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弄村(雲南省隴川縣章鳳鎮戶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戶弄村為行政村,隸屬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章鳳鎮,地處章鳳鎮東邊,東鄰景坎鎮,南鄰瑞麗市,西鄰章鳳村,北鄰拉勐村,到章鳳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戶弄村
  • 面積:9.81平方公里
  • 海拔:1000米
  • 年平均氣溫:18.9℃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文化教育,人口衛生,基層組織,村務公開,農村經濟,發展重點,特色產業,

村情概況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章鳳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隴川縣4公里。該村下轄芒棒、呂門、呂保、呂相、上雨、姐坎一、姐坎二、弄么一、弄么二、費順哈、費剛、費弄一、費弄二、費德、弄轉、英固、廣弄、弄保、芒朽、喊撒、弄英一、弄英二、新孔、玉龍、呂隴等21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53人,農民收入要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國土面積9.81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8.9℃,年降水量1544毫米,適合種植甘蔗、水稻等農作物。
雲南省隴川縣章鳳鎮戶弄村村莊一角雲南省隴川縣章鳳鎮戶弄村村莊一角
雲南省隴川縣章鳳鎮戶弄村地理位置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4081畝(其中:田9219畝,地4862畝),人均耕地2.84畝,主要種植甘蔗、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58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2畝,主要種植檸檬、青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4畝,其中養殖面積174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沒有路燈。全村有945戶通自來水,有334戶飲用井水;有33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9.%;有127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90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8.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0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60戶,分別占總數的78.82%和57.29%。
雲南省隴川縣章鳳鎮戶弄村進村道路雲南省隴川縣章鳳鎮戶弄村進村道路
該村到章鳳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0.05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50輛,拖拉機350輛,機車75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332畝,有效灌溉率為67.0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33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3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4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7戶。全村有1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6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3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8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0672平方米,擁有教師41人,在校學生438人,距離章鳳鎮中學5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35人,其中小學生385人,中學生250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6個。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1279戶,共有鄉村人口5003人,其中男性2503人,女性2500人。其中農業人口4963人,勞動力2973人。該村以傣族為主,是傣族、德昂族景頗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2175人,漢族1031人,德昂族912人,景頗族779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人,占人口總數的0.16%;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629人,參合率94.99%;享受低保15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章鳳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章鳳鎮衛生院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072戶,占農戶總數的92.17%。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4人,少數民族黨員70人,其中男黨員77人、女黨員7人。該村黨支部多次被省、州、縣、鎮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先進集體等。村委會由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出黑板報、召開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及各種補貼。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081畝;有固定資產58萬元。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經濟總收入2197.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92.4萬元,占總收入的64.6%;畜牧業收入296萬元,占總收入的18.89%(其中出欄肉豬1826頭,肉牛144頭,肉羊146隻,家禽6895隻);漁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0.19%;林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1.22%;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102萬元,占總收入的12.24%。農民人均純收入2262元。該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4人(占勞動力的6.44%),在雲南省內務工124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人畜飲水困難,大部分村寨無學習活動場所,公共設施缺乏,村容村貌差,有部分村寨道路設施較差,制約了民眾的生產和生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多方籌措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民眾喝水難和走路難的問題;在穩定甘蔗、水稻等傳統支柱產業發展的同時,帶領民眾大力發展種桑養蠶、曬黃煙、鮮食玉米、西甜瓜、大棚蔬菜等優勢產業;利用區位優勢,發展壯大第二三產業和養殖業,努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甘蔗、曬黃煙,主要銷售往本縣。2015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076.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經濟林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水稻、甘蔗、曬黃煙產業。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8487.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48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8畝。 該村到2015年底,有42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5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