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當幹部:挖光職場地雷

我在中國當幹部:挖光職場地雷

《我在中國當幹部:挖光職場地雷》不是一本賣弄個人職業生涯的職場教材,沒有華麗的文藻,不故弄玄虛,不危言聳聽。筆者憑藉其親身經歷的大事小事,全面、清晰地展示了中國的職場景象,可以提供一些參考,啟發一些思考。看過之後,應該更明白一些。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在中國當幹部:挖光職場地雷
  •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231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作者:北行劍客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0461443, 978753046144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在中國當幹部:挖光職場地雷》作者以自己十幾年的職場親身經歷,有感而發的文章。可以讓人更加真實而全面地了解職場,把握一些職場機關,掌握一些職場技巧,識別一些職場險惡,從而在自己的前程中少走彎路,加快抵達成功的速度。

作者簡介

北行劍客,浙江龍游縣人。1992年大學畢業後,隻身到河北謀生。乾過工程設計,管過項目建設,當過財務出納,做過多年秘書。1999年任某企業辦公室主任,進入了傳說中的幹部圈子。但此“幹部”非彼“幹部”,不管人,不管事,只管三千常用字。以碼字為生,也以碼字為樂。由於工作原因,生活和工作中接觸過不少人,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職場的喜怒哀樂。2007年8月開始寫部落格,三年之內點擊過千萬。其中關於職場的文章尤其受網友歡迎。在網友的鼓勵下,開始嘗試系統地撰寫職場文章,並出版此處女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這兒是職場
扔掉“好人”“壞人”的概念
看看這些稱呼和誇獎
“不行”不要比
同事和朋友不是一回事
同事間不宜公事私辦
迂就不來的關係
沒安好心的“好心人”
說說職場的潛伏者
在職場靠什麼吃飯
這些人得罪不起
領導秘書不容易
領導是繞不過的
與領導相處在細微之間
領導前不要讓自己膨脹
領導的“真功夫”
信任和尊重“不懂業務的領導”
認識領導的“官架子”
領導口中的暗語
見識領導的過頭話
領導罵人有講究
“處關係”就是“送禮”嗎
正經看待與上司的關係
第二章注意自己的腳步
割進籃子的才是菜
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
“老闆”不是隨便叫的
別把領導當哥們兒
領導的玩笑不能隨便開
切忌順竿爬,搶了領導風頭
不要恃才賣難題
“勢”只能在上司那邊
冷靜面對同事的擠對
自己爭取的機會更有價值
學習,才剛剛開始
向“不如自己的人”多學習
“人才”與“人精”
“十六字心經”
怎樣才算是“展示自己”
筆桿子當不得
把握在會議上發言的機關
在“指示”外放開自己
在能力前,“人情”也重要
領導秘書為何升得快
朝中有人好做官嗎
如何讓所有領導都滿意
站隊跟人不能不講立場
第三章我看到什麼
餓死的駱駝比馬大
不明不白做了替罪羔羊
“利益同盟”不會太靠譜
不要攪同事潑來的髒水
認識“二傳手”這一角色
不明人際關係不要想當然
排座次的“小事”
“發言”和“講話”的區別
只能說不能做的事
酒桌上的許諾聽聽就好
別讓空頭支票迷了眼
“不團結”也有講究
“講實話”的陷阱
領導間的火,也會燒到自己
和上司交往有沒有底線
盡責與自取其辱的距離
不要以為自己最聰明
堅守自己的陽光道
應酬的煩惱怎么解
酒場:特別的職場
第四章讓自己更明白
上司不按套路出牌
當上司有意刁難時
放開眼前的“公道”
有些黑鍋可以背
請示工作有講究
糾錯也要看場合
“補台”不能越界
流言止於智者
“請示”的飯不能總吃
識破上司的小鞋計
以德報怨會合適嗎
“小圈子的忠誠”
一朝天子一朝臣
領導眼中的人際矛盾
王八蛋與湯的問題
在矛盾漩渦中游泳
領導間矛盾的價值
用“假辮子”護身
說不清楚的“過猶不及”
要寶寶,還是要事業
看好自己的身體
後記

