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壩淤地

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區各級溝道中,以攔泥蓄水為目的而修建的壩工建築物,其攔泥淤成的地叫壩地。在流域溝道中,用於淤地生產的壩叫淤地壩或生產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壩淤地
  • 是指:攔泥蓄水為目的而修的壩工建築物
  • 性質:屬於工程措施
  • 同類措施:修建水庫
性質,同類措施,淤地壩,綜合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水毀問題,水毀原因,

性質

屬於工程措施(例如黃土高原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

同類措施

1.修建水庫
2.灌渠
3.坡耕地修梯田
針對黃土高原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中央曾明確提出:“加強封山育林小流域綜合治理,採取‘淤地壩’等多種工程措施,搞好水土保持,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促進農民致富、減少入黃泥沙的一舉多得的重要措施”。水利部也將淤地壩建設列入2003年水利工作的三大“亮點工程”之一,並由黃委會黃河上中游管理局負責編制完成了《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淤地壩建設規劃》,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那么,什麼是淤地壩?淤地壩顯著的效益表現在那裡?

淤地壩

淤地壩,是指在水土流失區各級溝道內修建的以滯洪攔泥、淤地造田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具體做法是在黃土高原地區各中等規模的小溝小河內(控制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選狹窄部位,從兩面山上取土築成與山頭同高的大壩,把整條溝徹底鎖死。之後便聽任洪水在溝內淤積,直至把整條溝淤積成小平原、小盆地。
最早的淤地壩是自然形成的,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明代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陝西子洲縣黃土窪,因自然滑坡,形成“天然聚湫”,後經人工整修,形成壩高60米,淤地800多畝的淤地壩。壩地土質肥沃,年年豐收,一直是當地人民民眾旱澇保收的基本農田。
有文獻可考的人工修築淤地壩的歷史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的山西汾西縣。據《汾西縣誌》記載:明代萬曆年間,“澗河溝渠下濕處,淤漫成地易於收穫高田,值旱可以抵租,向有勤民修築”。當時的汾西縣知縣毛炯曾布告鼓勵農民打壩淤地,提出“以能相度砌棱成地者為良民,不入升合租糧,給以印帖為永業”。從此,築壩淤地在汾西縣得到不斷發展,到新中國建立前夕,該縣已有壩地數千畝。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水利水保部門總結、示範和推廣,淤地壩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二十世紀50年代的試驗示範,60年代的推廣普及,70年代的發展建設和80年代以來以治溝骨幹工程為骨架、完善提高的壩系建設階段。據調查統計,經過50多年的建設,黃土高原地區現有淤地壩11萬餘座,淤成壩地450多萬畝,可攔蓄泥沙210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陝西(36816座)、山西(37820座)、甘肅(6630座)、內蒙(17819座)、寧夏(4936座)、青海(3877座)、河南(4147座)等七省(區),其中陝、晉、蒙三省區共有淤地壩9萬餘座,占總數的82.5%。

綜合效益

在黃土高原地區的溝溝壑壑,人民民眾廣泛流傳著“打壩如修倉,攔泥如積糧,村有百畝壩,再旱也不怕”,“溝里築道牆,攔泥又收糧”的說法。並親切地稱淤地壩為“糧囤子”、“錢袋子”。實踐證明,淤地壩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

生態效益

黃河泥沙主要來源於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修建於溝道中的淤地壩,從源頭上封堵了向下游輸送泥沙的通道,在泥沙的匯集和通道處形成了一道人工屏障,可迅速徹底治理水土流失。它不但能夠攔蓄坡面匯入溝道內的泥沙,而且能夠固定溝床。據調查,大型淤地壩每淤一畝壩地平均可攔泥8000噸,中型淤地壩平均攔泥6000噸,小型淤地壩平均攔泥3000噸。尤其是典型壩系,攔泥效果更加顯著。陝西延安市已建成的1.14萬座淤地壩累計攔蓄泥沙17億噸,相當於全市6年輸入黃河的泥沙總量。根據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上中游管理局初步調查統計,黃土高原區11萬多座淤地壩可攔泥280億噸,對減少黃河泥沙和保護下游安瀾作出了巨大貢獻。
同時,淤地壩通過有效的滯洪,將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轉化為地下水,一部分轉化為清水,通過泄水建築物,排放到下游溝道,增加了溝道常流水,涵養了水源,同時,對汛期洪水起到了調節作用,使水資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據觀測,陝西綏德縣韭圓溝小流域,壩系形成後,人、畜數量增加一倍多,發展壩地2700多畝,溝道常流水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兩倍多。
淤地壩建設增加了水肥條件較好的基本農田,解決了農民的基本糧食需求,為最佳化土地利用結構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退耕還林還草,發展多種經營創造了條件。農民由過去的廣種薄收改為少種高產多收,解決了林牧用地矛盾,變農林牧相互爭地為互相促進、協調發展,促進了陡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推動了大面積植被恢復,改善了生態環境。據測算,一畝壩地可促進6—10畝的坡地退耕。如綏德縣王茂莊小流域,大力發展淤地壩後,在人口增加、糧食播種面積縮小的情況下,糧食總產穩定增加,大量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耕地面積由占總面積的57%下降到28%,林地面積由3%上升到45%,草地面積由3%上升到7%。實現了人均林地2.4公頃,草地0.3公頃,糧食超千斤。既解決了林牧矛盾,保護了植被,又增加了民眾收入。

