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磁性

抗磁性

抗磁性(diamagnetism)是指一種弱磁性。組成物質原子中,運動的電子磁場中受電磁感應而表現出的屬性。外加磁場使電子軌道動量矩繞磁場進動,產生與磁場方向相反的附加磁矩,故磁化率k為很小的負值(10-5—10-6量級)。因此,所有物質都具有抗磁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磁性
  • 外文名:diamagnetism
  • 特徵:一種弱磁性
理論詮釋,概念說明,概念套用,

理論詮釋

一切物質都具有磁性,任何空間都存在磁場,只是強弱不同而已。磁化率k是材料的磁化強度M與外磁場強度H的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物質磁化的難易程度,也是對物質磁性分類的主要依據。
物體的磁化強度M磁場強度H的方向相反。從M=kH的關係來看,磁化率k是負的,原子磁化率的數量級約為10-5—10-6eMu。
抗磁性的本質是電磁感應定律的反映。外加磁場使電子軌道動量矩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了一個附加磁矩,磁矩的方向與外磁場方向相反。在磁場作用下,電子圍繞原子核的運動是和沒有磁場時的運動一樣,但同時疊加了一項軌道平面繞磁場方向的進動,即拉莫爾進動
大多數物質的抗磁性被其順磁性所掩蓋,只有一小部分物質表現出抗磁性。惰性氣體原子表現出的抗磁性可直接測量。一些離子的抗磁性只能從其他測量結果中推算得到。這些物質的k的絕對值與原子序數Z成正比,並與外層電子的軌道半徑的平方成正比,與溫度的變化無關,稱為正常抗磁性。少數材料(如Bi,Sb)的k比較大(可達10-4—10-3量級),隨溫度上升變化較快,稱為反常抗磁性。早年曾用Bi做測量磁場的感測器材料金屬自由電子也具有抗磁性,並與溫度無關,稱朗道抗磁性。但因其絕對值為其順磁性的1/3,始終被掩蓋不易測量。在特殊條件下,金屬的抗磁性隨磁場的變化有振盪特徵,稱為德哈斯-范阿爾文效應,是費米面測量的重要方法。超導體中有超導電流時,存在邁斯納效應時具有很強的抗磁性,其抗磁磁導率為-4π。

概念說明

抗磁性是普遍存在的,它是所有物質在外磁場作用下毫不例外地具有的一種屬性。外磁場穿過電子軌道時,引起的電磁感應使軌道電子加速。根據焦耳-楞次定律,由軌道電子的這種加速運動所引起的磁通,總是與外磁場變化相反,因而磁化率k總是負的。
按照經典理論,傳導電子是不可能出現抗磁性的。因為外加磁場(由於洛倫茲力垂直於電子的運動方向)不會改變電子系統的自由能及其分布函式,因此磁化率為零。
在外磁場作用下形成的環形電流在金屬的邊界上反射,因而使金屬體內的抗磁性磁矩為表面 “破折軌道”的反向磁矩抵消,不顯示抗磁性。
抗磁性是一些物質的原子中電子磁矩互相抵消,合磁矩為零。當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物質原子的電子軌道運動會發生變化,而且在與外加磁場的相反方向產生很小的合磁矩。這樣表示物質磁性的磁化率k便成為絕對值很小的負數。一般抗磁性物質的磁化率約為負百萬分之一(-10-6)。
由於組成物質原子的原子核外電子環流的作用使其具有的磁特性抗磁性是產生的磁性作用在與外加磁場相反方向產生禁止。如物質中存在不配對電子時,則出現順磁性,而且可超過任何的抗磁性。禁止與去禁止取決於核相對任一感生磁場的方向,故稱為各向異性效應。抗磁性各向異性是由π和δ電子云內的環流引起的。
只有純抗磁性物質才能明顯地被觀測到抗磁性。例如,惰性氣體元素和抗腐蝕金屬元素(金、銀、銅等等)都具有顯著的抗磁性。當外磁場存在時,抗磁性才會表現出來。假設外磁場被撤除,則抗磁性也會隨之消失。
任何物體在磁場作用下,都會產生抗磁性效應。但因抗磁性很弱,若物體具有順磁性或序磁性(見鐵磁性)時,抗磁性就被掩蓋了。因此,從原子結構來看,呈現抗磁性的物體是由具有滿電子殼層結構原子離子分子組成的,如惰性氣體食鹽以及絕大多數有機化合物等。由於邁斯納效應,超導體是理想的抗磁體(見超導電性)。
抗磁磁化率與磁場和溫度無關。但也有例外,如石墨等。

概念套用

由物質的磁化率研究相關的物質結構磁化學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一些物質如半導體中的載(電)流子在一定的恆定(直流)磁場和高頻磁場同時作用下會發生抗磁共振(常稱迴旋共振),由此可測定半導體中載流子電子空穴)的符號和有效質量;由生物抗磁性組織的磁化率異常變化可推測該組織的發生病變(如癌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