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績效測評:評估和結果呈報

投資績效測評:評估和結果呈報

《投資績效測評:評估和結果呈報》是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9787111436683

基本介紹

  • 作者:(美)菲利普•勞頓                       /            托德•揚科夫斯基
  • 譯者:潘席龍 等
  • ISBN:9787111436683
  • 頁數:376
  • 定價:99.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9-1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在過去的20年中,投資業績衡量、報告和評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隨著資本市場數據服務越來越多、定量分析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投資業績標準(Global Investment Performance Standards,GIPS?)越來越為業界所接受和認可,績效測評已經成為有效資產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也部分歸功於投資業績衡量證書(Certificate in Invest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CIPM)項目的開展。在此基礎上,業績衡量已經成為投資人士公認的專業領域之一。
這就是為什麼《投資績效測評:評估和結果呈報》成為CFA協會機構投資系列(CFA Institute Investment Perspectives Series)第二個核心議題的原因。CFA協會在刊印行業領先的思想著作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這本新的文集,可以為那些每天需要面對瞬息萬變的投資管理挑戰的讀者,提供無與倫比的指導。
本書中的文章,都來自CFA協會研究基金會、金融分析師雜誌、CFA協會會議論文集季刊、CFA雜誌和投資業績評價證書課程。這些文章的作者,全是一些當今業內最有影響力的思想領袖(專業人士和受人尊敬的學者),是一些畢生專注於投資業績評價的人士。
這一應時而生的文集共分為5個部分,從業績衡量、歸因和評估的角度,為業績評價領域打開了廣闊的視野。通過本書,你能熟悉與業績評價相關的幾乎所有內容,從時間與價值加權收益率的算法到業績評價的相關技術,一應俱全。
在信息豐富的概述後,本書的內容還包括:
第二部分:業績衡量。該部分提供了強化讀者相關基礎的必要知識,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內容——基準的理論基礎和基準管理中要面對的權衡問題。
第三部分:業績歸因。該部分討論了歸因分析各方面的問題,重點是決定投資組合業績的主要因素。
第四部分:業績評價。該部分討論了對沖基金的風險和回報、基金管理變革與股票投資風格轉變等問題。
第五部分:全球投資業績標準。該部分回顧並說明了全球投資業績標準的主要內容,主要強調了一些在GIPS?標準實施中的操作性問題。
本書集中了多位經驗人士的寶貴見解,可以作為你提升投資業績衡量、對衡量結果進行報告和評價等多方面能力的實用指南。

作者介紹

菲利普·勞頓(Philip Lawton)
博士,CFA,CIPM,CFA協會投資業績衡量證書項目(CIPM)負責人。他曾任道富分析(State Street Analytics)諮詢公司的副總裁,服務過的客戶包括隸屬獨立顧問合作社的投資顧問公司,並曾在花旗銀行的全球證券服務部擔任美國業績衡量的負責人。在機構投資和業績衡量等專業會議中,勞頓博士也是深受歡迎的演講嘉賓。
托德·揚科夫斯基(Todd Jankowski)
CFA,CFA協會投資業績衡量證書項目課程設計部總監。加入CFA協會之前,他曾在西北互助人壽保險公司(Northwestern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的財富管理部門擔任投資研究負責人,此前,他還擔任過零售諮詢部門和機構私募部門的投資管理人員。

