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洛邊防檢查站

打洛邊防檢查站

打洛邊防檢查站始建於1951年,隸屬於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常年戍守在雲南美麗傣鄉——西雙版納西南邊陲,擔負著出入境邊防檢查、維護口岸及邊境安全穩定等重大職責。駐地為傣、布朗、哈尼等18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達90%以上。長期以來,全站官兵始終把維護和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作為己任,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與各族民眾團結奮戰、榮辱與共,積極推動警地警民融合發展,為邊疆繁榮穩定、民族團結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被雲南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被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評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並榮記集體二等功1次,2人被評為“全州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1名官兵榮立一等功,16名官兵榮立二等功,226名官兵榮立三等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打洛邊防檢查站
  • 亦稱1:雲南公安邊防總隊打洛邊防檢查站
  • 亦稱2:武警雲南邊防總隊打洛邊防檢查站
  • 隸屬單位: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
  • 編制:武警現役
  • 建制:正團級
  • 下轄機關:司令部、政治處、後勤處
  • 下轄單位:執勤業務科、監護中隊、勤務中隊
  • 建站時間:1951年
  • 口岸類型:國家一類口岸
  • 地區: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地址: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
建制沿革,主要成就,服務社會,維護穩定,民族融合,軍民風情,愛心溫暖山寨,扶貧不分國界,無私幫助民眾,“福星”永照邊關,

建制沿革

1951年,打洛邊防檢查站始建,隸屬於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
2009年1月,國家一類口岸打洛,打洛邊防檢查站掛牌成立。而此前,從便道、通道、省級口岸到國家級口岸,一代代邊防官兵伴隨共和國走過了60載春秋。
2016年12月,打洛邊防檢查站站部從勐海縣打洛鎮搬遷至勐海城區。

主要成就

打洛邊防檢查站積極融入到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緊扣中心、服務大局、忠誠履職,為維護邊境地區安全穩定、促進邊疆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自2009年至今,查獲毒品案件570起,連續7年在全省乃至全國邊檢站類單位保持緝毒戰績第一,連續7年獲評“安全無事故達標單位”;服務出入境旅客393.74餘萬人次,交通運輸工具119.96萬餘輛次,2015年年度出入境流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成為雲南省第5個流量突破百萬的國家一類口岸;先後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被省委省政府評為2008 - 2010年度禁毒人民戰爭先進單位,被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評為“文明單位”。
2012年被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榮記集體二等功,連續2年被西雙版納州公安局評為禁毒工作三等獎,1名個人、2個集體榮立一等功,16名個人、7個集體榮立二等功,258名個人榮立三等功,2人被評為“全州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服務社會

服務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打洛口岸地處雲南開放西南橋頭堡的最前沿,區位優勢非常明顯。打洛站充分發揮口岸視窗橋樑作用,在口岸推出鮮活產品隨到隨檢、優先通關制度,每天提前90分鐘開啟中緬“陽光早市”便民通道,協同海關、檢驗檢疫為大宗出入境貨物提供“一站式”查驗服務,暢通了中緬邊貿經濟往來渠道,共為28萬餘人次互市邊民提供便利,55萬餘噸進出口貨物實現“快進快出”,輔助民眾增收2620餘萬元。打洛站還主動擔當中緬友好往來的使者,先後為聯合國禁毒考察代表團、邊交會商貿團等重要政商團體提供禮遇80餘次,為11.7萬餘名中緬遊客提供預檢預錄和“橄欖綠導遊”服務,參與政府主導的邊境口岸型特色小鎮建設引資項目7個,吸引國內外一大批商人來打洛投資。打洛站十分關愛跨境居住民族,在口岸開設跨境學童專用通道,實現中緬“小留學生”、往來校車快捷出入境;建立了急難病危民眾救助機制,組建服務小分隊,配備便民行李車、藥箱、雨傘等,24小時為其開啟綠色通道,讓親情不分國界。2009年以來,共服務出入境人員370萬餘人次、車輛110萬餘輛次,服務跨境學童24.7萬餘人次,救助急難危病民眾980餘人。如今,打洛口岸已成為傣鄉民族團結進步的紐帶和平台,地方黨委政府依託口岸謀發展的願望更為強烈,各族民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維護穩定

