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

基本字義:穿戴,打開、散開,劈開、裂開,覆蓋在肩背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披
  • 拼音:pī 
  • 拼音:ㄆㄧˉ
  • 部首:扌
漢字釋義,基本信息,基本字義,詳細解釋,常用詞組,方言集匯,粵語,客家話,潮州話,漢英互譯,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

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8
五筆86: rhcy
五筆98: rby
倉頡: qdhe
四角號碼: 54047
鄭碼:DXI,U:62AB,GBK:C5FB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2AB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扌皮
漢字部件分解: 扌皮
筆順編號: 12153254
筆順讀寫: 橫豎橫折撇豎折捺

基本字義

(1) 覆蓋在肩背上:~星戴月。
(2) 穿戴:~掛。~甲。
(3) 打開,散開:~襟。~閱。~露(發表,公布,表露)。所向~靡。
(4) 劈開,裂開:竹竿~了。

詳細解釋

〈名〉
(形聲。從手,從皮,皮亦聲。“皮”本指動物皮張,轉義指人體覆蓋物、人的“第二皮膚”。“手”與“皮”聯合起來表示“用手把衣物覆蓋在身體上”。本義:用衣物覆蓋人體。說明:本字解釋宜從《說文》,它釋不妥)
披,從旁持曰披。——《說文
設披周也。——《禮記·檀弓》。註:“披,柩行夾引棺者。”
執披。——《周禮·司士》。註:“柩車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紐以結之,謂之戴。”
執披者旁四人。——《儀禮·士喪禮
設披。——《儀禮·既夕禮》
詞性變化 
〈動〉
(1) 分開;裂開。
而披其地。——《左傳·成公十八年》。註:“猶分也。”
又披其邑。——《左傳·昭公五年》。註:“析也。”
不折必披。——《史記·魏其安侯傳》。正義:分析也。”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2) 又如:竹竿披了;披磔(開割);披砍(撇開);披榛(砍去叢生之草木)。
(3) 打開;開發。
披,張也。——《廣雅》
披重攘以誕兮。——嵇良《琴賦》。註:“開也。”
噲遂入,披帷西向立。——《史記·項羽本紀
披繡闥,俯雕甍。——唐·王勃《滕王閣序》
(4) 又如:披卷(開卷閱讀);披帙(打開卷帙);披對開誠相對);披肝膽(表示以真誠相見);披展(披誠展拜,拜見);披情(剖露情懷);披示(揭示,顯示);披決(劈剖);披荊(比喻在前進道路上或創業過程中掃除障礙,克服困難)。
(5) 撥開。
躡跡披求,見有蟲伏棘根。——《聊齋志異·促織
(6) 又如:披究(撥開觀賞);披草(撥開荒草);披抉(撥開挑剔);披視(撥開來看);披雲霧(撥開雲霧得見青天);披撥(猶推開)
(7) 覆蓋或搭衣於肩
孰居無事而披拂是。——《莊子·天運》。釋文:“風貌。”
景從雲合,而見一人,披紫衣,執青玉。——唐·李朝威柳毅傳
夜披衣坐。——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8) 又如:披甲(穿著鎧甲);披帛(婦女服飾名。相當於近代婚嫁慶功的披紅);披肩(覆於肩上;舊時婦女的服飾);披紅(紅帛披身);披毛戴角(指變牛變馬);披髮跣足(披散頭髮,赤著腳);披堅持銳(穿上堅固的鎧甲,拿起鋒利的武器);披房披屋。正屋後的平房);披子(即披屋);披檐(正屋屋檐下搭建的附屬建築物);披廈(一種房屋結構,房檐突出,檐下可避風雨)。
(9) 翻開;翻閱
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唐·韓愈進學解
(10) 又如:披味(翻閱玩味);披書(翻閱文書);披圖(展閱圖籍、圖畫等);披誦(展卷誦讀);披簿(翻閱簿籍);披檢(翻閱查檢);披涉(翻閱涉獵);披索(翻閱求索);披書(開卷,讀書);披省披覽);披文(披閱文章);披核(披閱考校);披繹(披閱尋繹);披尋(披閱尋討);披較(披閱考較);披校(批校)
(11) 披靡
漢軍皆披靡。——《史記·項羽本紀》。正義:“言精體低垂。”
(12) 又如:披卻(猶披靡);披退(披靡退卻);披易(披靡辟易);披盪(猶披靡);披攘(披靡)
(13) 披露;揭示其隱蔽或隱私;表露、顯露。 如:披心(披露真心);披拂(披露拂動);披心腹(披露真誠);披陳(表白;陳述);披述(陳述);披訴(陳訴)
(14) 分析;辨析 如:披析(分析);披究(分析研究);披迷(剖析迷惑);披揀(辨析選擇);披剔(辨析挑選;剔除,除去);披削(批改、刪削)。