作品目錄

CFA協會機構投資系列顧問委員會
出版說明
推薦序一(湯震宇)
推薦序二(羅伯特 R.詹森)
引言 / 1
第一部分
績效評價概述
第1章 投資組合績效評價 / 6
1.1 績效評價的重要性7
1.1.1 基金髮起人的角度7
1.1.2 投資管理人的角度7
1.2 績效評價的三要素8
1.3 業績衡量8
1.3.1 不考慮評價期間外部現金流時的業績衡量8
1.3.2 總收益率10
1.3.3 時間加權收益率10
1.3.4 資金加權收益率12
1.3.5 TWR與MWR的比較13
1.3.6 鏈式內部收益率14
1.3.7 年化收益率15
1.3.8 數據質量15
1.4 基準16
1.4.1 基準的概念16
1.4.2 有效基準的特徵17
1.4.3 基準的類型17
1.4.4 基於特定證券基準的構建20
1.4.5 投資經理平均業績基準20
1.4.6 基準的質量測試21
1.4.7 對沖基金和對沖基金基準23
1.5 業績歸因24
1.5.1 總的收益率差異等於權重乘以收益率25
1.5.2 巨觀歸因概述25
1.5.3 巨觀歸因的輸入變數26
1.5.4 巨觀歸因分析27
1.5.5 微觀歸因概述31
1.5.6 領域權重/股票選擇的微觀分析32
1.5.7 微觀歸因的基礎因素模型34
1.5.8 固定收益類資產投資績效的歸因36
1.6 業績評價40
1.6.1 風險調整績效的評價方法40
1.6.2 質量控制圖43
1.6.3 質量控制圖意義的闡釋45
1.7 績效評價實踐46
1.7.1 績效數據的噪聲47
1.7.2 投資經理持續性政策48
1.7.3 作為過濾原則的投資經理持續政策50
注釋51
參考文獻53
第二部分
業 績 衡 量
第2章 投資基準與投資管理 / 58
2.1 引言58
2.2 前言59
2.3 美國權益性基準的來源、套用和特點60
2.3.1 指數的用處61
2.3.2 好基準的特點62
2.3.3 基準構造與選擇的權衡65
2.4 用基準衡量業績66
2.4.1 α回歸和減法α66
2.4.2 主動管理的維度67
2.4.3 多元回歸:風格風險的調整68
2.4.4 衡量純α和主動風險的重要性68
2.5 經理組合的構建69
2.5.1 期望效用69
2.5.2 對最最佳化的批評69
2.5.3 經理人α的預測70
2.5.4 經理人組合的最佳化70
2.6 MPT和基準的演化71
2.6.1 作為科學範式的組合原理71
2.6.2 最初的範式72
2.6.3 過去那些無業績評價的糟糕日子72
2.6.4 基準範式73
2.6.5 結論77
2.7 20世紀90年代的泡沫和MPT理論的危機78
2.7.1 對MPT理論和傳統金融的批判80
2.7.2 結論83
2.8 對基準管理的批判及其前進之路83
2.8.1 對基準管理的批判83
2.8.2 對特定基準的批判84
2.8.3 反應85
2.8.4 彼得·伯恩斯坦的觀點85
2.8.5 如何達成妥協87
2.8.6 結論88
2.9 基準管理對市場和機構的影響88
2.9.1 市場價格的扭曲89
2.9.2 機構行為91
2.9.3 巨觀效應:指數化什麼情況下就該適可而止92
2.10 美國股票風格指數94
2.10.1 風格概念的多種用途95
2.10.2 關於風格分類的一些注意事項96
2.10.3 投資風格的演變97
2.10.4 指數的構建和權衡102
2.10.5 結論109
2.11 固定收益基準109
2.11.1 固定收益基準的複雜性109
2.11.2 市值加權的固定收益基準112
2.11.3 久期問題112
2.11.4 窮鬼問題114
2.11.5 信用市場的增長和波動114
2.11.6 結論116
2.12 國際股票基準116
2.12.1 早期的股票指數116
2.12.2 流通股調整的必要性117
2.12.3 國際股票指數間的比較119
2.12.4 對國家進行的發達或新興國家分類121
2.12.5 基準對國際市場的影響122
2.13 對沖基金基準124
2.13.1 對沖基金基準的編制124
2.13.2 對沖基金的風險因子敞口125
2.13.3 對沖基金指數基金126
2.13.4 對沖基金指數是同行組合嗎126
2.14 政策基準127
2.14.1 在政策層面的業績歸因127
2.14.2 實踐中的政策基準128
