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氏

戶氏

戶氏是中國古代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為本民族傳統意義上的200個大貴族家族之一。居城在戶縣。源於姒姓,出自大禹的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戶氏
  • 性質:姓氏
戶氏是中國古代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在周代為貴族。
起名規則起源  扈(Hù)姓源出有四: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姒姓,出自大禹的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左傳》、《漢書》等記載,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夏啟強行繼承了王位,建立夏朝,自稱夏後啟。夏啟的做法破壞了傳統的禪讓制度,引起了一些諸侯國的極大不滿。其中有一個諸侯國叫有扈氏國,也是大禹的後人,是夏啟的庶兄,受封於有扈(今陝西扈縣),建立有扈國。有扈氏首領覺得自己有責任維護傳統的禪讓制度,於是就起兵討伐夏啟。夏啟立即召集天下諸侯興師鎮壓。由於大禹剛逝世不久,諸侯們對大禹的豐功偉績記憶猶新,因此大多願意出兵助夏啟,所以夏啟就占了很大的優勢。雙方軍隊在甘(今陝西戶縣)相遇。交戰前,夏啟對部下發布了一篇誓師辭,這就是著名的《甘誓》,記載在典籍《尚書》中,其中列舉了有扈氏國的種種罪狀,並公布了作戰計畫及賞罰規定。
戰鬥開始後,儘管有扈氏族人英勇奮戰,但畢竟寡不敵眾,結果戰敗。夏啟趁勢滅掉了有扈氏國。有扈氏族人後來以原國名為姓氏,稱有扈氏,後簡化為單姓扈氏、有氏。
有氏因已失國,遂改稱冇氏。“冇”就是“沒有”的意思,以念失國之痛。扈氏後來又分為扈氏、戶氏、鄠(Hù)氏三氏。其實扈、戶、鄠三字音同字異,實為一姓。戶氏就是由“扈”字去“邑”而為戶氏;而鄠氏則是因秦始皇改“扈”為“鄠”,因稱鄠氏。扈氏、戶氏、鄠氏、冇氏,四氏同宗同源,世代相傳至今。
另有一說,是夏啟建立了夏王朝以後,將自己的後代分封在扈地(今陝西戶縣),建立了扈國。而扈國公族的後代,有的以國名為姓氏,稱扈氏,是扈氏的另一支來源。
著名的東漢學者王符在《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述:“祝融之孫,分為八姓:己、禿、彭、姜、妘、曹、斯、羋。己姓之嗣飂叔安,其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龍多歸焉。乃學擾龍,以事帝舜。賜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朡川。朡夷、彭姓豕韋,皆能馴龍者也。豢龍逢以忠諫,桀殺之。凡因祝融之子孫,己姓之班,昆吾、籍、扈、溫、董……” 總之,年代久遠,實不可考,宜傳宜信,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附_夏啟《甘誓》:夏啟稱王。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弗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 康失邦,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鹹貳,乃盤游無度,畋於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窮后羿因民弗忍,距於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從,徯於洛之汭。五子鹹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厎滅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關石和鈞,王府則有。荒墜厥緒,覆宗絕祀!” 其五曰:“嗚呼曷歸?予懷之悲。萬姓仇予,予將疇依?鬱陶乎予心,顏厚有忸怩。弗慎厥德,雖悔可追?”
第二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扈地乾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中的記載,南北朝時期,後魏代北鮮卑族有扈地乾氏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其過程中,改鮮卑族姓氏為漢姓,扈地乾氏部落在此期間改為漢姓扈氏、乾氏兩種姓氏,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 滿族扈倫納喇氏,通古斯語為Hulunnara,漢義“盔頂”,以扈倫河名為部名,因以稱氏,後蒙古酋長星根達爾漢滅扈倫納喇部,兼併其民眾,遷徙葉赫河岸為葉赫部,以部為氏,改稱葉赫氏,滿語為Yehe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與哈達部、烏喇部、輝發部各自在扈倫地區建立割據政權,史稱“扈倫四部”,後皆為後金天命汗(清太祖)佟·努爾哈赤所統一。清朝中葉以後,扈倫納喇氏的主要分支葉赫氏、扈倫氏、納喇氏等,多冠漢姓為扈氏、葉氏、那氏、納氏等。
