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物質

抗原物質

抗原是指一種能刺激人或動物機體產生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並能與這些產物在體內或體外發生特異性反應的物質。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免疫原性又稱為抗原性,是指能夠刺激機體形成特異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的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原物質、抗原、抗原體
  • 外文名: antigen; antihelion
定義,原理,基本性質,結構介紹,作用,用例,

定義

反應原性是指能與由它刺激所產生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發生特異性
反應。具備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兩種能力的物質稱為完全抗原,如病原體、異種動物血清等。只具有反應原性而沒有免疫原性的物質,稱為半抗原,如青黴素、磺胺等。半抗原沒有免疫原性,不會引起免疫反應。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果半抗原和大分子蛋白質結合以後,就獲得了免疫原性而變成完全抗原,也就可以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和效應細胞。在青黴素進入體內後,如果其降解產物和組織蛋白結合,就獲得了免疫原性,並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青黴素抗體。當青黴素再次注射人體內時,抗青黴素抗體立即與青黴素結合,產生病理性免疫反應,出現皮疹或過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原理

基本性質

抗原的基本性質具有異物性、大分子性和特異性
抗原物質抗原物質
異物性是指進入機體組織內的抗原物質,必須與該機體組織細胞的成分不相同。抗原一般是指進入機體內的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花粉等;抗原也可以是不同物種間的物質,如血清進入兔子的體內,馬血清中的許多蛋白質就成為兔子的抗原物質;同種異體間的物質也可以成為抗原,如血型、移植免疫等。
自體內的某些隔絕成分也可以成為抗原,如眼睛水晶體蛋白質、精細胞、甲狀腺球蛋白等。在正常情況下,是固定在機體的某一部位,與產生抗體的細胞相隔絕,因此不會引起自體產生抗體。但當受到外傷或感染,這些成分進入血液時,就像異物一樣也能引起自體產生抗體,這些對自體具有抗原性的物質稱為自身抗原,所產生的抗體稱為自身抗體。由於自身抗體與自身抗原發生反應,於是就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如過敏性眼炎、甲狀腺炎等。機體其它自身組織的蛋白可因電離輻射、燒傷、某些化學藥品和某些微生物等理化和生物因素的作用發生變性時,也可成為自身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如紅斑狼瘡病、白細胞減少病、慢性肝炎等。
大分子性是指構成抗原的物質通過是相對分子質量大於10000的大分子物質,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強。絕大多數蛋白質都是很好的抗原。為什麼抗原物質都是大分子物質呢?這是因為大分子物質能夠較長時間停留在機體內,有足夠的時間和免疫細胞(主要是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接觸,引起免疫細胞作出反應。如果外來物質是小分子物質,將很快被機體排出體外,沒有機會與免疫細胞接觸,如大分子蛋白質經水解後成為小分子物質,就失了抗原性。特異性是指一種抗原只能與相應的抗體或效應T細胞發生特異性結合。
抗原的特異性是由分子表面的特定化學基因所決定的,這些化學基團稱為抗原決定簇。抗原以抗原決定簇與相應淋巴細胞的抗原受體結合而激活淋巴細胞引起免疫應答。換言之,淋巴細胞表面的抗原識別受體通過識別抗原決定簇而區分“自身”與“異己”。抗原也是以抗原決定簇與相應抗體特異性結合而發生反應的。因此,抗原決定族是免疫應答和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的物質基礎。

結構介紹

抗原在化學結構上與機體自身不同,具有異物性:
①異種物質。從生物進化過程來看,異種動物間的血緣關係越遠,則免疫原性越強。如馬的血清和各種微生物與人的血緣關係遠,所以免疫原性強。而馬的血清與驢、騾的血緣關係近,所以免疫原性相對就弱。
抗原物質抗原物質
②同種異體物質。如人的紅細胞抗原物質和人的白細胞抗原等。
③自身物質。自身物質一般不具免疫原性。有些物質如隱蔽的自身成分(眼晶體蛋白、精子等),在正常情況下與免疫系統是隔絕的。但是一旦屏障遭到破壞,這些物質進入血流,即可與免疫活性細胞接觸而成為自身抗原異物。
另外,自身物質在外傷、感染、藥物和射線的影響下,其理化性質發生質的改變時,也可成為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物質。

