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誕生的人民日報

戰火中誕生的人民日報

《戰火中誕生的人民日報》敘述了《人民日報》的創建:1948年6月-1949年10月。關係中國命運的大決戰就要開始,華北《人民日報》創刊於河北平山里莊。戰鼓聲聲,集訓西柏坡,劉少奇對華北記者團講話。 敵軍來襲,進出陽泉間,毛澤東如椽之筆雄文退敵。 平津戰役鏖戰酣,新聞先遣隊抵前線增添新軍。 入城創辦北平版,探索城市辦報實現重心轉移。 揮別農村根據地,再接再厲將革命進行到底。 大軍渡江捷報飛,協報精兵萬里行軍大西南。 《人民日報》升格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報導新政協,宣告晰中國誕生。 記錄開國大典,列格新紀元輝煌時刻。

基本介紹

  • 書名:戰火中誕生的人民日報
  •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 頁數:418頁
  • 開本:16
  • 定價:56.00
  • 作者:錢江
  • 出版日期:2008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086609, 7802086604
  • 品牌:人民日報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內容簡介

為更好地傳承弘揚人民日報社的優良傳統和前輩們艱苦創業、忘我奉獻的精神,特編《戰火中誕生的人民日報》來重溫戰火中《人民日報》的誕生史。歲月流轉,逝者如斯,《人民日報》迎來了創刊60周年。六十個春秋,凝聚了幾代新聞工作者的心血,也折射了祖國發展的輝煌歷程。

圖書目錄

1、中央要辦“大黨報”
2、兩報編輯部會師里莊
3、華北《人民日報》創刊了
4、你們將來要辦中央機關報
5、里莊,染紅激情歲月的地方
6、從太行山南北走到一起
7、組成“記者團”調研和採訪
8、培養辦報新人的培訓班
9、華北記者團的任務改變了
10、來到中共中央的身邊
11、彭真和范長江的談話
12、劉少奇對華北記者團的講話
13、毛澤東“空城計”退敵前後
14、進出陽泉大轉移
15、從里莊到東焦村
16、奔向平津前線的先遣隊
17、戰火硝煙中出現了女記者
18、程家花園內外的故事
19、接管華北日報和中央社北平分社
20、創辦北平版的41天
21、告別農村根據地
22、在剛剛進城的日子裡
23、創辦《北平解放報》和萬里南征
24、在“大黨報”平台上
25、進入城市辦報的新探索
26、升格為中共中央機關報
27、報導新政治協商會議
28、開國大典:中國人站起來了
29、記錄新中國誕生的日子
後記 定格戰火染紅的報史
附錄一 人民日報(華北總分社)1949年春幹部名冊
附錄二 部分人員待遇花名冊
附錄三 早期《人民日報》版面發展沿革
附錄四 本書參考文獻
本書體例和照片說明
鳴謝名單
地圖和示意圖目錄
中共中央、人民解放軍總部轉戰華北路線圖
1948年6月華北解放區示意圖
平山地理位置示意圖

