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姓

打姓

打[打、挩,讀音作dǐng(ㄉㄧㄥˇ),不可讀作dǎ(ㄉㄚˇ)]

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期繒子國君主繒子,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打,就是捶打、猛擊,姓氏讀音作dǐng(ㄉㄧㄥˇ),不可讀作dǎ(ㄉㄚˇ)。繒子,大禹的後裔、夏王朝賢君少康封小兒子曲烈於繒,子爵。古繒子國在今河南方城一帶地區,“繒”、“鄫”、“曾”古時通用,也稱鄫子國。在史籍《穀梁傳·宣十八年》中記載:“秋,七月,邾人戕繒子於繒。戕猶殘也,挩殺也。打,謂捶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姓
  • 讀音:dǐng
  • 注音:ㄉㄧㄥˇ
  • 源於:姒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打[打、挩,讀音作dǐng(ㄉㄧㄥˇ),不可讀作dǎ(ㄉㄚˇ)]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期繒子國君主繒子,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打,就是捶打、猛擊,姓氏讀音作dǐng(ㄉㄧㄥˇ),不可讀作dǎ(ㄉㄚˇ)。繒子,大禹的後裔、夏王朝賢君少康封小兒子曲烈於繒,子爵。古繒子國在今河南方城一帶地區,“繒”、“鄫”、“曾”古時通用,也稱鄫子國。在史籍《穀梁傳·宣十八年》中記載:“秋,七月,邾人戕繒子於繒。戕猶殘也,挩殺也。打,謂捶打。”
周定王姬瑜十五年(魯宣公姬餒十八年,公元前592年)農曆7月,邾國派刺客潛入繒國,將繒子刺殺。刺客刺殺繒子的手法極其殘忍,是用大錘將繒子捶打而死,屍體血肉模糊,慘不忍睹,因此在史書中皆稱“戕猶殘也”。在繒子的後裔子孫中,有以歷史事件為姓氏者,稱挩氏,後簡筆為打氏。
繒國於周簡王姬夷五年(魯襄公姬午六年,公元前567年)曾被莒國所滅,後由楚國幫助重建。繒國曾依仗齊國而傲視越國,因此當齊國發生和子之亂時,越國乘機又滅了繒國。
周考王姬嵬九年(楚簡王熊中元年,公元前432年),楚簡王率軍北伐滅莒國;在楚宣王熊良夫於周烈王姬喜七年~周顯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69~前340年)間滅邾、小邾二國。在楚國攻滅莒國、邾國、小邾國的時候,繒子的後裔子孫皆積極協助,最為出力。傳說,在楚國滅邾、小邾二國後,擄走“二邾”的國君黎民,強制押解向西南方向遷移,經過數月艱苦之極的長途跋涉,到當時楚國的偏遠荒蕪地區(今湖北黃岡黃州鄉禹王城)安置了亡國之君臣民,建邾城。期間,解押二邾的楚軍將領就是挩氏,他經常率手下用長柄銅錘(長捶)敲擊二邾君臣們的腦袋,原邾國君臣常被其敲得頭破血流,挩氏經常一邊敲打,一邊說:“還記戕繒否?”
打姓

第二個淵源

源於鄂倫春族,出自清朝時期黑龍江打牲總管都拉喇·新保,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鄂倫春族都拉喇氏,亦稱杜拉拉氏、都拉爾氏,滿語為Dulara Hala,世居吉林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包括烏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孫扎泰、俄漠、優哈爾、斐優等)、杜拉爾(今內蒙古阿爾山杜拉爾林場)等地。
至都拉喇·新保,黑龍江鑲白旗索倫部人,累官至打牲總管,賞副都統銜。在都拉喇·新保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打牲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打氏、杜氏,打氏讀音仍作dǐng(ㄉㄧㄥˇ)。