後記

扔掉“好人"“壞人"的概念
表妹剛參加工作,來電話閒聊,順便問了我一個問題:“職場很複雜啊!我是新手,怎樣才能擦亮眼睛,去識別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呢?如果好人壞人沒有分清,豈不會很危險?”
我說:“你怎么就肯定職場中一定有好人、有壞人呢?如果職場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你不就不用費這種心思了?”
表妹不相信:“社會中都有好人壞人,職場中怎么會沒有?你混跡職場這么多年,不知道是怎么混的?”
關於如何識別好人壞人,子貢問日:“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日:“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日:“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有一天,子貢問孔子:“假如有這么一個人,周圍的百姓都說他好,都喜歡他,那么這樣的人怎么樣呢?。”孔子說:“不可以絕對認可。”子貢又說:“假如大家都說他壞,又怎么樣呢?”孔子說:“也不可以如此隨便附和。只有百姓中的好人都喜歡他,百姓中的壞人都討厭他,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好人。”
其實,孔子的話也有邏輯問題。他認為,必須“好人”喜歡而壞人厭惡的人才稱得上好人。那么喜歡好人的“好人”,又如何判定呢?不過,這不是本文的主題,先不說它。今天討論的重點,是職場中究竟有沒有好人壞人的問題。
我們時常聽周邊的人說“某某人很好”“某某人很差勁”。這要是在生活中,評價一個人的人品,說“某人是好人,某人是壞人”,多少還有些靠譜。但在職場中,如果你聽別人說某人好或者某人壞,千萬不要輕易相信。
為什麼?是因為職場比生活圈子的利益矛盾更為集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複雜多變。甲和乙關係很鐵,好得穿一條褲子,那么甲在乙的眼裡,絕對是個好人,十足的好人。而如果甲和丙關係不行,互相勾心鬥角,那么甲在丙的眼裡,絕對又是個混蛋,恨不能殺的混蛋。指不定哪天,甲和丙成了朋友而和乙結了怨,甲在丙和乙的心目中又會是另外的什麼形象了。
職場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取決於自己對他人的感情和期許。比如,你在路上碰到兩個人,一個是自己的下屬,一個是自己不認識的人。如果這兩個人都和你形同陌路,擦肩而過,連個招呼也不打,你心裡是什麼感覺?自己不認識的人不和自己打招呼,你根本不會在意,而自己的下屬不和自己打招呼,就有可能惹你很上火了。
同樣都是不打招呼,感覺卻截然不同,為什麼?是因為對這兩個人的期許不一樣。在你的心裡,很可能時不時地在等著下司的招呼,而他沒打,就會被你看成“不尊重”之類,甚至會牽涉上他的為人等等。你對不認識你的人沒有期許,他沒打招呼你不認為他有什麼問題;而你對下屬有了期許,他又沒達到你的期許,你就認為他有“問題”。
還比如,如果某領導或某同事幫助過你,對你有恩,那么不論他對別人怎么樣,你往往都會認為他是一個好人;而如果某領導或某同事打擊過你,和你有怨,那么不論他在其他事上做得如何,你往往都會認為他是一個壞人。好人和壞人在某一個人的心中是有標準的,但對於大眾來說,又是談不來標準的。
所以說,職場中有好人也有壞人,也無好人也無壞人。你在別人的心中是好人或是壞人,別人在你的心中是好人或是壞人,很取決於你們之間的利益關係。有關係還是沒關係,好人還是壞人,都是動盪不定的。
故此,我對表妹說:“在工作中,人的好壞是很難區分的。不是你沒有分辨能力,而是根本沒法區分。所以,在職場中謀事,千萬不可輕易地把身邊的人分類成‘好人’‘壞人’,而刻意地去親‘好人’疏‘壞人’,那樣既不利於工作,也會導致自己吃其它的虧。”看看這些稱呼和誇獎
步入職場,第一件要面對的事,恐怕就是如何準確地稱呼領導和同事了。照理說,人與人之間,直呼其名最準確也最省事。無奈我國有避名諱的光榮傳統,在職場更是盛行。只要職務比自己大的,不論年紀是大是小,都儘可能稱其職務,而不是呼其名字,否則就會是大不敬。
一般來講,對能弄清楚對方職務的人,叫起來還是比較省事的。什麼“張處長”“李科長”的,好叫人家也愛聽。但碰到沒有職務或不清楚職務的,就比較費事了。但見了面又不能不張嘴啊!沒辦法,不少人只好按在家時的習慣,凡是比自己大的一律叫“哥”“姐”“叔”“姨”什麼的。但在職場整天哥哥姐姐地叫,也不是那么回事,有時單位領導也不願意。P2-4

序言

我這人沒什麼愛好,閒暇時間除了看看書,再就是坐在電腦前碼字,在部落格里記錄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思緒。有一段時間,寫了幾篇關於職場的文章,算是對自己過來職場路的一個檢討。相熟的朋友都說不錯,看了很受益,鼓勵我多寫一些。我有些受寵若驚,看到別人遞過來的桿子,想也沒想,就順著往上爬,努力地把封存在自己腦海中已經十幾年的職場人和職場事,用夾敘夾議的方式記錄下來。新浪網的編輯也很抬愛,時常把這些文章推薦到新浪首頁或者部落格首頁,使我有了和大家分享閱歷的更大平台。前來捧場的讀者群逐漸大了起來,我和網友的交流也多了起來,寫職場文章的興致也就愈發濃郁了。
說實話,我寫這些職場文章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要出一本書。但當文章寫了三四十篇的時候,開始有出版社的朋友“勾搭”我,建議我把這些文章整理成一本書;一些熱心的網友甚至替我想好了書名。一來二去的,我有些動心了。於是乎,就自己拿自己當作家了,抽時間把已經成稿的文章,分門別類地整理了出來。再根據文章的分類,有意識地去補充其中的內容。日積月累,這本書就慢慢地成形了。
應該講,時下的市面上,關於職場的書真不少,我也看過一些。但我寫的職場文章,和其他人的不是一個路數。最大的不同,是我不想以一個職場教練的身份,去告訴別人“應該怎么做”。因為,我沒有這個資格。自己還整不明白呢,拿什麼去教導別人?我所能做和所想做的,只是用我十幾年來的親身經歷,向讀者展示一個真實的職場,讓讀者通過別人的經歷去體悟職場的酸甜苦辣,使讀者能從他人的教訓中吸收進步的營養。
讀了這本書,或許你從中找不到通往成功的捷徑,但至少,可以讓你更加真實而全面地了解職場,把握一些職場機關,掌握一些職場技巧,識別一些職場險惡,從而在自己的前程中少走彎路,加快抵達成功的腳步。我們更全面地了解職場,不是有意去揣摩和尋找一些所謂的‘‘潛規則”,而是能夠讓自己更清晰地看到職場的角角落落,學會甄別,學會揚棄,更好地堅守心中的大道,而不是隨波逐流,浪蕩一生。
在書的開頭,我想寫的和想告訴大家的,就是這些。職場中的是非、非是,還是讓書中更多的過來人和你講述吧。
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