文摘

在陳家峪培訓班學習的都是新到人民日報或新華社的年輕人,培訓主要是為了讓他們了解黨報工作的規範。然而此時的中共中央和華北局還有一個緊迫的任務,就是為不久後掌握全國政權、首先是接管平津兩大城市做準備,接管報社、通訊社、廣播電台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需要未雨綢繆。不但是初入筆陣的新聞新兵要集訓,久經考驗的老新聞戰士也要集中培訓,因為他們是未來新聞工作的骨幹。就在著手開辦陳家峪新聞培訓班的同時,中央書記處和中宣部決定,把人民日報的老新聞戰士和骨幹集中起來,由中央領導人和新華社負責人親自講課、親自培訓。
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宣部將人民日報新聞骨幹的培訓地點選在陳家峪,培訓班名叫“華北記者團”,由人民日報記者和新華社華北總分社記者組成,聽起來好像來自兩個不同的單位,實際上都是人民日報編制內的記者,在當時通常叫做“外勤記者”。
為什麼要專培訓人民日報的骨幹編採隊伍?這和中央正在準備將來定都北平,建立全國政權,創辦新的中共中央機關報有密切的關係。如前所述,中央領導人曾經考慮,調集原延安《解放日報》的編輯、記者,由他們主辦新的《解放日報》作為中央機關報。後因此議難以實施而作罷,中央領導人轉而決心以華北《人民日報》的隊伍作為未來中央機關報的基本力量。
這種轉變,不但是編制序列上的,而且帶來了歷史淵源的變化。
創刊於1941年5月16日的延安《解放日報》,是由中央蘇區的中央局機關報發展起來的中共中央機關報,從創辦之日起,它的編輯部就和中央局、和中共中央機關在一起,是在黨的領袖密切注視下發展起來的。中央領導人對《解放日報》的負責人乃至編輯、記者隊伍都相當熟悉。在轉戰陝北的時候,毛澤東還要帶上一支由范長江率領的新華社新聞小分隊跟隨自己,隨時收發新聞,可謂須臾不可分離。
新創辦的《人民日報》有所不同,它的基本力量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報《新華日報·華北版》逐漸發展起來的。從《新華日報·華北版》到因戰爭環境的殘酷而暫時收縮發行範圍的《新華日報·太行版》,發展到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再到華北《人民日報》,它的辦報隊伍,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華北敵後根據地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解放區成長起來的。在長達10年的戰爭歲月里,這支新聞隊伍中的大部分人,包括總編輯張磐石,副總編輯王亢之、袁勃、安崗等,都在敵後根據地辦報,沒有去過延安。對於他們,中共領導成員都不夠熟悉,因而需要加深了解。反過來也一樣,新創辦的“大黨報”領導成員和骨幹編輯、記者們,迫切需要熟悉中央領導人,熟悉他們的經歷、語言乃至音容笑貌,才能更加融洽地工作在一起,勝利在一起。
一旦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在西柏坡穩定下來,對人民日報的骨幹隊伍進行培訓,在培訓中了解和熟悉他們,為將來進城後的大發展做好準備,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當時,人民日報組成的記者團剛剛完成對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的採訪,正準備在9月里開展關於土地改革的報導。根據蕭航日記記載,9月5日,他們討論了下鄉的採訪任務。林韋、布克、蘇幼民在發言中認為,這次再度下去,主要的任務是採訪生產和土地改革的收尾工作,要把研究政策和研究記者的工作方法結合起來。9月7日,副總編輯王亢之向他們傳達了張磐石的意見:“反對重內輕外”,就是說要高度重視記者外出採訪工作。
到了第二天(9月8日),任務改變了,人民日報領導通知記者團:“11日去新華總社,任務是學習記者工作方法”。要求記者們準備一些問題,到總社後提出來要求解答。
9月10日,由杜展潮傳達了華北局政策研究室負責人李哲人木對當前報紙工作的意見。李哲人剛剛接替鄧拓擔任這個職務,鄧拓已轉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組組長。李哲人的意見是:當前報紙工作的中心問題是要反對經驗主義,也就是說,要將事物提高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李哲人在意見中談到,現在的報導有千篇一律的現象,一個原因是新聞工作者的理論水平、文化水平都低,這也是受整箇中國社會情況影響的緣故。
張磐石非常關心記者團即將面臨的學習。9月11日,原定的出發日期被推遲一天,張磐石在東焦村的西村會見了記者團部分成員,談了他對當前報紙工作的一些看法。他認為,總體來說目前存在著稿件空泛、缺乏事實的毛病,因而要求記者善於抓住普遍存在的問題,又要善於抓住典型。
張磐石認為,現在不是稿荒,而是“好稿荒”。“問題不多,味道不大”,報紙不大反映民眾的意見,大多是黨委意見、領導機關的東西,“快成為官報了”。
張磐石還說,把政治談出趣味來,這應該是我們的本領。他叮囑記者團成員,情況經常變化,到了新的地方,要多和總分社聯繫。

