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更(古代中國民間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

打更(古代中國民間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打更是古代中國民間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由此產生了一種巡夜的職業——更夫,更夫也俗稱打更的。打梆子或敲鑼巡夜報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打更是個較為普遍的職業。在古代,人們缺少精確的報時手段,晚上的報時就幾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農村城鎮都有打更的。那時候大家晚上很少有文化娛樂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聽到更夫的打更聲,便知道了時間,按慣例該做什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更
  •  拼音:dǎ gēng
  • 注音:ㄉㄚˇ ㄍㄥ
  • 含義:古代中國民間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
基本資料,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基本資料

詞目:打更
拼音:dǎgēng
注音:ㄉㄚˇ ㄍㄥ

基本解釋

[sound the night watches;patrol the streets at night and announce the watches] 舊時打梆子或敲鑼巡夜報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19點-21點,戌時一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21點-23點,亥時二更,關門關窗,防偷防盜;
23點-1點, 子時三更,平安無事;
1點-3點, 丑時四更,天寒地凍;
3點-5點, 寅時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體。

引證解釋

舊時夜間每到一更,巡夜的人打梆子或敲鑼報時。
宋 楊萬里 《不寐》詩:“深山五鼓雞吹角,落月一窗鵝打更。”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內監·內臣罪譴》:“內臣得罪……發 南海子 常川打更,則示意殺之,十無一存者矣。” 張天翼 《新生》:“什麼地方在那裡打更,一下一下的梆聲仿佛敲到了他的心臟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