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獄(漢語詞語)

折獄(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折獄,折進大獄。

參見《易經》: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豐,君子以,折獄致刑。《呂刑》:人極於病,非佞折獄,惟良折獄,罔非在中。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理解】孔子說:“片言隻語就可以折進大獄的,子路不也就是如此的嗎?”子路答應什麼,沒有藏著掖著的。

分析:

【片言】因言獲罪,不只在‘隻言片語’本身,更主要是為對手提供了‘機會’。

【折】折斷,去掉。如損兵折將。參見《左傳》為孺子牛而折其齒。

【無宿諾】沒有答應過的話是在睡大覺的,也即是已經答應過的,沒有藏著掖著的。喻:出言不慎,過於直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折獄
  • 拼音:zhé yù
  • 注音:ㄕㄜˊ ㄧㄩˋ
  • 解釋:判決訴訟案件
引證解釋,康熙字典,

引證解釋

指判決訴訟案件。
《易·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孔穎達 疏:“斷決獄訟。” 唐 許渾 《新興道中》詩:“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獄無功不可尋。” 明 沉鯨 《雙珠記·刑逼成招》:“可信片言能折獄,莫將王法等閒看。” 章炳麟 《復仇是非論》:“明知聽訟折獄之制不能至周,故作法者亦常歉然自愧,而有所假借寬貸於人。”
《書.梓材》:肆亦見厥君事,戕敗人宥。西漢孔安國傳云:聽訟折獄(聽訟折獄,古本折作斷),當務從寬恕,故往治民,亦當見其為君之事,察民以過誤殘敗人者(過誤,過失殺人或過失傷人),當寬宥之。
論語.顏淵第十二》: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清阮元挍勘云:片言可以折獄者,釋文出以折云:魯讀折為制,今從古,案古多假折為制,墨子尚同中引書呂刑:制以刑作折則刑),其由也與(仲由,字子路)?集解: 孔(孔安國)曰:片猶偏也,聽訟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獄者,唯子路可。唐孔穎達疏云:此章言子路有明斷篤信之德也。子曰片言可以折獄 者其由也與者,片猶偏也,折猶決斷也。凡聽訟,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決斷獄訟者,唯子路可。故云其由也與。偏信一言,則是非難決。唯子路才性明辨,能聽偏言,決斷獄訟,故云唯子路可。

康熙字典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音浙。拗折也。《詩·鄭風》無折我樹。《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又斷之也。《易·(音斑)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又折中也。《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微,非也),亡所折中(亡音無)。 又曲也,《禮·玉藻》折還中矩。《注》曲行宜方。還亦作旋。《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又屈也,《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又挫也,《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又止也,《詩·大雅》予曰有禦侮。《傳》武臣折衝曰禦侮。《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又直指人過失也。《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又毀也,《易·說卦》兌為毀折。《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音世,貸也)酒,兩家常折券棄責。《注》折毀之,棄其所負。 又封土為祭處曰折,《禮·祭法》瘞(音亦)埋於泰折,祭地也。《注》折,昭晢也,必為昭明之名,尊神也。又《前漢·郊祀志注》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又短折,不祿也。《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疏》未齓(音趁)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又葬具也,《儀禮·旣夕》折橫覆之。《注》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為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又地名,《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侯,蔡叔,盟於折。 又姓,《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音舌。《說文》斷也。《廣韻》斷而猶連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注》折損筋骨也。《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又《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注》安舒貌。 又《集韻》《韻會》《正韻》臢噪切,音制。亦斷之也。《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佼,猛噬。《注》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又《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眾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注》沈重曰折。 《說文》作高,從斤斷艸。籀文作,從艸在仌中,冰寒故折。隸從手從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