後記

到2008年6月15日,《人民日報》創刊60年了。
《人民日報》史是中共黨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當代國史的一部分。一家報紙的發展過程能夠被賦予如此意義,在世界上是少見的。
這部書記述的是《人民日報》的創建歷程,是《晉冀魯豫紀實》一書的姐妹卷。
我是1984年走進人民日報辦公大院的。那一年,我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的研究生,開始了在這個大院的生活。我的導師,是人民日報記者部主任林鋼。從那時起,我經常作為人民日報的實習記者,從事不同領域的採訪。
1987年,我正式進入人民日報記者部,先是擔任駐雲南記者,後來工作幾經變動,但始終是在人民日報這個集體中采寫和編輯新聞。我眼前常常幻化大海的景觀,波濤洶湧,寬闊無邊,而我只是滄海一栗,只因匯入了大海,感覺到身邊充滿了新聞素材,取之不盡,永遠寫不完。
大海是江河的歸宿。日積月累的新聞,最後凝聚為銘刻人類發展軌跡的歷史。
在從事各種不同內容新聞採訪的時候,我收集整理各種材料,以便了解在面臨的具體新聞題材上,我的前輩和同事們已經做了什麼,我還能或者應該做什麼?
這就是新聞的積澱和承傳。我們這一代是站在前人事業的基礎上,繼續向前跋涉的。由於已經有了前人的探索,我們也許可以走得更高更遠。在行至一個里程後,身後趕來的年輕一代,會超越我們,朝新的目標奔去。如此無窮反覆,產生各領風騷的錦繡篇章。
新聞記者的基點是現實。他站在現實的基點上,回顧即為歷史,展望則是未來,回顧和展望都是為了更真切地反映和認識現實。所以,從新聞記者中產生當代史學家和未來學專家,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如上所述,我在采寫新聞之時,需要經常不斷地回顧歷史和展望未來。隨著時間的積累,就回顧這一頭來說,自己對《人民日報》歷史的了解逐漸增加了。做此種了解的基本出發點是要弄清楚:你從哪裡來?如今在何處?要到哪裡去?
了解得多了就形成積累。認真梳理,漸漸有了頭緒,加以闡述,於是寫成了這部書——描述華北《人民日報》怎樣於1948年6月15日創刊,到它於1949年8月1日正式升格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再到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報》是怎樣進行開國大典報導的。
很巧,當我完成這段歷史撰述的時候,《人民日報》就要走過整整60年的歷程了。60年為一甲子,歲月周而復始,人間滄海桑田。人生到60年,自當回首往事。《人民日報》走過60年了,也需要回溯歷史。萬里江河有源,不涓細流。條分縷析,是為了發現其中的規律。尊重歷史,是因為在歷史看似千變萬化的紛繁進程中,不斷指示著社會發展的朝向。
我已在《人民日報》工作了20多年。眼看多少歷史事件在身邊發生,多少歷史人物就在身邊走過或是端坐,你有機會注視他們,甚至和他們交談。人生不會第二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我身在人民日報工作得越久,越加感受到它和國家命運共同著呼吸,它是時代的一面鏡子。我漸漸感覺到有責任表述這段歷史。
說起來,我對人民日報歷史的研究,在我正式成為人民日報記者之前就開始了。1985年,在尊敬的導師林鋼主任指號下,我著手撰寫碩士論文《論人民日報1956年改版》,最後威稿3、5萬字,它幫助我獲得了碩士學位。這篇論文後來選登於《新聞研究資料》雜誌。我感到高興的是,在此後20年時間裡,許多涉及這段歷史的論述還在引用這篇論文。完成這篇論文之後,我暫停了對人民日報史的撰著,因為我感到自己的學識積累不足,需要一定時間的積澱重新再來。
臨近21世紀的時候,我結束了長期的駐外生活,從上海回到北京。這時,我不僅早已熟悉了朝夕相處的同事,和諸多報社前輩也熟悉了起來,聽過了許多動人心魄的或平凡的故事,日積月累,耳濡目染,零散的片段逐漸連貫起來。當別人介紹我說“這是一位資深記者”的時候,我聽來會別有一番感觸,這就是說,該是援筆記錄和梳理的時候了。否則,往事的落葉會無聲地飄零在噴珠濺玉的河流上,如果不及時擷取加以編織,它們會流向漫無邊際的遠方無影無蹤,也會伴隨沙石沉入水底直到消失。然而,如果要敘述一部人民日報史,從哪裡入手呢?
2002年7月,我參加了在北京西山八大處舉辦的地方黨委宣傳部長培訓班。這段學習使我有比較完整的時間來思考歷史。一天傍晚,我走在八大處登山道上,看晚霞飛騰,聽松聲如濤,突然心有所悟,靈感進發。我立即快步下山一口氣寫到深夜。這樣用了幾個晚上寫出了上下集電視片《從西柏坡到北京-人民日報的創建》的初稿。在社領導的關心和親自主持下,這個片子很快投入拍攝,於2003年春節前基本完成,趕上了人民日報創刊55周年紀念。當年,中央電視台和十幾家省市電視台播出了這部上下集電視片。
拍完了這個電視片,我深深體會到什麼是拍攝的遺憾。這種遺憾是多方面的:從內容到畫面,從光線到聲音。尤其從內容上看,40分鐘的電視片難以詳述《人民日報》從創刊到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歷程。在拍攝過程中,我又積累了相當一批早期《人民日報》的史料。那好,我就在這個基礎上系統收集資料,決心以兩卷本著作的方式反映從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到華北《人民日報》,再到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創刊的歷史。它可以說是對當年電視文本的細化和詳述,但規模和系統性遠遠超出前者。這一寫就寫了整整5年。全書文字時斷時續,卻也不絕如縷,每每於夜深之時從計算機鍵盤上嘀嘀嗒嗒進躍出來,排列到計算機螢幕上聽從檢閱。
本書即將脫稿的時候,我將它定名為《戰火中誕生的人民日報》。如果說《晉冀魯豫(人民日報)紀實》一書比較偏重於人物介紹的話,這部書則側重於敘事,將事件的發展作為貫穿歷史的主幹,依事件而展開人物。
在這個過程中,我得到的幫助是不勝枚舉的。首先,是每一個我找到的當事人都支持我,不僅詳盡地口述回憶,還提供或幫助我尋找照片,儘可能地尋找當年記錄。他們都認為,在有生之年留下這些口述材料,互為印證,認真梳理,是一種面對未來的責任。他們的回憶和提供的文稿,是本書的基本依據。
我慶幸對李莊、蕭風、程慶豐、傅冬、於明、張桂雲等前輩作了採訪,和他們一起討論人民日報歷史的情景我永遠不會忘記。可惜他們在本書成稿之前先後乘鶴西行,我願以本書作為對他們的最好懷念。
我數次前往華北《人民日報》的誕生地——河北平山縣裡莊,還有今天的鹿泉市東焦村,尋訪報社舊址,和那裡的鄉親共話當年。站在當年以土坯為牆的舊址前,我的心靈受到很大震撼。就在這些低矮簡陋的農家院落里,人民日報的前輩不辭艱辛,不怕犧牲,在戰爭歲月里創建了《人民日報》,我們直至今天還生活在他們的事業里。他們是充滿革命理想的一代,是艱苦創業的一代,他們這一代人的獻身精神應當薪火相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