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上帝鴻福

托上帝鴻福

托上帝鴻福,(By the Grace of God,又可譯為蒙上帝恩典),是西方君主或貴族頭銜慣用開啟語,通常只見於貴族頭銜的全寫,往往在貴族的慣用名號的後面,完整的頭銜前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托上帝鴻福
  • 外文名:By the Grace of God
  • 可譯為:蒙上帝恩典
  • 用法:西方君主或貴族頭銜慣用開啟語
歷史淵源,各民族寫法,日耳曼語族,羅曼語族,東歐地區的語言,合成用法,

歷史淵源

托上帝鴻福,這個短語,往往見於基督教國家的君主頭銜上,往往被認為是君權神授說的象徵。但一般王室或保皇派人士認為這是讚美上主的用語,其他人則往往認為這是君主強調其統治的法統。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在英國和大部分非大英國協王國境內完整稱號是“伊莉莎白二世,托上帝鴻福,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王,大英國協之首,(基督教)信仰的守護者”(Elizabeth the Second,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of Her other Realms and Territories Queen, Head of the Commonwealth, Defender of the Faith)。
類似的短語,至今被確認的最早使用者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君主大流士一世。他在位處伊朗西南部克爾曼省札格羅斯山的比希斯吞銘文(Behistun Inscription)上,刻上了下列文字:
大流士王曰:托上主鴻福,吾乃國王,上主賜吾治此國
自此之後,“托上主鴻福”的短語變成為波斯君主投線的一部分,而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後,其繼承人將其帶至歐洲,被羅馬帝國歷任皇帝所採用。直至基督教被確立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便成就了今天“托上帝鴻福”這個詞組。

各民族寫法

當今各國語言中的“托上帝鴻福”
以下列出部分語言中“托上帝鴻福”的寫法,這些語言多是西方基督教國家所用,且這些國家曾是君主制的國家。

日耳曼語族

荷蘭語: Bij de Gratie Gods
德語:Von Gottes Gnaden
丹麥語:Af Guds nåde
1948年前的舊寫法:Af Guds Naade
瑞典語:Av Guds nåde
冰島語:Af Guðs náð

羅曼語族

拉丁語:Dei Gratia,其縮寫“D.G.”經常被用於各國語言的頭銜,作為“托上帝鴻福”的縮寫。
加泰隆尼亞語:Per la gràcia de Déu
法語:Par la Grâce de Dieu
義大利語:Per la grazia di Dio
葡萄牙語:Por graça de Deus 或 Pela graça de Deus
西班牙語:Por la Gracia de Dios
羅馬尼亞語:Din Mila lui Dumnezeu

東歐地區的語言

希臘語:Ελέω Θεού (Eleō Theou)
保加利亞語:Po bozija milost
克羅地亞語:Milošću Božjom或Božjom milošću
拉脫維亞語:ar Dieva žēlastību
立陶宛語: Dievo malone
波蘭語:Z Bożej łaski
俄語:Bozhiyeyu milostiyu或Bozhiyeyu pospeshestvuyushcheyu milostiyu
塞爾維亞語:Po milosti Božjoj
匈牙利語:Isten kegyelméből

合成用法

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托上帝鴻福”這一段語會加入另外一些元素,組成下列合成用法:
奧利弗·克倫威爾出任英國護國公時的頭銜便以“托上帝與共和國的鴻福”,以示自己,上承神恩,下有民意。
塞爾維亞王國與其後的南斯拉夫王國,其君主頭銜啟首語也是類似——“托上帝與民意的鴻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