⑵. 滿族瑚錫哈哩氏,亦稱祜什哈禮氏、瑚克沙哈里氏,滿語為Husihari Hala,以地為氏,世居瑚錫哈理(今黑龍江寧安東北部)、依蘭費爾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處)、三姓(今黑龍江依蘭)等地。後有赫哲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滿族、赫哲族氏、錫伯族瑚錫哈哩氏多冠漢姓為扈氏、華氏、關氏、胡氏等。
⑶. 滿族科奇哩氏,亦稱柯齊禮氏、郭齊里氏,滿語為Keciri Hala,世居瓦爾喀阿庫里(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阿庫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漢姓為扈氏。
⑷. 滿族托和囉氏,亦稱托科羅氏、托活絡氏、脫闊羅氏、托忒克氏,滿語為Tohoro Hala,漢義“套馬”或“把袋子馱在馬背上”,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梨樹)、喀穆(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南)、奧里迷(今黑龍江同江)、畢瞻(今黑龍江畢瞻河流域)、松花江與黑龍江沿岸。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晚期以後多冠漢姓為扈氏、陶氏、托氏、妥氏等。
第四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回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扈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扈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有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改蒲氏
關於蒲氏的得姓經過,《十六國春秋》的《前秦錄》上有一段記載,說明得最為清楚:“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其後家池生蒲,長五丈,時感異之,謂之蒲家,因以為氏焉。”另外,《晉書苻洪傳》也指出:“其先家居池中生蒲,皆長三丈,因號蒲家,遂以為氏,後為苻氏”。
當時,不管蒲氏先人家池中的蒲,究竟是五丈高還是三丈高,這種情形的確令人驚異,則是完全一樣的。蒲姓的人得姓於此,也真可以說是饒有趣味了。
蒲氏血緣所出的有扈氏,根據考證,是上古聖君夏禹的苗裔,三代以後,世代都是西羌的酋長。正由於他們世居西羌,又出現於南北朝所謂胡人紛紛入侵中原的時候,所以常常被人誤會他們也是外來的胡人,造成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實際上,蒲姓的人都是名正言順的炎黃子孫。
蒲氏為黃帝的子孫,而不是後來外來的種族,可以在《路史》一書上找到有力的證據,該書指出:“系出姒姓,有扈氏後,世為西羌酋長。”
上古的另一位聖君虞舜的後裔之中,據說也有以蒲為氏的。《萬姓統譜》一書指出:“夏封舜於蒲州,因氏,望出河東”之說。
古時以蒲為名的地方,大致有兩處,一處在現在河北省長垣縣,是春秋時代衛國之地;另一處在今山西省(左耳旁顯)縣的西北,俗名斬祛垣,則是當時晉國的一個邑。以蒲為姓的虞舜後裔,究竟跟這兩個地方有沒有直接的關聯,就沒有確實的資料可資考證了。
《聊齋志異》,多年以來膾炙人口,深入民心,是一部不朽文學名著,而大家都知道,該書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蒲松齡。蒲松齡是前清康熙年間的山東淄川人,一生肆力古文,悲憤感嘆,自成一家,而且著述甚富,是歷史上有名的傑出文學家之一。他的成就,當然更是後世每一位蒲姓人士的共同光榮。
改乾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中的記載,南北朝時期,後魏代北鮮卑族有扈地乾氏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其過程中,改鮮卑族姓氏為漢姓,扈地乾氏部落在此期間改為漢姓扈氏、乾氏兩種姓氏,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陝西戶縣:
【扈】姓發源地:陝西戶縣簡史【酆】(feng)《史記》所涉及戶縣之處,大概分為兩類:一是介紹山川河流城市時涉及到的;一是闡述歷史事件時涉及到的。由這些零碎的語言中,大概可以勾畫出先秦時代戶縣的地理沿革:戶縣古稱扈、鄠(《訓纂》云:戶、扈、鄠三字,一也)。其地處秦嶺北麓,關中腹地,東臨灃水,北依渭河,城西有澇河,周、秦、漢、唐皆京畿之地。(見《史記·夏本紀》)夏之前,戶縣稱鄠國,屬有扈氏(有扈,姓)。《百家姓溯源》認為,扈(戶)姓即起源於此。《漢書·地理志》記載:“鄠,古國,有扈谷亭。扈,夏啟所伐。酆水出東南,又有勞水,皆北過上林苑入渭。有萯陽宮,秦文王起。”鄠國在地理上位於雍州地界。《尚書·禹貢》記載,禹分天下為九州,渭水流域屬雍州,土色泛黃,田地肥沃程度天下第一。
另外,戶縣還有一部分屬崇國。崇國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正義》上解釋“崇國是受夏鯀(禹的父親)所封,虞(舜)、夏、商、周皆有崇國,崇國蓋在豐鎬之間。”商末時崇國的國君是崇侯虎。鳳鳴岐山,隨著姬氏的興起,崇國一直充當著阻擊姬氏的角色。周文王姬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攻占了崇國,將都城從岐下遷到豐。這段故事記載在《史記》中,在下文中將詳細講述。(見《史記·周本紀》)西周時,以首都鎬京為中心,沿著渭水下游和黃河中游劃出一塊廣大的土地,稱為“王畿”,由國王直接統治。戶縣屬王畿之地。 秦時,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首都鹹陽周圍屬於內史郡,又稱秦內史。戶縣屬內史郡。漢襲秦制,但將秦內史分為京兆尹、左馮翊和右扶鳳。戶縣屬右扶風,上林苑(皇家狩獵之地)在其境內。(見《漢書·地理志》)
(一)《史記》中在地理方面涉及到戶縣的內容主要是:
1.灃河、澇河:《史記·夏本紀》:涇屬渭汭。漆、沮既從,灃水所同。《索隱》解釋:“灃水出鄠縣南。”“灃水出右扶風鄠縣東南,北過上林苑。”意思是:涇、漆、沮、灃等水都流入渭河。 《史記·封禪書》:霸、產、長水、灃、澇、涇、渭皆非大川,以近鹹陽,盡得比山川祠,而無諸加。《正義》解釋:“灃水源在雍州長安縣西南山灃谷。” 《集解》解釋:“澇,音勞。水名,在鄠縣界”。《括地誌》云:“雍州鄠縣終南山,灃水出焉。” 意思是:灞河、滻河、長水、灃河、澇河、涇河、渭河都不是大河,但因為靠近鹹陽,所以享受著名山大川級別的祭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左蒼梧,右西極,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終始霸滻,出入涇渭;酆鄗潦潏。《索隱》解釋:酆鄗,豐鎬。張揖云:“豐水出鄠縣南山豐谷,北入渭。鎬在昆明池北。”郭璞云:“鎬水,豐水下流也。”司馬相如《上林賦》云: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兮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八川分流”即涇、渭、灞、滻、豐、鎬、澇、潏八水,唐時曰:“八水繞長安”。
2.酆、鎬 《史記·周本紀》: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集解》解釋:“豐在京兆鄠縣東,有靈台。鎬在上林昆明北,有鎬池,去豐二十五里。皆在長安南數十里。” 《正義》解釋:“周豐宮,周文王宮也,在雍州鄠縣東三十五里。鎬在雍州西南三十二里。”周文王姬昌伐甘,遷都於酆。後來,武王又遷都於鎬。灃水西稱酆京,灃水東稱鎬京,史稱“酆鎬二京”。酆、灃、豐,皆一字。個人傾向於使用“酆”字。《說文解字》中解釋:左耳旁表土山、右耳旁表城邑。所以在漢語中,都、鄴、郢等城市名皆右耳旁;陵、隴等皆左耳旁。因而,“豐”和“灃”容易和灃水造成混亂,使用“酆”字比較合理。《史記·魯周公世家》: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豐,朝者,舉事上朝,將即土中易都,大事,故告文王、武王廟。
《集注》解釋:周,鎬京也。豐,文王廟所在。《索隱》解釋:豐在鄠縣東,臨豐水,東去鎬二十五里也。由此可見,武王姬昌將都城從酆遷至鎬,但還是將文王廟立於酆。這段的內容是講,周王朝決定在今洛陽附近建立成周,這是國家的大事,所以周成王從鎬京步行到酆,進行祭祀,以告慰文王武王。《史記·楚世家》:康王有豐宮之朝。《集注》解釋:豐宮,成王廟所在也。所謂“豐宮之朝”,史書記載,周成王在酆鎬之間(今戶縣東)辟池,築有靈台,周康王在此接見各國諸侯。靈台的具體位置在今長安區靈沼鄉一帶,有靈沼河(河今已乾涸),河岸柳樹成林,春時柳絮漫天,河面上一層雪白,因而古時鄠縣八景就有“靈沼飛絮”一說。另外在《史記·魯周公世家》中還記載著:“周公在豐,病,將沒”,由此可見,雖然此時酆已經不是國都了,但周公卻居住於此,文王廟和成王廟也在此,酆依然在周王朝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史記》在重大歷史事件涉及到戶縣的主要有三件:
1.夏啟和有扈氏之戰《史記·夏本紀》:夏後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索隱》解釋:雍州南鄠縣本夏之扈國也。地理志雲鄠縣,古扈國,有戶亭。《集注》解釋:甘,有扈氏南郊地名。事件的起末是:禹的兒子啟是一個賢能的人,天下人都覺得他是繼承禹的地位的合適人選,但禹卻禪讓於益。禹死後,由於益資歷太淺,所有諸侯都脫離益的領導而轉投啟。他們說:“禹的兒子才是我們的君主。”於是啟便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建立了夏朝。但是有扈氏不服,認為這破壞了禪讓制度,宣布獨立,啟就進攻有扈氏。雙方在一個叫“甘”的地方發生激戰。大戰之前,啟召集他的將領,說:“將軍們,我告訴你們,有扈氏暴行逆天,違犯正道,上天都想滅掉它。今天我們只有替天行道了。三軍各負其責,遵守命令的將得到賞賜,違反命令的將在祖廟前殺頭。最終啟戰勝了有扈氏,平定了天下,父子相傳也替代了禪讓制。關於雙方激戰的地方“甘”,有多種解釋。大多數專家認為在今戶縣甘亭鎮一帶。《索隱》解釋:夏啟所伐,鄠南有甘亭。一些專家認為,在甘邑(今洛陽南)。還有專家認為在今戶縣甘河鄉一帶。古有甘國於此,甘國是一個袖珍小國,國中最大的河就是甘河。《百家姓溯源》一書認為,甘姓就起源於甘河鄉,皆因其乃古甘國之地。“甘”地應在戶縣,具體地點則難以考證,甘亭和甘河都有可能。夏的國都在安邑(今山西夏縣),進攻有扈氏的最佳路線應越過黃河,從今渭南一帶南下。而甘邑的地理位置卻在河南中部,明顯不符合常理。另外,《史記》記載,是“啟伐之”,啟是主動進攻有扈氏的,加之有扈氏僅為一諸侯國,實力並不強大,不可能主動進攻啟,所以,會戰的地點應在鄠國附近。
2.季歷去世,文王即位。《史記·周本紀》:古公卒,季歷立,是為公季。公季脩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這個故事涉及到周王朝的多位先王。古公,全名叫古公亶(dan)父,是周王朝重要的一位先王。古公亶父在位時,周開始強盛,但不久卻遭到戎狄(蠻族)的進攻,搶奪財物,古公亶父就給他們財物。但戎狄不滿足,繼續侵略,想霸占周的土地和人民。周的臣民都很憤慨,決心抵抗。但古公亶父說:“人民選擇君主是讓君主帶給他們安定和平的,今天,戎狄為了霸占土地和人民才進攻我們的。人民不管誰是君主,誰能帶給他們安定和平他們就選擇誰。現在你們讓我進攻戎狄,屠殺戎狄的人民成為他們的君主,我實在不忍心這樣。”於是,古公亶父帶領他的臣民渡過漆水和沮水,遷居到岐下(周之先祖封地原本在邰,今武功縣西南。由於這次偉大的遷徙,他們來到了岐下,今扶風縣美陽西北,其南有周原,始改國名為周。正應了一句老話:今天大踏步的後退就是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進。周圍的部落得知古公亶父如此仁慈,很多部落便歸附了周。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太伯,次子叫虞仲,三子叫季歷。姬昌是季歷的兒子,有聖人相。古公亶父說:“我們族人的強盛就靠姬昌了!”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亶父為了使姬昌以後成為君主要把地位傳給季歷,於是就到吳越一帶去了。(呵呵,這和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康熙看中了乾隆才傳位給雍正的說法有同共之妙。太伯和虞仲逃到吳越,文身斷髮。春秋時,吳越一帶的蠻族均認為自己是太伯和虞仲的後代,周的旁支,中原有他們的一份,並藉口於此進攻中原。)季歷去世後,姬昌即位,稱西伯侯。季歷死後,史書記載,“葬鄠縣之南山”,就是今天的戶縣西郊陂頭村,渼陂湖旁有一幾十米高的土山,就是“王季陵”。
3.文王伐崇侯虎 《史記·周本紀》: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而徙都豐。 西伯姬昌執政期間,沿襲了古公亶父、季歷的政策,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很多有能力的人都歸附了周。崇侯虎對紂王說:“姬昌累善積德,很多人都歸附了他,恐怕以後對大王不利呀。”於是,紂王就囚禁了西伯。加之,崇國當時算比較大的諸侯國,在周的東南,它忠於商,成為周擴張的障礙,於是周便和崇國結下了大仇。後來周給紂王又是獻美女,又是獻土地,這樣姬昌才算保住了性命,回到歧下。 其時,周國人民和善。“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受天下人敬仰。連諸侯都說:“或許西伯才是真正的受命之君呀。”這時,周開始了擴張,一連消滅了幾個國家。姬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終於滅了崇侯虎,報了大仇。在灃水西岸修築了豐,把國都乾脆也遷到了這裡,作為擴張的大本營。 這段歷史《詩經》也有記載:“既伐於崇,作邑於豐”。鄠縣之名,從秦漢後一直沿用。建國後,因推行漢字簡化,始改稱“戶縣”。前兩年,戶縣撤縣改區的傳言風風火火,有人說改區後稱“草堂區”,有人說:“西戶區”,有人說:“戶余區”。余以為,無論何名,“戶”字斷不可少,因其字承載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包涵著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死亡的人們的愛恨悲歡。“戶”在,則其史在;“戶”在,則其史亡矣
戶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