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

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

高教授的哲學探索遍涉中、西、馬各個領域,但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的核心思想是從“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這一獨特視角出發並以此為范導,形構了獨具特色的哲學觀。他認為,馬克思的“實踐”概念不只是解決了思維與存在統一的基礎問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哲學看待問題的基本觀念,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從實踐性思維方式出發,在一切觀念變革特別是居於各種觀念變革之首要地位的哲學觀念變革中,轉變“人”的觀念帶有根本性。他對人怎樣才能成為人的探索理路是:人的存在的特殊性-人的生命的兩重性-人的本性的超越性。人的存在的特殊性在於人的本性與“物”的本性根本不同,把握人之為人的性質就必須超越認識物的方法,把“進化論”

基本介紹

  • 書名: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
  • ISBN:9787303071791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4-10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上篇 傳統現實與哲學,中篇 哲學與創新,

出版信息

作者: 高清海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哲學創新的生命本性
出版年: 2004-10
頁數: 421
定價: 50.00元
叢書: 當代中國哲學家文庫
ISBN: 9787303071791

內容簡介

《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哲學創新的生命本性》,就是高教授五十年哲學探索成果的學術性和系統性表達。該書以“傳統現實與哲學”、“哲學與創新”、“人與哲學”上、中、下三篇為邏輯脈絡梳理而成。
高教授的哲學探索遍涉中、西、馬各個領域,但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的核心思想是從“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這一獨特視角出發並以此為范導,形構了獨具特色的哲學觀。他認為,馬克思的“實踐”概念不只是解決了思維與存在統一的基礎問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哲學看待問題的基本觀念,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從實踐性思維方式出發,在一切觀念變革特別是居於各種觀念變革之首要地位的哲學觀念變革中,轉變“人”的觀念帶有根本性。他對人怎樣才能成為人的探索理路是:人的存在的特殊性-人的生命的兩重性-人的本性的超越性。人的存在的特殊性在於人的本性與“物”的本性根本不同,把握人之為人的性質就必須超越認識物的方法,把“進化論”與“超越論”、“前定論”與“生成論”、“決定論”與“創造論”等不同維度結合起來。如是,人就是有著雙重生命、兩種本性的存在,即人的生命通過生存方式的變化兩重化了自身,人要“成為人”,就必須超越本能生命、超越個體自我、超越物種界限。高教授的人學觀直接影響了其哲學觀。他認為,無論哲學以什麼為研究對象,都必須從人出發,以人的觀點去看待、認識人的本性,這是“哲學”與“科學”在研究視角上的根本區別。為此,他用“人是哲學的奧秘”、“哲學不過是人的本性的自我意識”這兩個經典性、代表性觀點表達了他的基本哲學觀。
《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哲學創新的生命本性》屬於實踐唯物主義與人學領域論題,極富創造性和價值性,特別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方面,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開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新空間。

作品目錄

上篇 傳統現實與哲學

找回我們失去的“哲學自我”
1.“哲學自我”的丟失
2.“哲學自我”的尋求
理論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
1.真實的命運與虛假的命運
2.實利的觸摸與理論的探索
3.理論的困境與實踐的困境
哲學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
1.政治、實踐與理論
2.“理解”本身是世界觀嗎(1)
“理解”本身是世界觀嗎(2)
3.“無害的神像”真的無害嗎(1)
4.究竟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哲學的生命在於創新
  1. 章序
  2. 1.堅持與發展的關係問題
    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的關係問題
    3.當前哲學與實踐的關係問題
    4.關於十年哲學探索的評價問題
    5.哲學在現時代的生長點
思想解放與人的解放
1.為什麼必須解放思想
2.思想要從哪裡解放
3.思想怎樣才能解放
4.改革與“人”的解放
找回傳統,不能失去“民族自我”
1.當前值得引起重視的一個問題
2.“類本性”與“民族自我”
3.怎樣看待“西方模式”
中國傳統哲學屬於全人類的精神財富
1.不能忘記“我們自己是誰?”
2.以中國的思維方式理解中國傳統哲學
3.重要的是把握中國哲學的總體精神和獨特風格(1)
重要的是把握中國哲學的總體精神和獨特風格(2)
中國傳統哲學的思維特質及其價值
1.“哲學”與“人性”
2.中西哲學思維的特點及其價值(1)
中西哲學思維的特點及其價值(2)

