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讀史有感

《折桂令·讀史有感》是元代文學家張可久創作的一首小令。

這首小令,寫讀史中與那些坎坷不遇的智慧型賢士的遭遇發生共鳴,抒發自己潦倒不遇無可奈何的悲憤之情。

全曲古今交錯,正反相映,悲傲交織,看似零亂,恰是抒寫其複雜情懷之需要,技巧之所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折桂令·讀史有感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散曲·小令
  • 作者:張可久
  • 作品別名:【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
  • 作品出處:《張小山北曲聯樂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雙調】折桂令·讀史有感
劍空彈月下高歌,說到知音,自古無多,白髮蕭疏,青燈寂寞,老子婆娑。故紙上前賢坎坷,醉鄉中壯士磨跎。富貴由他,謾想廉頗,誰效常何
滄浪可以濯纓,嘆千里波波,兩鬢星星。遁跡林泉,甘心畎畝,罷念功名。青門外芸瓜邵平,白雲邊垂鉤嚴陵。潮落沙汀,月轉林坰,午醉方醒。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折桂令:此調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風一枝》《蟾宮曲》。此調為元人小令曲名。
②劍空彈:借用戰國時馮歡故事。
③知音:知己者。
④蕭疏:稀稀落落。
⑤老子婆娑:老子:自稱,有倨傲的意思。婆娑:放浪自得的形態。
⑥故紙上前賢坎坷:古書上記載的前賢是不得志的人。故紙:古書。坎坷:道路不平的樣子,引申為不得志。
⑦醉鄉中壯士磨跎:唐朝馬周不得意時飲酒消愁。壯士:指馬周。磨跎:一作蹉跎,消遣、消磨時間。
⑧廉頗:戰國時趙國大將。
⑨常何:唐朝中郎將。

白話譯文

徒勞地彈著劍在月下高歌,說起知音自古以來就沒幾個。滿頭的白髮已經稀疏,昏暗的燈下人影寂寞,老夫依然是灑脫自得。古書上記滿了前賢仕途坎坷,杯盞中沉醉把志士歲月消磨。功名富貴由他去吧!不堪回首想起廉頗,如今有誰效法常何?

創作背景

張可久的《折桂令·讀史有感》共二首,從曲中“白髮”“老子”等句看,當作於晚年,是寫他讀史後的感慨。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曲寫自古讀書人難遇知己之人,抒發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憤懣和不平。題目叫作《讀史有感》,首句就是從兩個歷史故事說起的。其一“劍空彈”,用《戰國策.齊策》馮諼(xuan) 之事。馮諼初為孟嘗君門下客,曾三次彈劍而歌,索求高規格待遇,孟嘗君皆滿足了他的要求。後來馮諼發揮其出色的才幹,為孟嘗君“市義”、營造“三窟”,方使其政治事業久盛不衰。其二“月下高歌”,化用春秋時寧戚遇齊桓公事。寧戚出身微賤,曾為人輓車餵牛。《離騷》“寧戚之謳歌兮”宋洪興祖補註引《三齊記》載其歌日:“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遭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肝,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齊桓公聞之,拜為大夫, 與管仲、鮑叔牙等均為桓公霸業的主要輔佐者之一。後人遂以寧戚夜歌為不遇之士自求用世的典實。在作者看來,這兩個故事是得遇知音的典型事例,但下面跟著卻筆鋒一轉:“說到知音, 自古無多。”
緊接著作者用三個並列短句描寫自己所見的當今現實來印證他的這個看法。“白髮蕭疏”是說士人等了一輩子,白髮也脫落了,卻還沒遇到個知音。蕭疏:白髮稀稀落落的樣子。“青燈寂寞”是指清苦的讀書生涯,也可以解釋為理想破滅而慶棄功名,出家修道,在寺廟中度過一一生。“老子婆娑”,戰國時老萊子一生未仕,年過古稀,還守在父母跟前, 著五彩衣戲耍娛親。婆娑:形容舞姿。這三句寫盡了所有失意的讀書人的窘況,其實又何嘗不是作者自己現狀的真實寫照呢。
為了獲得心靈上的解脫和慰藉,作者把視線放到歷史長河中,尋找精神上的寄託:“故紙上前賢坎坷,醉鄉中杜士磨跎。”故紙:指古書,此處切合《讀史有感》之題。麅鉈:同“蹉跎”,指處度光陰、消磨時間。在歷史與現實的比對中,作者的才華終於得到了間接的肯定一李白 《將進酒》不也曾說過“自古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嗎?連那么賢明的古人都坎坷蹉跎一生,沉溺於酒中,自己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其實這就是讀書人生活中注定的常態啊!那么,所謂富貴騰達、功名利祿等,乾脆都聽天由命去吧。最後以“謾想廉頗,誰效常何”二句做結,回到《讀史有感》的主題上來。廉頗:戰國時趙國大將軍,後年老而至魏,趙王還想再次起用他,並專門派人去探視他的身體。儘管後來因饞人離間,終未能起用,但像廉頗這樣到老還有人惦念的事情如今卻根本別想了。謾想:別想,不要想。常何:初唐時任中郎將。據《新唐書馬周傳》載,馬周家貧少孤,至京城後,居於常何家中。唐太宗下令百官論朝政得失,馬周為常何條陳三十餘事。常何本是一介武夫,太宗感到奇怪,常何實情相告,遂立召馬周,拜為監察御史,後得任中書令(即宰相)。這最後一句是感慨如今還有誰肯效仿常何那樣不拘一格舉薦人才啊。
在這首小令中,作者借古人酒杯,澆自家難覓知音的胸中塊壘。他選取的事例典型恰當,語句平實而又發人深省,其中也包含有對封建社會埋沒賢能、不重人才的揭露和批判。同時,由於經歷和性格決定了他的生活態度比較順從平和,因此雖有憤懣和不平,卻非張牙舞爪式的怒斥和指責,而是帶有一種“怨而不怒”的風格,內斂而有力道。

名家點評

中國藝術報》研究員賀新輝:這首小令,語言樸實無華,對仗工整貼切,感情真摯,事例典型,很有說服力。(《元曲名篇賞析》)

作者簡介

張可久(1280—1352後)字伯遠,號小山。慶元(今浙江鄞縣)人。早年客居吳江。至大、延祐間居於杭州,與貫雲石薛昂夫優遊湖山。後任紹興路吏,歷衢州、婺州路吏。至元間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年七十餘,尚為崑山幕僚,出入於顧瑛玉山草堂。以散曲盛稱於世,是元代散曲流傳至今最多的散曲家。著有《張小山北曲聯樂府》三卷,《外集》一卷。存詞六十六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