2.14.3 基準和投資政策129
2.14.4 兩個基準133
致謝133
注釋134
參考文獻142
第3章 指數選擇的重要性 / 147
3.1 指數方法147
3.1.1 權重148
3.1.2 再調整148
3.1.3 全市場指數148
3.1.4 價值和成長指數149
3.1.5 公司數量149
3.2 指數比較150
3.2.1 缺乏可替代性150
3.2.2 可替代性154
3.2.3 集中性風險154
3.2.4 小結156
3.3 指數管理156
3.4 結論157
注釋157
第4章 應稅基準:複雜性的增加 / 158
4.1 標準基準的構造原則158
4.2 投資管理與研究協會的稅後標準159
4.2.1 實際發生制的優點159
4.2.2 實際發生制的缺點159
4.2.3 AIMR投資業績報告標準159
4.3 資本利得實現率的重要性160
4.4 標準稅前基準的轉換161
4.4.1 第一層次近似161
4.4.2 第二層次近似164
4.4.3 第三層次近似165
4.4.4 一些特殊的問題165
4.5 影子投資組合165
4.6 結論166
4.7 問答167
注釋169
第5章 克服市值加權債券基準缺陷 / 170
5.1 分散投資170
5.2 市值加權基準的普及172
5.3 為什麼大多數債券基準都有缺陷172
5.4 市值加權指數分析173
5.4.1 美國173
5.4.2 瑞士174
5.4.3 加拿大174
5.5 高收益部門174
5.6 超越現金債券175
5.7 新興市場債券指數176
5.7.1 GBIEM176
5.7.2 全球多元化新興市場債券指數177
5.7.3 ELMI+177
5.8 必須對基準進行規範178
5.9 替代基準179
5.9.1 債務基準179
5.9.2 美國債券基準180
5.9.3 全球債券基準180
5.10 結論180
5.11 問答181
參考文獻182
第三部分
業 績 歸 因
第6章 投資組合業績的決定因素:20年後 / 184
第7章 投資業績分析中的權益組合特徵 / 187
7.1 證券組合特徵的套用189
7.2 數據及計算189
7.3 特徵指標類型191
7.4 監測與風格分析193
7.5 歸因分析195
7.6 投資組合特徵指標分析的局限性196
注釋196
第8章 最佳化幾何歸因 / 198
8.1 單期歸因:回顧199
8.2 多期歸因199
8.3 幾何算法200
8.3.1 BKT法201
8.3.2 指數方法202
8.3.3 純幾何法202
8.4 調整的純幾何法203
8.4.1 最佳化的幾何法204
8.4.2 方法之間的比較204
8.5 結論207
附錄8A 最佳化幾何歸因的推導207
注釋209
參考文獻209
第9章 個性化因素歸因 / 210
9.1 一般歸因211
9.2 個性化因素的業績歸因213
9.3 自定義因素的風險歸因215
9.4 風險調整後的業績歸因215
9.5 案例216
9.6 結論220
附錄9A 最佳預期收益220
附錄9B 波動性和相關性公式221
附錄9C 通過有約束的最小二乘法消除共線性223
致謝224
注釋224
參考文獻224
第四部分
業 績 評 價
第10章 對沖基金業績分析 / 226
10.1 數據和樣本統計227
10.2 基金的特徵和業績228
10.3 對沖基金的業績和風險230
10.3.1 對沖基金業績的因素模型分析230
10.3.2 基金特徵的平均收益率232
10.4 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的對比233
10.4.1 有效邊界233
10.4.2 夏普衡量工具234
10.4.3 共同基金績效因素模型評價234
10.5 生存偏差237
10.6 結論238
10.7 致謝238
附錄10A 對沖基金策略238
注釋239
參考文獻240
第11章 複式基金:績效與持續性 / 241
11.1 複式基金的增長242
11.2 從複式基金中獲得的價值242
11.3 複式基金的業績242
11.3.1 α業績244
11.3.2 β的拖累244
11.3.3 信息比率的持續性245
11.4 風格和經理選擇的影響246
11.4.1 選擇經理與選擇風格247