中篇 哲學與創新

時代需要我們去創新學科體系
1.學科體系的兩重性
2.學科體系的創新性(1)
學科體系的創新性(2)
3.舊體系必須改革的主要根據何在
4.舊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1)
舊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2)
5.哲學體系應當怎樣改革
6.僅僅是一個初步嘗試
關於哲學體系和內容改革問題的認識
1.1.“左”的思潮的影響 VIP 2.2.簡單化、庸俗化傾向的影響 VIP 3.3.本體論化、實證化傾向的影響(1) VIP 4.3.本體論化、實證化傾向的影響(2) VIP 5.3.本體論化、實證化傾向的影響(3) VIP 6.3.本體論化、實證化傾向的影響(4) VIP
哲學觀念的轉變
1.1.世界觀究竟要解決屬於世界的何種矛盾 VIP 2.2.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變革的實質問題 VIP 3.3.關於世界統一性內容的理解問題 VIP 4.4.關於人的問題 VIP 5.5.關於人的活動規律問題 VIP 6.6.關於如何看待主觀性意義的問題 VIP 7.7.關於真、善、美統一的問題 VIP
實踐觀點作為思維方式的意義
1.1.哲學思維方式的意義 VIP 2.2.哲學中的幾種思維方式類型 VIP 3.3.實踐作為歷史概念的幾個基本環節 VIP 4.4.實踐觀點作為新思維方式的意義 VIP 5.5.貫徹實踐觀點與轉變哲學觀念 VIP
哲學回歸現實世界之路
1.1.“現實世界”的否定性統一本質 VIP 2.2.“哲學世界”的分化與統一 VIP 3.3.“本體世界”的抽象統一性 VIP 4.4.“神學世界”與“科學世界”的矛盾 VIP 5.5.“現實世界”的回歸(1) VIP 6.5.“現實世界”的回歸(2) VIP
重新評價唯物論唯心論的對立
1.1.有必要打破這個僵化模式 VIP 2.2.唯物唯心不是哲學論爭的永恆本質 VIP 3.3.唯物唯心的分野不能成為決定一切的認識路線 VIP 4.4.唯物論和唯心論的對立不能等同於真謬對立 VIP 5.5.唯物唯心的對立並不具有不可超越性 VIP
20世紀西方哲學變革的主題與當代中國哲學的走向
1.1.轉向生活世界的哲學變革(1) VIP 2.2.轉向現實生活世界的哲學主題 VIP 3.3.轉向現實生活世界與哲學教科書體系的改革(1) VIP 4.4.轉向現實生活世界與中國哲學的走向 VIP
下篇 人與哲學 從人的生成發展看市場經濟
1.1.促使人走向獨立是市場經濟 VIP 2.2.社會發展史歸根結底是人的個體發展史 VIP 3.3.人只有在世界歷史性的廣泛社會聯繫中才是能獨立的動物 VIP 4.4.市場經濟是個人獨立活動的社會化交往形式 VIP 5.5.資本主義是市場活動自發聯繫方式的制度化 產物 VIP 6.6.在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解放生產力首要的就是解放個人 VIP
市場經濟、個人主體與現代哲學
1.1.哲學、經濟與人的關係 VIP 2.2.市場經濟與獨立個人的生成(1) VIP 3.2.市場經濟與獨立個人的生成(2) VIP 4.3.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哲學觀念的現代變革 VIP
人的“本性”
1.1.認識“人”的方法論原則:對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不能運用“物種”觀點去認識 VIP 2.2.物性與超物性交接的“關節點’’:必須從人的 VIP 3.3.人之為人的特異本性所在:人已非單一生命,應當把人看作“雙重生命”的存在 VIP 4.4.從雙重生命觀點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按其本質與“人的生存世界”是內在一體性的關係 VIP 5.5.從雙重生命觀點理解人與社會的關係:人的社會本性與生命本性一樣也具有“群’’和“類”的雙重本性 VIP
從人的本性理解哲學的本性
1.1.“哲學”與“人性”的內在關聯 VIP 2.2.“人”的內在本性需要“哲學” VIP 3.3.“人性特質”與“哲學理論品格” VIP 4.4.“人的覺醒”與“早期哲學形態” VIP 5.5.“哲學走向自覺”與“人的自我理解” VIP 6.6.新時期“人性邏輯”要求人與哲學的更新觀念(1) VIP 7.6.新時期“人性邏輯”要求人與哲學的更新觀念(2) VIP
主體呼喚的歷史根據和時代內涵
