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溪儺戲

折溪儺戲

折溪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汲取民間戲曲而演變來的一種傳統戲曲形式。由於各地歷史背景和所受的藝術影響不同,儺戲分為儺堂戲、地戲、陽戲三大類別。

簡介,地理,

簡介

儺戲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地戲是明朝初年“調北征南”時,留守在雲南、貴州屯田戎邊將士的後裔屯堡人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種儺戲。
在六枝特區折溪鄉六堡村和折溪村一直保存著兩個不同的版本。
六堡村保留下來的版本是《趙太祖三下南唐》、折溪村的版本,則是《證西演義》。武戲在折溪地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均是體現愛國忠君的內容為主,這應該是他們對先祖調北征南史詩般軍旅生涯的緬懷和自豪。
目前,折溪村的主要傳承人叫陳太明,今年七十四;六堡村的主要傳承人叫曾達禮,今年七十五歲。兩個老人都在十幾歲時就開始跟隨長輩學地戲,至今都有近六十年的唱戲經歷了。
說起儺戲的歷史,兩個老人說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查詢資料,它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儺祭,到商代前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來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
儺戲的演唱用本地方言,只使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角色行當也分生、旦、淨、醜。戴面具表演。鼓聲一響,頭戴面具的演員,腰系戰袍、背扎靠旗、發插雉羽的“戰將”分兩邊入場。木刻的面具瀰漫著莊嚴肅穆,又讓人能和遠古的氣息在瞬間有了完美的轉換。
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楊木等不易開裂的木頭雕刻,彩繪而成:先把材料放在背光的通風處晾半乾(大概8天到10天左右)後鋸成面具所需的長度圓木,剝去樹皮再晾3到5天就可將圓木從中間劈成兩半成為毛坯,在毛坯上量好頭盔和臉部的比例,勾勒出五官的具體位置,然後才進一步的精雕細刻,最後塗上面具所需的顏色即成。
六枝特區折溪鄉六堡村和折溪村分別保留下八十多個角色面具,六堡村的面具在演出的時候帶在眼睛的上方,演員通過青紗就直接看見場地和對手,而折溪村的面具上在眼睛的部位有部分鏤空,面具不需帶高,和演員的臉部平整才行,這對演員演戲時的要求會高些,因為鏤空的眼部能看見的地方是有限的。平日裡這些面具都用“毛堂紙”包起來放進固定的箱子,存放在村裡的廟裡。待到每年正月間才拿出來表演,以此增加村民的娛樂方式和為村民祈福。
兩個老人說儺戲的演出一般要做兩個祭祀儀式才行,即:開壇、閉壇。開壇和閉壇簡單的說就是迎神送神的法事。
在每年正月初二這天響午,村里人在德高望重的法師或者說是地戲傳承人的帶領下。準備好祭神的物品:豬頭、豬肉、酒、茶和飯,用器皿裝上插香的米,再由村里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把存放面具的箱子抬到準備演出地戲的場地,把面具一個一個的請出來。法師或傳承人為祭祖燒上錢紙、插上香、點燃紅燭後,口中念完一些祝福村寨老小居家平安的吉利話後宣布儺戲開演。
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段時間是折溪儺戲的高峰,當時外出打工的人不多,在農閒是幾乎天天都在演儺戲。那時學儺戲的人也多,幾乎是當時主要的娛樂方式。
折溪鄉儺戲的演出時間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三月初三結束。三月三這天,儺戲演出完後,法師或者傳承人也要用請出面具的形式再做一場為全村老幼驅邪納福的法師,再把演出的面具一一照原樣保存起來,等來年的正月初二才又請出來。
九十年代後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娛樂方式的不斷增多和豐富,觀看儺戲的人日益減少,儺戲的傳承也出現了困難,有些精彩的角色面臨失傳的可能。
在儺戲的表演現場,跳儺戲的多數是六十十歲的老人,其中也有不少的女老人和中年婦女。她們的裝束和表演功夫並不差在場的男人們。
現在各村能唱的老人都在十人以內,為了保留和傳承儺戲。只要有願意加入學習的都可以來學,有留守婦女願意的也不再拒絕了。留守的婦女們為了尋找自身的娛樂方式才有進入學習的機會。
演出經費多數是村民自己出錢,很多的演出服在經歷了時間的洗刷後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風采,他們為了演戲的需求,只能自己掏錢製作或者購買新的演出面具和演出服裝。
閉塞的小村已經不再閉塞,他們用最古老的方式發出了民族的聲音,也包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相信折溪鄉的儺戲文化也會在小村的變化中保留著自己的風格為村民驅邪納福。

地理

折溪鄉位於六枝特區以南45公里,每到農曆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折溪鄉彝族同胞義務為村民演出,祭神驅鬼,其主要特色是全堂面具,儺面具集神、鬼、人於一體,扮相栩栩,突出人物性格,每逢演出,觀者涌躍,熱鬧異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