遷徙分布

今河南省的焦作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市、固原市、同心市,台灣省的台北市,均有打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魯 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廬陵郡:廬陵郡始建於東漢朝興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治所在石陽(今江西吉水,一說在江西吉安)。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到了唐朝時期,又改名為吉州。
魯陽縣:即魯山,古稱魯陽。漢朝時期置魯陽縣,因其縣東北十八里有座魯山,在唐朝時期更名為魯山。據《讀史方輿紀要》:“山高聳,回生群山,為一邑巨鎮,縣以此名。”治所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縣。吉縣古稱“屈”,實際上“吉”與“屈”乃一音之轉,是後人為避其“短虧”、“困頓”等貶義,才諧為“吉”的。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晉獻公為了實施其消滅虞國和虢國的計畫,採納了大夫荀息的建議,以屈產之乘和垂棘之璧去賄賂虞君,請求借道南下伐虢。所謂“屈產之乘”便是屈地所繁育的良馬;“垂棘之璧”是垂棘(在今澤州縣,一說在曲沃縣,一說在潞城市)所產的寶玉,這是兩種晉國特有的珍稀之物。起初晉獻公還捨不得送給虞君,荀息勸道:“只要虞國允許借道給我國,這兩件寶物只不過是在外暫存些時候罷了”。果然三年後,晉國利用虞君的短視先後消滅了唇齒相依的虢國和虞國,良馬和寶玉又重新回到了晉獻公手中,只是“馬齒長矣”。幾乎與伐虢戰爭同時發生的另兩件與屈有關的史事便是“夷吾居屈”。當時,驪姬為了廢掉太子申生,改立自己的兒子奚齊,藉口屈與蒲為國防重地,鼓動晉獻公下令讓夷吾守屈,讓重耳守蒲,完成了她掃清障礙的第一步。據《左傳》記載,在修築屈邑的過程中,夷吾發現築城的工人常把柴草填進牆體內充土方,工程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於是就匯報晉獻公,晉獻公又嚴厲斥責了監工的士大夫。士大夫卻恭敬而坦率地向晉獻公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沒有戰爭而築城池,這只能使國內的敵人據以為患,既然是為敵人修城池,又何必那么認真呢?我沒有認真築城,是對您的不敬,但如果認真築城而被敵人利用,又是對您不忠,我該怎么辦是好?如果君主能修養德行,群公子的地位得以鞏固,什麼城池能比這堅固?但照此下去,不出三年將出現內戰,我看就不要太認真了吧”。回家後,士大夫腹牢騷地賦詩一首,其中有“一國三公,吾誰適從”的名句。公元前656年,驪姬又設計誣陷夷吾和重耳要加害晉獻公,夷吾恐禍及其身,連夜從絳都逃往屈邑。晉獻公聽信驪姬讒言怒不可遏,派人伐屈,夷吾被迫據城抵抗。次年春,又派賈華伐屈,夷吾不敵,只得逃往梁國避難。屈地分為北屈和南屈兩部分。《左傳》在記述驪姬譖諸公子於獻公時說:“蒲與二屈,君之疆也”,這“二屈”即指北屈和南屈。《水經注》中引用了《汲郡古文》中的一句話:“翟章救鄭,次於南屈”,也證實了二屈之分。西漢因在今吉縣置北屈縣,隸平陽郡。北魏延興四年(公元474年),因定陽縣(今陝西省宜川縣)的定陽胡人東渡黃河居此,魏孝文帝特在今吉縣城僑置定陽郡和定陽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改定陽縣為吉昌縣。“吉昌”一名與當時相鄰的禽昌、昌寧、平昌、昌原等縣名同屬“昌”系列地名,是這一地區古老昌方文化的反映。吉,乃諧音於古名“屈”。五代唐時,為避李克用之父李國昌名諱,改為吉鄉縣,先後屬慈州、耿州、吉州,並為州治所在地。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吉鄉縣併入吉州。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為直隸州,轄蒲縣、鄉寧縣;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蒲縣劃出改屬隰州。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吉州改為散州,與鄉寧縣同隸屬於平陽府。民國元年(1912年)3月,山西省廢吉州,改為吉縣至今。

堂號

(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