1.1.主體形態的歷史生成 VIP 2.2.主體形態的人性根據 VIP 3.3.主體的呼喚是人的自我解放呼聲 VIP 4.4.今日弘揚主體的時代內涵 VIP 5.5.培植個人主體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VIP
轉變認識“人”的通常觀念和方法
1.1.人被“抽象化”的思想原因在於“物種”的認識方法 VIP 2.2.突破“物種哲學”的思維才能進入人的現實世界 VIP 3.3.從抽象的人走向具體的人(1) VIP
“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去把握
1.1.“人”:人的認識對象中的難解之“謎” VIP 2.2.“哲學”:探索人的奧秘的特種意識形式 VIP 3.3.哲學史:對人特殊認識途徑和方法的探尋歷程 VIP 4.4.“類”原則:把握人之本性的特有邏輯理念(1) VIP 5.4.“類”原則:把握人之本性的特有邏輯理念(2) VIP
人的“類本性”與“類哲學”
1.1.怎么想起提出“類哲學”問題的 VIP 2.2.怎樣才能具體把握“人”的本性(1) VIP 3.2.怎樣才能具體把握“人”的本性(2) VIP 4.3.“類”本性和“種”本性的根本區別是什麼(1) VIP 5.3.“類”本性和“種”本性的根本區別是什麼(2) VIP 6.3.“類”本性和“種”本性的根本區別是什麼(3) VIP 7.3.“類”本性和“種”本性的根本區別是什麼(4) VIP 8.3.“類”本性和“種”本性的根本區別是什麼(5) VIP 9.2.哲學的理論性質:“人對自我本性的自覺意識”(1) VIP 10.2.哲學的理論性質:“人對自我本性的自覺意識”(2) VIP 11.3.哲學的理論品格:哲學之秘密在於“人”的秘密(1) VIP 12.3.哲學的理論品格:哲學之秘密在於“人”的秘密(2) VIP 13.4.關於哲學的“誤導”:需要澄清的幾個流行觀 念(一)(1) VIP 14.4.關於哲學的“誤導”:需要澄清的幾個流行觀 念(一)(2) VIP 15.5.關於哲學的“誤導”:需要澄清的幾個流行觀 念(二)(1) VIP 16.5.關於哲學的“誤導”:需要澄清的幾個流行觀 念(二)(2) VIP 17.5.關於哲學的“誤導”:需要澄清的幾個流行觀 念(二)(3) VIP 18.6.認知、悟知與覺知:哲學的“思想性”品格 VIP
西方的哲學歷史
1.1.西方哲學的基本理論形態:(1) VIP 2.1.西方哲學的基本理論形態:(2) VIP 3.2.古代“理念論”的形成:“心靈直觀”的產物(1) VIP 4.2.古代“理念論”的形成:“心靈直觀”的產物(2) VIP 5.3.哲學本體論走向神學:合乎歷史也合乎邏輯的演變(1) VIP 6.3.哲學本體論走向神學:合乎歷史也合乎邏輯的演變(2) VIP 7.4.本體論轉向認識論:哲學內在矛盾的全面展現(1) VIP 8.4.本體論轉向認識論:哲學內在矛盾的全面展現(2) VIP 9.4.本體論轉向認識論:哲學內在矛盾的全面展現(3) VIP 10.5.“種哲學”走向“類哲學”:“辯證法”的理論真義(1) VIP 11.5.“種哲學”走向“類哲學”:“辯證法”的理論真義(2) VIP 12.5.“種哲學”走向“類哲學”:“辯證法”的理論真義(3) VIP 13.5.“種哲學”走向“類哲學”:“辯證法”的理論真義(4) VIP
辯證法的性質和革命批判精神
1.1.如何理解辯證法的理論性質 VIP 2.2.如何理解辯證法就是認識論(1) VIP 3.2.如何理解辯證法就是認識論(2) VIP 4.3.如何理解辯證法與形上學的對立 VIP
人是哲學的奧秘
1.1.人與哲學的“對象世界”(1) VIP 2.1.人與哲學的“對象世界”(2) VIP 3.2.人與哲學的思考方式 VIP 4.3.人與哲學的演化特徵(1) VIP 5.3.人與哲學的演化特徵(2) VIP 6.4.人與哲學的歷史性變革 VIP
附錄
1.附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序(1) VIP 2.附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序(2) VIP 3.中西哲學思維的不同特質(1) VIP 4.中西哲學思維的不同特質(2) VIP 5.中西哲學思維的不同特質(3) VIP 6.中西哲學思維的不同特質(4) VIP 7.中西哲學思維的不同特質(5) VIP 8.中西哲學思維的不同特質(6) VIP 9.中西哲學思維的不同特質(7) VIP 10.中西哲學思維的不同特質(8) VIP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