作用

①病原微生物。在醫療中將病原微生物製成疫苗進行預防接種,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也可以根據微生物抗原的特異性進行各種免疫學試驗,幫助診斷疾病。
抗原物質抗原物質
②同種異體抗原。有兩大類,一類是紅細胞血型抗原,包括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等。不同血型間相互輸血,可引起嚴重的輸血反應;另一類是存在於人類白細胞細胞膜上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又稱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它們與血型抗原一樣,也是由遺傳決定的,受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不同的個體(同卵雙生者除外)其組織細胞的組織相容性抗原絕大多數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同種異體進行皮膚或臟器移植時,常因供者移植物中存在受者所沒有的抗原成分,刺激受者產生對移植物的免疫反應,導致移植物受到排斥而壞死脫落。
③動物免疫血清。臨床上常用的各種抗毒素血清,一般都是用免疫馬來製備的。一方面,抗毒素能中和與其相應的外毒素,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另一方面,它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馬血清蛋白的抗體,當再次接受馬的免疫血清時,有可能發生超敏反應。
④嗜異性抗原。一類與種屬特異性無關的、存在於人以及某些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性質相同的抗原。
⑤腫瘤抗原。由物理的、化學的因素或某些病毒誘發的實驗動物腫瘤,其細胞中或細胞表面均出現特異性抗原,稱為腫瘤特異性抗原。已證實在某些人類腫瘤中心存在著與病毒密切相關的抗原。

用例

過敏原是誘發哮喘的一組的重要病因。過敏原主要分吸入性過敏原和食物性過敏原。吸入性過敏原主要來源於生活環境中的含有變應原的微粒物質,其致敏成份主要為蛋白質和多糖。過敏原侵入機體的途徑可以決定病變發生的器官,由於微粒可藉助空氣傳播且在生活中隨時存在,因此吸入通常是引起兒童呼吸道致敏和哮喘發作的主要途徑。誘發過敏反應的抗原稱為過敏原。過敏原是過敏發生的必要條件。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物質常見的有2000-3000種,醫學文獻記載接近2萬種。它們通過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觸等方式使機體產生過敏現象。常見的過敏原如下:
誘發哮喘復發的過敏原誘發哮喘復發的過敏原
一、吸入式過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塵、蟎蟲、動物皮屑、油煙、油漆、汽車尾氣、煤氣、香菸等。
二、食入式過敏原:如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海鮮、動物脂肪、異體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藥、香油、香精、蔥、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三、接觸式過敏原:如冷空氣、熱空氣、紫外線、輻射、化妝品、洗髮水、洗潔精、染髮劑、肥皂、化纖用品、塑膠、金屬飾品(手錶、項鍊、戒指、耳環)、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等。
四、注射式過敏原:一些注射類藥物可引起過敏。
五、自身組織抗原: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受微生物感染、電離輻射、燒傷等生物、理化因素影響而使結構或組成發生改變的自身組織抗原,以及由於外傷或感染而釋放的自身隱蔽抗原,也可成為過敏原。
治療頑固性過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尋找出過敏誘發因子(過敏原),但要在2萬種不同的誘發因子中準確地找到致病因子猶如大海里撈針。最新權威實驗證實:過敏人群體內自由基數量比非過敏人群高許多!自由基對人體免疫系統侵害是過敏體質形成的基礎,還會直接氧化人體的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導致細胞膜破裂釋放出組織胺,產生過敏反應。因此,改善過敏體質就要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在機體本身氧化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二是環境污染、輻射、不良生活習慣等,也會不斷產生自由基。自由基可稱萬惡之源,百病元兇。人體的老化、許多疾病的產生都與其密切相關。自由基所形成的脂質過氧化物,能夠損害生物膜,破壞細胞,阻礙正常的新陳代謝,加速衰老,並能引起諸如免疫失衡,過敏,頑固皮炎,鼻炎,結膜炎,哮喘,濕疹,高血壓、心肌梗塞、糖尿病、肝炎、痛風、腎炎、白內障等多種疾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