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認知理論

由於抑鬱症躁狂症更為普遍,也因為理論家把躁狂症視為對抑鬱症的次級反應,所以心境障礙研究的大多數理論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抑鬱症上,而在關於抑鬱的認知理論中,思維與信念被視為影響和引發情緒狀態的主要原因。

在抑鬱認知理論中,主要包括的貝克的圖式理論、無助--絕望理論、無望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抑鬱認知理論
  • 外文名:Depression Cognitive Theory
  • 學科:變態心理學
具體內容,1.圖式理論,2.抑鬱的習得性無助--絕望理論,3.無望理論,

具體內容

抑鬱認知理論主要包括圖式理論、無助-絕望理論、無望理論。

1.圖式理論

(1)消極的自我圖式
當代最為重要的關於抑鬱的因果因素的思維過程理論是貝克(Aaron Beck,1967,1987 )根據其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幻覺、妄想及夢的研究提出的消極自我圖式模型。該模型包含自我懲罰、喪失以及剝奪等主題。根據貝克的觀點,情緒問題,主要是由於在錯誤的前提下對現實誤解的結果;這種錯誤可以從平常的事件中產生,如錯誤的學習,依據片面、不正確的信息作出錯誤的結論,和不能適當的區分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差別等。
根據貝克的觀點,將自己視為一個”喪失者”這種消極的傾向是導致抑鬱症的基本原因。如果一個人由於其同年及青春期經歷(如父母的喪失、接連不斷的災難、同伴的社會拒絕、老師的批評或者父母的低落情緒)而形成某種認知“圖式”。在這個圖示中,以一種消極的眼光來看待自我、社會及未來,那么這個人就容易患抑鬱症。應激能輕易地激活消極圖示,而且隨之而來的消極知覺又會進一步加強這種圖式。
貝克聲稱患抑鬱症的人有一種特異性的消極自我圖式,一些研究對此予以了支持。在一項研究中,要求三組被試--臨床上的抑鬱組、患其他心理障礙組、正常組--對一系列辭彙做出評價,並指出哪些是最適用於他們的辭彙。然後,要求被試儘可能的多回憶這些辭彙。結果抑鬱組比其他兩組更多的回憶起先前用於描繪自我的消極辭彙。其他研究指出,抑鬱症患者會選擇注意及回憶關於自我的更多的消極信息,而非積極信息。
各種不恰當的圖示可能使抑鬱症的個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期待失敗。一種自我譴責的圖是使他們背上對一切不幸負責的重負,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圖不斷的使他們產生無價值感。消極圖式連同認知偏向或者曲解一道,維持著貝克所稱的消極的三種認知組合,即對自我,社會及未來悲觀的看法。以下所列各項是根據貝克的抑鬱理論對抑鬱症患者的某些主要認知偏向所做的描述:
(1)隨意推論。在缺乏充分根據和在根本沒有任何根據下得出的結論。例如,某人得出結論認為他是無價值的,因為他正在參加一個野外聚會時下起了大雨。
(2)選擇性提取。根據某一情境中的一個因素,而非眾多因素得出某個結論。例如,一個工人可能因為某個產品未能發揮其功能而產生無價值感。
(3)過度概括。根據某一單一的和不重要的事件得出一項總的結論。例如一個學生把其在某一天某一門課程上的糟糕成績視為其無價值與愚蠢的最終證據。
(4)放大與縮小。患者在對成就進行評估的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及誇大損失,而將好的一面最小化。

