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芬

戴德芬 (1888~1978),白花鎮水口村人。辛亥革命時在兩廣高級師範大學堂(今中山大學)畢業。因品學兼優,被校方推薦到廣州禺山中學執教,從事教育事業40載,先後被禮聘為海豐中學、河源中學、木余山中學、老隆師範學校、越秀中學、平山中學等校校長。後被廣東省文史館聘為館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德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白花鎮水口村
1928年,約集熱心辦學人士,廣募僑資,在惠州創辦木余山中學,使西枝江一帶子弟負笈有門,求學有路。1931年,倡議創辦平山青龍潭鄉村簡易師範學校,為發展地方教育輸送一批合格的國小教師。1948年,放棄優厚的生活環境,不顧年事漸高,毅然回故鄉擔任平山中學首任校長,甘當家鄉教育事業的開荒牛,深受家鄉人民愛戴。一生從教,桃李滿園,多有建樹。如原廣州軍區副政委盧偉如,原廣東省監察部門負責人古梅修、原外交部駐印度尼西亞文化參贊游揚等都是他的學生。治校嚴明,傾向革命。國民黨統治時期,政府腐敗,社會黑暗,校風不整,學風不正,戴德芬不畏暴政,整肅校風,端正學風,制訂一整套學生守則和校規風紀,令師生遵行。對當時實行的教規,提倡“擇其善者而行政,力戒矯情虛飾。”如周會課,從沒有強令學生唱讀《青年十二守則》,反對國民黨教育部門向青年學生灌輸效忠黨國的教條程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