常用詞組

披襖 披垂 披搭 披讀 披髮 披髮左衽 披風 披拂 披肝瀝膽 披肝瀝血 披宮錦 披掛 披露 披掛 披紅 披紅掛彩 披甲 披肩 披堅執銳 披巾 披荊斬棘 披卷 披覽 披瀝 披露 披麻帶孝 披靡 披散 披沙揀金 披頭散髮 披屋 披星戴月,披星帶月 披閱
披襖pī ǎo
[throw on a gown] 穿在外面的上衣,大多是夾層的或棉的。
公受珠,納所著披襖中,紉之。--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披垂pī chuí
[hang down loosely] 披散下來。
披搭pī dā
[superhumeral] 穿在或搭在肩上的東西(如亞麻圍裙、披肩、圍頸肩的長方形麻布或聖帶)
披讀pī dú
[open a book and read] 翻開書本讀。
披髮pī fà
[with dishevelled hair]∶頭髮披散
披髮當風
披髮左衽pī fà zuǒ rèn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頭散髮,衣襟左開,借指異族入侵為主。
披風pī fēng
[mantissa;cloak] 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無袖的寬鬆外衣。亦稱斗篷。
披拂pī fú
[wind-blown] 擺動,搖擺,飄動;吹動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披肝瀝膽pī gān lì dǎn
披:披露;瀝: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裡話。也形容非常忠誠。
披肝瀝血pī gān lì xuè
比喻竭盡忠誠。
披宮錦pī gōng jǐn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ang Dynasty was weared with gown after passing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 唐朝進士及第披宮袍,後稱中進士為披宮錦
予披宮錦還家。--清. 袁枚《祭妹文》
披掛pī guà
披掛pī guà
披紅pī hóng
[drape a band of red silk over sb.s shoulders] 把紅綢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慶或光榮。
披紅戴花
披紅掛彩pī hóng guà cǎi
[congratulate or celebrate his success] 披紅綢和彩帛,以示榮寵、慰勞或喜慶。
隨行五百軍士,俱披紅掛彩,入南郡買辦物件。--《三國演義
披甲pī jiǎ
[wear armor] 穿上鎧甲
披甲持槍
披肩pī jiān
[cape]∶用織物或毛皮製成的各種不同長度的無袖外衣
披堅執銳pī jiān zhí ruì
穿著鐵甲,拿著武器。形容全副武裝。
披巾pī jīn
[shawl] 披在肩上的織物
披荊斬棘pī jīng zhǎn jí
劈開叢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創業過程中或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
披卷pī juàn
[read] 打開書卷,指看書
披覽pī lǎn
[peruse] 翻閱
披瀝pī lì
[open ones heart and talk] 指開誠相見,盡所欲言
披瀝丹愚,諒非矯飾。--上官儀《為盧岐州請致仕表》
披露pī lù
[lay bare]∶揭示其隱蔽或隱私;表露、顯露。
叫他披露他的過去。
披麻帶孝 pī má dài xiào
指服重孝。
披靡pī mǐ
[be routed;flee]
披散pī sǎn
[stray;hang down loosely] [頭髮、鬃毛] 散著下垂
披散在她臉上的黑頭髮
披沙揀金pī shā jiǎn jīn
撥開沙子來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
披頭散髮pī tóu sàn fà
頭髮長而散亂。形容儀容不整。
披屋pī wū
[penthouse] 正屋旁依牆所搭的小屋
披星戴月,披星帶月
披閱pī yuè
[peruse] 翻看[書籍];展卷閱讀
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出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紅樓夢》

方言集匯

粵語

:pei1

客家話

客家話:[梅州腔] pi1 [海陸豐腔] pi1 pia1 [客語拼音字彙] pi1 pia1 [寶安腔] pi1 [客英字典] pi1 [陸豐腔] pi6 bi3 [東莞腔] pi1 [台灣四縣腔] pi1 pia1

潮州話

:pi1

漢英互譯

wrap around
English
wear; split; crack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翍《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𠀤音鈹。《說文》從旁持曰披。
《廣韻》開也。《史記·帝舜紀》披九山,通九澤。《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韓愈·進學解》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增韻》分也,散也。《左傳·昭五年》又披其邑。《注》析也。《揚子·方言》廝披,散也。東齊聲破曰廝,器破曰披。
荷衣曰披。
《正韻》篇夷切,音紕。義同。
《唐韻》《廣韻》匹靡切《集韻》《韻會》普靡切,𠀤音㱟。裂也。《史記·范睢傳》木實繁者披其枝。
《灌夫傳》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注》披,分拆也。疋彼反。
披靡,震伏貌。《前漢·項籍傳》羽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正韻》普弭切,音庀。義同。
《集韻》《類篇》《韻會》𠀤彼義切,音賁。《禮·檀弓》孔子之喪設披。《注》披,柩行夾引棺者。《疏》設之於旁,所以備傾虧也。《周禮·夏官·司士》作六軍之士執披。《疏》披者,車兩旁使人持之,若四馬六轡然。
《正韻》兵媚切,音祕。義同。
《集韻》平義切,音被。亦散也。
《正韻》普駕切,音怕。亦開也。
葉普禾切,音坡。《劉邵·趙都賦》布濩中林,緣延陵阿。從風發曜,倚靡雲披。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披
從㫄持曰披。從手皮聲。𢾭羈切

說文解字注

(披)從旁持曰披。士喪禮設披。注曰。披、絡桺棺上。貫結於戴。人君旁牽之以備傾𧇾。又執披者旁四人。注曰。前後左右各二人。此從旁持之義也。五帝本紀。黃帝披山通道。徐廣曰。披、他本亦作陂字。葢當音詖。陂者、旁其邊之謂也。按披陂皆有旁其邊之意。中散能知之。而索隱雲披音如字。謂披山林艸木而行、以通道也。此則司馬貞不知古義之言。葢俗解訓披為開。廣韻雲披、開也。分也。散也。木部柀訓析也。柀靡字如此作。而淺人以披訓析。改柀靡為披靡。莫有能諟正者。從手。皮聲。敷羈切。舊彼義切。古音在十六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