11.4.2 經理增加價值的持續性248
11.5 多重戰略基金的前景248
11.6 結論248
11.7 問答249
參考文獻249
第12章 分清真正的α與β / 250
12.1 主動管理的內容251
12.1.1 β組合和α組合251
12.1.2 真實α和原始α251
12.2 風格分類盒252
12.2.1 經理人結構最佳化252
12.2.2 估計經理人所需要的預期α252
12.2.3 選擇主動管理經理人的兩個條件252
12.2.4 對沖基金會因為β的表現收取α費用嗎253
12.2.5 將對沖基金的α和β分開254
12.2.6 識別對沖基金β的一項研究254
12.3 對養老保險基金和其他投資者的政策含義256
12.3.1 基金會257
12.3.2 養老金福利計畫257
12.3.3 固定繳款計畫和個人投資258
12.4 問答258
注釋260
第13章 信息比率 / 261
13.1 信息比率的定義261
13.2 比率的解釋262
13.2.1 基於估計β的信息比率262
13.2.2 信息比率、信息係數和基礎法則263
13.3 夏普比率與信息比率263
13.4 信息比率與(t)統計量264
13.5 年度化265
13.5.1 使用算數平均超額收益265
13.5.2 使用幾何平均超額收益265
13.5.3 使用連續複利平均超額收益265
13.5.4 使用頻率轉換數據266
13.5.5 四種方法的比較267
13.6 信息比率的實證證據267
13.7 說明270
13.8 結論270
注釋270
參考文獻271
第14章 資產配置策略能否40%、90%或者100%地解釋投資基金的業績 / 272
14.1 研究架構273
14.2 數據273
14.3 問答274
14.3.1 問題1:隨時間的變動274
14.3.2 問題2:基金之間的波動276
14.3.3 問題3:收益水平278
14.4 結論279
致謝279
注釋279
參考文獻280
第15章 基金經理人的變更與股票投資風格的轉變 / 281
15.1 數據282
15.2 研究方法282
15.2.1 業績衡量282
15.2.2 證券選擇和市場時機決策283
15.2.3 風險的變化283
15.2.4 選股風格的變化283
15.3 結果284
15.4 結論290
注釋290
參考文獻291
第16章 歷史業績能預測未來嗎 / 292
16.1 已有的研究292
16.2 業績衡量293
16.3 類型分析293
16.4 生存偏差294
16.5 數據294
16.6 方法295
16.7 股票型基金結果296
16.8 固定收益型基金結果297
16.9 考慮費用和支出情況299
16.10 生存偏差300
16.11 結果301
16.12 投資啟示302
注釋303
第五部分
全球投資業績標準
第17章 全球投資業績標準 / 306
17.1 引言306
17.2 GIPS標準產生的背景306
17.2.1 全球投資業績標準的必要性307
17.2.2 業績報告標準的發展308
17.2.3 GIPS標準的管理309
17.2.4 GIPS標準的概覽310
17.3 GIPS標準的內容312
17.3.1 合規的基本原理312
17.3.2 數據輸入314
17.3.3 計算方法:時間加權的總收益率316
17.3.4 收益率計算:外部現金流319
17.3.5 其他投資組合收益率計算標準322
17.3.6 成分收益率計算標準324
17.3.7 構建成分Ⅰ:定義自行裁量權326
17.3.8 構建成分Ⅱ:定義投資戰略329
17.3.9 構建成分Ⅲ:包括與不包括投資組合330
17.3.10 構建成分Ⅳ:股權分離部分334
17.3.11 信息披露的標準336
17.3.12 報告與公告要求338
17.3.13 報告和公告的建議342
17.3.14 不動產和私募股權投資的規定介紹343
17.3.15 不動產標準344
17.3.16 私募股權標準348
17.4 認證350
17.5 GIPS廣告指引353
17.6 其他問題355
17.6.1 稅後收益率的計算挑戰355
17.6.2 關注GIPS標準的最新進展361
譯者後記 / 36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