維護民族地區安全穩定。中緬邊境打洛段山水相連、無天然屏障,邊境維穩防控任務重大而艱巨。長期以來,打洛邊檢站注重培樹官兵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意識,積極融入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管邊控邊工作,與解放軍、公安、民兵、護村隊等部門常態開展邊境聯合巡邏執法、處突70餘次,主動爭取經費160餘萬元建成集視頻監控、紅外報警、攔阻設施於一體的邊境防控體系,紮緊邊境違法犯罪分子潛出潛入口子,有力築牢了邊境安全防線。面對境內外嚴峻的反恐維穩形勢,狠抓部隊實戰化訓練,組建10人特勤班和30人應急分隊,在重點敏感期常態開展聯合打擊涉疆涉恐和邊境整治行動,兩年來,共查獲在逃人員33人,查辦非法出入境案件3745起4319人,遣返遣送518起1264人;面對境外毒品對沿邊村寨、民眾的滲透危害,打洛站主動作為,積極投入禁毒人民戰爭,期間,共破獲毒品案件454起,查獲558人,繳毒1106.3公斤,有力維護了邊境安寧。同時,打洛站始終心繫駐地各族民眾安危,大力加強部隊應急戰備建設,先後參與抗洪、抗震、抗旱等緊急救援救災9次,轉移受困民眾70餘人,搶收搶回大批生產生活物資,挽回民眾經濟損失1380餘萬元,有力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邊疆繁榮穩定、民眾安居樂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收到錦旗5面、感謝信20餘封。

民族融合

推動民族事業融合共建。隨著國家沿邊開發、興邊富民戰略的持續推進,駐地各項民族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打洛站官兵發揚部隊優良傳統,關心關愛民生,在駐地建立民眾聯繫點4處,先後走訪民眾、民族幹部9600餘人次,廣泛開展民族政策法規、國防、農科、安全衛生宣傳教育,積極為民眾生產生活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為民眾義診1350餘人,資助20餘名困難學童成長成才,指導30餘名待業青年就業,為護村隊、學校義務軍訓1380餘人,組織各族民眾種植珍貴樹種黃花梨400餘畝12300餘株,協調相關部門投入經費600餘萬元解決了駐地附近村寨交通、飲水等生活困難。在網際網路創建“愛心包裹”捐贈平台,成立“愛心服務隊”,廣泛開展“愛心包裹溫暖邊關”行動,將來自全國各地53100餘件套衣物、文具、書籍等愛心物資送到3個鄉鎮、20餘個村寨、10餘所學校、6300餘名少數民族民眾手中。如今,共建村寨曼芽村人均純收入達13417元,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示範村,共建學校勐海縣友誼學校被雲南省政法委評為“愛民固邊先進基層單位”。長期關注民族文化發展,為民眾捐贈書籍15000餘冊,援建了“愛民書屋”2個,積極協調文化部門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布朗彈唱”建設傳習所232.5平方米,重要節日牽頭組織警民聯歡、聯誼、聯賽系列活動,推動了文化發展、促進了文化交流。為鞏固基層執政根基,打洛站還積極幫扶健全基層組織,為駐地村支部規範黨團、村務工作,定期與村幹部交流黨建工作方法,黨群聯繫點曼山村委會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湧現出了“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岩三炳等先進個人。

軍民風情

愛心溫暖山寨

胡鑫自入伍以來,嚴守紀律、愛軍習武、關心戰友、熱愛民眾,無論是在口岸執勤還是下鄉走訪,他都會經常幫助困難民眾,特別是在與轄區布朗民眾的交往中,他與布朗民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常常利用工作之餘向布朗民眾學習民族語言,能用標準的布朗語言唱原聲態的布朗歌,深得布朗民眾喜愛,由於他的名字(胡鑫)與福星相同,所以布朗民眾親切的稱呼他為小福星。
2011年10月,家住勐海縣打洛鎮?>曼山村曼丙老寨的玉地保(女、31歲、布朗族)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醫院被確診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白血病號稱血癌,骨髓移植是當前世界上能夠徹底治癒該病的唯一方法,慢粒白血病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玉地保經診斷屬於慢性期,但隨時有可能發生急變。
治病需要太多的錢,而玉地保家貧如洗,就在玉地保萬分無助的時候,胡鑫知道了這個訊息,他立即將情況向站領導作了專題匯報,接著又將情況向打洛駐地一些熟悉的單位和村寨民眾通報,同時還將玉地保的情況攝影在人民網上報導求助,在打洛邊防檢查站站黨委的全力號召和胡鑫的努力下,全站官兵涌躍捐款5344元,打洛鎮曼夕村下寨村民捐款632元,解放軍打洛邊防連隊捐款1860元,加上愛心人士的捐款,玉地保當天共收到捐款12285元,捧著這滿手的溫暖,玉地保淚流滿面,在場的布朗民眾禁不住放聲高喊:“感謝福星(胡鑫)、感謝我們的小福星。”
打洛邊防檢查站打洛邊防檢查站

