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蓮池

打蓮池

打蓮池又稱蓮池舞,是廣東省的傳統舞蹈藝術,屬於粵東地區一種香花佛事舞的民間舞蹈活動流傳中,不斷發展形成的佛教舞蹈,用於為死亡的婦女超度亡魂,勸善信佛。蓮池舞在蕉嶺地區流傳300多年,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教化功能強,表演地點在氣氛肅穆的靈堂,加之唱腔低沉哀切,舞態輕盈,在發展中不斷摻進客家民間其他的藝術,形成了蕉嶺客家地區民俗文化獨特的風格。

基本介紹

  • 遺產級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6日
  • 項目類別:傳統舞蹈
  • 批准文號:粵府〔2009〕112號
  • 申報單位: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
歷史淵源,保護措施,表現形式,

歷史淵源

打蓮池是梅州客家流傳至今仍然盛行的“香花佛事”項目之一,是專為母親設立的人生禮儀宗教舞蹈。“打蓮池”時,由僧(尼)在超度女性亡者的佛場上,設有一個直徑約三尺狀似蓮花的紙質圓圈,外沿四方有四種4—16朵開放的紙制蓮花,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場表演的僧(尼)一般6—8人不等,但必須是偶數。其形式是和尚身披大紅袈裟,右手執錫禪杖,杖環上穿有數枚銅線,左手拿紅布包著的銅環,環內放一鐵珠。與之相對排列的尼姑身穿黑色戒服,全數手執搖環,僧尼邊演邊唱源於佛教的“目蓮救母”故事,來教育後輩敬重母親,牢記母親的養育之恩。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據傳,打蓮池的創始人為牧原和尚(牧原和尚,梅州興寧市人,舉人出身,中舉後到曹源寺(祥雲寺)出家,創立“橫山堂”學說,曾主持興寧、龍川、江西、福建等庵寺,廣收門徒,傳播教義,其流派傳入泰國等東南亞一帶),其創作該佛教舞蹈的目的,是通過在喪事中表演蓮池舞,運用唱、跳、念、做這些花樣繁多的動作手法,轉移死者家屬的注意力,減輕對死者的哀思。同時,蓮池舞還具有勸善懲惡,宣傳驅難報恩、敬老孝道的功能,闡發佛家的教義。
蓮池舞源於佛經《目蓮救母》的故事:佛家大弟子目蓮為救母親脫離地獄(蓮池),持神通廣大的法寶池杖(錫杖),破地獄救母,宣揚佛教慈悲的涵義。

保護措施

為了保持打蓮池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蕉嶺縣政府非常重視保護、挖掘和傳承這一工作,組織了人力進行調查、收集、整理和保護。1990年,蕉嶺縣文化館專門組織專業人員到蕉城千松庵挖掘整理蓮池舞,改編後的蓮池舞表達了蓮花母子的生活情趣,讓天上人間充滿母愛。2008年,新編大型《蓮池舞》參加了第屆藝術節的展演,深得專家和民眾的好評,確保《蓮池舞》得到流傳。

表現形式

蓮池舞舞態輕盈迴旋,糅進了不少客家民間藝術的表演形式,形成客家民俗文化獨特的風格。其表演程式分為:告佛、行三途、雙龍出洞、打三寶、請十方、普庵注、咐涅、 四教主、仰啟、嘆木蓮、送天王、灑香水、蓮池海會等。表演形式可由3人至24人組成:3人為單蓮池,4人為雙蓮池,8人為八角蓮池,如此類推至24人為止。表演者為“齋鸃 ”(尼姑),身著黑色大襟衫,黑長裙,各持“蓮池杖”及珠杯、小鑼、小鈸,邊舞邊吟經文。音樂配以流水板、短七字板、兩下半鼓、快板、長七字板、仰啟慢板、禪板、普庵注板、一下半慢板、鑼鼓快慢板等。表演動作有滾杖花、滾腕花、脆地盤腕花等。
圖3 打蓮池(蓮池舞)表演圖3 打蓮池(蓮池舞)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