經濟效益

淤地壩將泥沙就地攔蓄,使荒溝變成了人造小平原,增加了耕地面積。同時,壩地主要是由小流域坡面上流失下來的表土層淤積而成,含有大量的牲畜糞便、枯枝落葉等有機質,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抗旱能力強,成為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據綏德水土保持試驗站實測資料,壩地土壤含水量是坡耕地的1.86倍;壩地平均畝產量300—400公斤,高的達900公斤,是坡耕地的6—10倍,是梯田的2—3倍。目前,黃土高原壩地已成為基本農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乾旱年份,壩地就成了“保命田”。如1995年陝西省遭遇歷史特大幹旱,榆林市橫山縣趙石畔流域壩地畝產仍在300公斤以上,而坡耕地畝產僅10公斤,壩地畝產是坡耕地的30多倍。因此,在黃土高原區廣泛地流傳著“寧種一畝溝,不種十畝坡”的說法。
淤地壩良好的水肥條件和高產穩產,為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奠定了基礎,也為退耕還林還草、農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使過去單一的糧食生產經濟結構,轉變為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並舉,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現在黃土高原地區的農業經濟已由單一小農經濟變為農林牧副漁多業並舉,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全面發展的新格局,農民人均收入不斷提高,貧窮落後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這與淤地壩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是分不開的。
此外,在黃土高原建設淤地壩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僅攔蓄泥沙一項,效益就十分顯著。據調查,在黃河下遊河床清淤1立方泥沙,需投資十幾元,而在上中游,淤地壩每攔1立方泥沙,所需投資還不到1元。據陝西省水土保持局測算,陝西省3萬多座淤地壩,50多年累計攔泥51億噸,按四分之一粗泥沙沉積下遊河床,以每噸清淤費20元計算,就可為下游節省清淤費用近260億元。

社會效益

黃土高原各種矛盾的焦點在一個“水”字。農業災害頻繁,造林難以存活,人畜吃水困難等等都是因為缺水。而淤地壩通過滯洪能夠有效蓄積、利用地表徑流,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對解決水資源缺乏地區的農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水發揮著重要作用。據調查,黃土高原地區已建成的淤地壩,解決了1000萬人和幾千萬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如“十年九旱”的定西縣花岔流域,多年靠窖水和在幾十里外人擔畜馱解決人畜飲水。通過壩系建設,不僅徹底解決了水荒,而且每年還向流域外調水50多萬立方米,發展灌溉2000餘畝。
不僅如此,淤地壩還能有效地遏止洪澇、土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害。以小流域為單元,淤地壩通過壩系建設,大、中、小結合,骨幹壩控制,層層攔截,具有較強的削峰、滯洪能力和上攔下保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洪水泥沙對溝道下游造成的危害。黃土高原地區現有骨幹壩,可保護下游土地1.87萬公頃。
此外,淤地壩還能以壩代橋,大大地改善黃土高原的交通條件。淤地壩的建成,壩頂成為連線溝壑兩岸的橋樑,改善了黃土高原地區的交通條件,方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促進了物資、文化的交流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據調查統計,黃土高原地區壩路結合的淤地壩占20%,相當於建設了2萬多座鄉村公路橋。
實踐表明,淤地壩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黃土高原地區大規模開展淤地壩建設應該是一項一舉多得的重大舉措。

水毀問題

1973年8月25日,陝西省延川縣降暴雨112毫米,在7570座淤地壩中遭受不同程度損毀的有3300座,水毀率為44%。1975年8月,延長縣先後降51毫米和109毫米的兩場暴雨,在6000座淤地壩中不同程度損毀1830座,水毀率為30%。1977年7月4-5日和8月4-5日,黃河中游地區普降暴雨。甘肅省慶陽地區、陝西省榆林、延安地區及山西省西部28縣,不同程度地損毀淤地壩3.27萬座。1978年7月27日,陝西省子長、清澗和子洲等縣普降暴雨,最大暴雨中心在3縣交界處的子洲縣裴家鄉佛黨堰,降雨量619毫米,清澗河上游的寧寨河、勝天溝、王家砭一帶降雨400-600毫米。清澗縣在這次暴雨洪水中,不同程度損毀淤地壩254座、壩地1405畝。

水毀原因

水毀原因主要表面在以下幾個方面:
(1)暴雨過大,超過設計標準。原按20年一遇水設計。1978年實測洪水總量為設計值的2.6倍,超過規定標準而漫頂跨壩。
(2)缺乏骨幹工程,壩系防洪標準低。1977年暴雨過後,陝北、晉西19條溝道,凡是有防洪骨幹工程的,乾溝都未垮壩。山西省河曲縣南曲溝,由於在乾溝修建4座骨幹壩,1977年暴雨過後,全縣淤地壩水毀320座,而南曲溝的淤地壩作到全攔全蓄,安全運行。
(3)施工質量差,管理養護不善。
(4)坡面治理差,加大溝道工程的洪水威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