扶貧不分國界

“勐海縣友誼國小”,坐落在打洛鎮我方邊境一側,是一所私立學校,2004年12月15日愛心人士羅建兵建立,該校目前有四百多名學生,其中100多名學生是緬籍學生。胡鑫在09年走訪中認識羅校長後,見他創業之初很困難,便經常幫他出謀劃策,每學期還抽時間免費幫他軍訓,一來二去,二人遂慚成了好朋友,羅校長很喜歡胡鑫,便聘請胡鑫當學校的校外輔導員,胡鑫是個熱心腸,滿口答應,從此胡鑫更忙了,一有時間便去給同學們講防火、防盜、防毒、防震等小常識。
2012年3月的一天,胡鑫到“友誼”國小走訪,發現該校五年級緬甸學生玉兒膽不在,於是就向羅建兵校長打聽,得知玉兒膽因家裡貧窮,沒有錢交學費和開支上學的生活費用,便放棄了上學,現在緬甸那邊一個工地幹活,不準備回來上學了,胡鑫聽到後很難過,就動員校長說:“這女孩很可憐,看校長能不能免掉她的學費和生活費用,我們找她回來上學”。胡鑫因曾幫過羅校長許多忙,和校長關係較好,校長見胡鑫這么說,便爽快的答應了。第二天胡鑫便到該校找玉兒膽上六年級的表姐玉蘇芳,把校長答應免玉兒膽學費和生活費用的事給她講了,請她回去勸玉兒膽回來上學。這樣,通過胡鑫的努力,沒過幾天,玉兒膽又快樂的回到了學校。

無私幫助民眾

2011年11月9日中午,打洛鎮一位叫王德順的老人用手推車推著他的老伴(雙腳不能走路)來到口岸,說希望能到口岸218號附樁看看,正在值勤的胡鑫得知後,立即將情況向值班領導匯報,得到同意後,胡鑫為兩位老人辦好臨時通行證,高興地幫王德順老人推他老伴,把兩位老人領到國界觀望,同時熱情為兩位老人作解說,當坐在輪椅上的王德順老伴親手摸到218號附樁時,她感動的哭了,愛好攝影的胡鑫想到兩位老人來一回不容易,又用自已的像機為兩位老人照了幾張像,事後又自已出錢將像片洗好後利用下班時間將像送給兩位老人,王德順大爹感動得緊緊握住胡鑫的手說:“邊防武警官兵真是老百姓的親人啦”。據了解,胡鑫經常免費為轄區民眾照像並自費洗像送給他們,至今這樣送出的像已有六百多張。
打洛邊防檢查站打洛邊防檢查站

“福星”永照邊關

和胡鑫相處的日子裡,深深感觸到他是一個對工作充滿激情和對人民民眾充感情的邊防警官,無論是在口岸值執勤還是下鄉走訪,只要看到民眾有困難,他都會毫不猶預的伸出溫暖之手。
一天,胡鑫得到一個訊息,聽說中央電視台有一位導演在打洛準備拍攝轄區布朗民眾的“布朗彈唱”,但是因為該導演和布朗民眾不熟,溝通上存在一些困難,可能拍不成了,胡鑫立即跑來對我說:“這是宣傳布朗民間音樂‘布朗彈唱’的好機會,我在此之前曾為布朗彈唱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做了大量的工作,雖然通過玉安金、玉帕甩、玉章英等布朗藝人的努力申報已成功,但覺得宣傳力度還遠遠不夠,這畢竟是一個很小的民族,要把他們的優美文化完整的傳承下來,還需做大量的工作,我準備幫他們聯繫一下”。後面的幾天胡鑫到處找人,頂著烈日,四處奔波,在他的努力下,終於為該導演和民眾之間建立好了聯繫,同時組織好了願意拍攝的民眾,按時完成了該次拍攝,事後雙方都禁不住拉住他的手連聲說:“謝謝胡警官、謝謝我們的小福星(胡鑫)”。
和胡鑫走訪是件快樂的事,一次,按工作安排,我和他到轄區曼夕村走訪,了解社情民意,同時和布朗族民眾開展“桑刊節”聯歡,剛到寨子門口,一個叫岩溫倫的阿頂(阿叔)便熱情的和胡鑫打招呼,接著便拉我們去他家小木樓上坐,當時正值中午,陽光暢亮,小木樓乾淨舒適,人未坐下,一個笑容燦爛的阿巴(阿姨)便端來了茶水,胡鑫忙向我介紹說這是岩溫倫老婆,屋裡還有兩位老人,坐在旁邊不說話,只靜靜的看著我們笑,岩溫倫對我說那是他父母,不會說漢話,但是看到邊防官兵來家裡,高興。大家落坐後,胡鑫對岩溫倫說:“老師,去把你三弦拿來唱一曲,過節了,慶祝一下。岩溫倫於是笑著拿來兩把三弦,和胡鑫一人一把,兩人把三弦朝脖子上一掛,彈著三弦便唱了起來,邊唱邊跳,歌詞是原生態的布朗語,歌聲旋律清越優美,宛如天賴之音,在這陽光燦爛的午後,紅了山寨、醉了邊關。
夕陽西下,驀然回首,打洛雄關,巍然屹立,這支英雄的部隊,裡面還有著許許多多像胡鑫這樣的警官,他們堅守著自已的職責和宗旨,永遠固守著心中的界樁與正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