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周期性波動研究

我國經濟周期性波動研究是一篇西方經濟學專業的博士論文,由徐長生老師指導,崔友平編著。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學位授予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經濟周期 經濟波動 巨觀調控
館藏號
F124.8
館藏目錄
2009\F124.8\1

中文摘要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增長舉世矚目,但是,一直也面臨著經濟周期性波動和不穩定難題。本文試圖分析我國經濟周期波動的特徵,從總需求和總供給兩大角度探尋我國經濟周期性波動的深層次原因,旨在尋找出控制通貨膨脹和減少失業相結合、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相結合、總量平衡和結構最佳化相結合的巨觀調控方式,為我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我國從1953-1976年23年間,大致經歷了5個周期的經濟波動,平均長度約4.8年。改革前我國經濟周期長度極不規則,波動幅度大。改革開放後在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經歷了4次較為完整的經濟周期波動,2000年我國進入了第5個經濟周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周期的總體特徵是增長位勢提高,周期波動幅度降低,波動性質向增長波動轉變,增長波動的擴張、收縮動力機制發生變遷,價格代替數量信號傳遞波動信息等。 本文運用AD—AS模型和總需求和總供給共同衝擊論研究了我國經濟周期波動的原因。首先,總需求波動對經濟周期有重要影響,改革開放以來,總需求己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周期性波動的主要原因。從投資需求來看,國有投資起著經濟啟動和收縮的先導作用。國有投資與非國有投資具有一致性,國有投資是國家巨觀政策的操作和控制槓桿,非國有投資基本上是隨市場景氣循環的變動而進退。從消費需求來看,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消費一直處於受壓抑狀態,消費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並未充分表現出來。1978年以後情況有所改變,消費對國民經濟成長貢獻率居於主體地位。上世紀80年代,消費對經濟成長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90年代以來,消費的作用仍是居於主體地位。從政府需求來看,改革開放以來,財政赤字、財政預算外收支以及地方政府的擴張行為,成為我國經濟波動的一部分衝擊源。從國外需求來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的外貿依存度也不斷上升,國外需求特別是出口對於我國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影響程度逐步加深。 其次,總供給衝擊也會導致經濟波動。從農產品波動衝擊來看,糧食產量增長率的波動雖然不是我國經濟波動的決定性因素,但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明顯。當糧食減產,供求緊張時,糧食價格會上漲,往往會造成通貨膨脹。從能源與原材料衝擊來看,改革開放以來,在前面的4個完整周期中,我國的能源消耗增長率明顯地呈波動性增長,能源周期與經濟周期基本一致。從生產技術創新衝擊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本文還分析了經濟波動與三大產業波動的相關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周期波動是一種必然現象,我們應該承認經濟周期波動的客觀存在。我們應該注意到我國經濟周期波動具有兩方面的效應:正效應和負效應。正效應主要表現經濟波動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機,是深化我國體制改革的最好時機,是轉變我國經濟成長方式的良好契機等方面。經濟周期波動的負效應在經濟過熱和經濟蕭條時期有不同的表現。經濟過熱負效應表現在造成我國經濟的混亂,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破壞資源配置的基礎,嚴重的經濟過熱可能會使貨幣貶值,加劇投機活動。經濟收縮的負效應表現在物價水平持續下跌,企業虧損嚴重、停產、倒閉,失業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下降、投資持續下降等方面。 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曆次針對經濟周期波動的巨觀調控政策,發現國家巨觀經濟政策的變化也會影響經濟波動,而巨觀經濟調控政策的效果取決於經濟政策出台的時機和力度選擇。 本文最後提出了針對我國目前經濟波動狀況的巨觀調控政策建議:繼續實施“雙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實現區別對待的產業(行業)調控政策;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居民消費;不失時機地推進金融、財稅等方面體制改革,健全巨觀調控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