對,他們認為行為主義的心理還原界說過於狹窄,於是他們界定了一種更具包容性的行為心理學
華生所倡導的行為主義,自始即強調采純科學的方法研究行為,他的弟子拉什利的生理心理學研究,雖然在研究發現上未能研究符合華生的論點(華生認為個體行為是多個連串反應集合而成的,而拉什利則發現大腦是整體活動的),但在科學方法上卻對華生予以有力的支持,故而一般將拉什利的心理學思想列為行為學派之下討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