2.抑鬱的習得性無助--絕望理論

1.習得性無助理論
抑鬱症的習得性無助理論起源於對動物的觀察與實驗研究。可以說已習得性無助而著名的實驗,為抑鬱症提供了一個富有意義的動物模式。24世紀60年代末期,塞利格曼及其同事注意到,那些最初暴露於不可控制的電擊實驗中的狗,後來當他們處在能夠控制電擊的不同情境中時,會表現出一種被動與無助的行為方式,即不再躲避和以緩慢的不恰當的方式加以躲避。研究者得出結論,在第一階段的實驗過程中,當電擊無法逃避時,這些動物已經認為沒有什麼能使他們的痛苦減輕。他們把這種錯誤的知覺,成為習得性無助,這種錯誤知覺繼續保留在他們的行為當中,直到實驗的第二階段--逃避電擊是可能的。
在對有關人和動物的習得性無助做了進一步研究後,塞利格曼注意到這種現象與抑鬱症非常相似。他因此指出,如同習得性無助一樣,抑鬱症是一種對難以避免的,或者似乎難以避免的應激源的反應,通過告訴個體自己難以控制的環境,這種反應逐漸損害了個體對環境的恰當反應。後來的研究指出,無助的動物所表現出其他症狀與人類抑鬱症中所見的症狀相似,如低水平的攻擊、食慾減退、消瘦以及神經遞質水平上的各種生理變化。在對發生與人類的習得性無助現象做出說明後,塞利格曼接著指出,習得性無助,可能是人類對於某些類型的抑鬱症的基礎,即當人們覺得自己無法控制重要的生活事件時,抑鬱就產生了。
(2)歸因與習得性無助
在最初的動物研究之後,研究者們開始以人為被試進行相似的研究。但人們很快發現該理論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者不能說明抑鬱症的某些方面。在研究者們的研究中,秘密的產生,儘管有許多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有一種被稱為自我失敗的歸因模式卻有著特殊的意義。與大多數人相比較,那些顯示出有自我服務偏向的人與抑鬱的人傾向於採用一種相反的模式。就像具有低自尊情緒的人一樣,他們傾向於把消極的生活事件,歸因於穩定、內在的原因(如他們自己的人格、能力的缺乏等),而把積極的生活事件,歸因於暫時的、外部的原因(如運氣、正確的時間、處在正確的位置等)。
基於上述問題,艾布拉姆森等對習得性無助理論做了修正。修正後的理論模式認為,人們對於重要的生活事件的歸因影響抑鬱的產生、嚴重性和持續時間的長短。
艾布拉姆森提出了抑鬱型、樂觀型的歸因風格,並把它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而塞利格曼等人的一項檔案研究中就發現這兩種歸因風格對個體的健康有影響,儘管他們不能說出太多的理由。但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還是有可能的:
(1)抑鬱型的歸因風格影響個體的免疫系統,其作用機制與緊張類似。
(2)抑鬱型歸因風格者不是一個好的問題解決者,他們注定會在問題解決中變得瘋狂。
(3)抑鬱型歸因風格者常常忽視自己的健康,缺乏恰當的營養,睡眠與合理運動。
(4)抑鬱型歸因風格者在面對疾病時比較被動,不會主動的去尋求幫助。

3.無望理論

1989年,艾布拉姆森等人進一步修正了習得性無助模型,提出了無望理論。他們認為具有一種悲觀的歸因方式,連同一種或更多的消極生活事件一起還不足以導致抑鬱症的產生,除非某人首先經驗到了一種無望的狀態。換言之,抑鬱的某些形式被認為是由一種無望狀態引起的,即一種對渴望的結果不會發生,而不渴望的結果將會發生的期待,以及個人對這種情境缺乏有效的反應。這種期待本身就是一種導致抑鬱的充分條件,儘管這種知覺或許只是導致了抑鬱的一種亞類型。
當前的研究正在對這個理論進行檢驗,對數百名被假定在重性抑鬱症方面具有高風險的大學生(由於他們具有悲觀的歸因方式以及不正確的信念)進行的一項重要的縱向預期研究,該研究結果對無望理論的某些主要原則以極大支持。例如,在為期兩年的跟蹤期里,高風險組的學生比低風險組的學生形成重性抑鬱症的某種症狀的幾率要高七倍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