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礦控制因素

成礦控制因素是控制礦床形成的地質因素。簡稱控礦因素。礦床形成需要多種有利地質因素的巧妙結合。對於不同成因、不同類型的礦床來說,在成礦過程中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內生礦床的主要控礦因素往往是區域性和局部性的構造格局、火成岩的特點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礦控制因素
  • 外文名:控礦因素
  • 特點:地質因素的巧妙結合
  • 對應:區域性和局部性的構造格局
簡介,構造控礦因素,區域性控礦構造,局部性控礦構造,沉積控礦因素,岩性控礦因素,岩漿控礦因素,

簡介

控制礦床形成的地質因素。簡稱控礦因素。礦床形成需要多種有利地質因素的巧妙結合。對於不同成因、不同類型的礦床來說,在成礦過程中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內生礦床的主要控礦因素往往是區域性和局部性的構造格局、火成岩的特點以及容礦岩石的岩性;而在外生礦床的形成中,區域性構造因素和沉積因素往往起了格外重要的作用。研究控礦因素,對礦產預測、找礦勘探和礦床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控礦因素很多,最重要有構造沉積岩性岩漿4類。

構造控礦因素

礦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控礦構造可分為區域性控礦構造和局部性控礦構造兩類,前者控制礦帶和礦區的形成和分布,後者決定礦床的定位。

區域性控礦構造

包括造山帶、褶皺帶、深斷裂裂谷島弧及逆沖推覆構造等。它們組成了大地構造格局,控制了岩漿活動(侵入、火山)及有關的內生礦化。造山帶和深斷裂都有一定變質作用與之伴隨,形成不同規模的變質相帶和有關變質礦床。以造山帶為例加以說明:造山帶是岩漿侵入的帶,當然也就是與岩漿有成因聯繫的成礦帶。礦床常常產在岩株和岩基里或在其周圍成群分布。造山帶有較深較大的斷裂,礦液可以沿著它上升,再流入其他相連的通道,最後形成礦床。大體上來說,褶皺、岩漿侵入、斷層和礦化彼此相關,並按一定的順序發生。首先發生褶皺並伴隨著形成傾角不大的逆斷層,然後大規模的岩漿活動,接著發生斷層,它們區域性地和局部性地控制了緊接著發生的礦化作用。

局部性控礦構造

包括斷層褶皺孔隙裂隙帶剪下斷、角礫岩帶等以及它們的交接複合部位或它們與有利岩層的交接部位。這些常是地殼中含礦流體運移的通道和礦石堆積的場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礦體的形態、產狀和空間位置。構造的多期次活動導致成礦的多階段,影響礦化分帶和礦體內部結構等(見礦田構造)。

沉積控礦因素

包括地層、岩相、古地理古地貌古氣候古水文地質條件等。
地層控制對於沉積礦床,具有頭等重要意義,對於某些內生成礦作用也占重要地位。鐵礦主要產於前寒武紀地層中,鹽類礦床則主要集中於泥盆紀二疊紀第三紀地層中。地層不整合面所代表的古侵蝕面,是聚集殘餘礦床和砂礦床的有利部位。
沉積岩相對成礦有更直接的控制作用。大多數礦床都產在一定的岩相中,例如海陸互動三角洲相的沉積、成岩、生物和化學條件是極有利的生油和儲油環境,有良好的油、氣遠景。海相火山-沉積岩相對形成鐵、錳和塊狀硫物礦床有重要意義。
古地理和古氣候條件對於沉積礦床的空間分布和礦床類型有直接影響,如煤礦層形成於溫濕氣候條件的沼澤盆地中,而含銅砂岩形成於乾燥氣候條件下的河谷或三角洲中。
不同地質時代有不同的沉積條件,所以能形成不同種類或不同規模的礦床。對各種沉積礦床來說,都存在著較重要的大量形成的時期。煤礦出現在古生代和古生代以後的地層中,這是因為古生代尤其是晚古生代以來,具有溫濕的氣候環境,陸生植物大量繁殖的緣故。就世界範圍看,主要的含煤地層為石炭二疊系、侏羅系和第三系。錳的成礦時代,以前寒武紀和第三紀為最重要,集中了全世界儲量的一半以上。鋁土礦的主要成礦時代是石炭二疊紀、侏羅白堊紀、第三紀和第四紀,在中國以石炭二疊紀為最重要。大部分條帶狀矽鐵建造都形成在距今26~28億年的一段時間裡。

岩性控礦因素

容礦岩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對於成礦作用方式、礦化強度、礦體產狀以及礦床類型等均有明顯的控制作用。
在物理性質中,岩石的孔隙度、 裂隙度、滲透性、抗壓強度等對礦化強度、礦石組構以及礦體產狀等都有影響。如多孔狀岩石中礦化常較強烈;脆性大的岩石容易碎裂,也有利於礦液流動和礦質的沉澱,很多礦床,例如斑岩型和網脈型礦床的形成都需要脆性岩石條件。
岩石的化學性質在後生礦床的定位中起重要作用。有些岩石,特別是碳酸鹽岩,由於其較高的化學活動性,易於與礦液發生化學反應而沉澱下成礦物質,因此,比別的岩石更適合於容礦,礦體常常選擇性地產在石灰岩里。而一些塑性強的岩石,如頁岩、片岩等由於其不易發生裂隙,往往能成為礦液運動的隔擋層,因此,當具有一定厚度的脆性和塑性岩石互層時,在脆性岩石中常能形成礦體。

岩漿控礦因素

又稱火成岩因素。它是內生成礦作用的重要因素。在外生礦床,尤其是風化礦床和砂礦床中,岩漿岩也是成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
在內生礦床中,岩漿的控制作用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一定化學成分、礦物組合的礦床常與一定成分的岩漿岩有關。例如,銅鎳硫化物礦床常產於蘇長岩-輝長岩中,剛玉和磷灰石常產於霞石正長岩中,這種關係叫岩漿岩成礦專屬性(見成礦專屬性)。②不同類型礦床在侵入體內外的產出常表現出一定規律:岩漿礦床產於岩體內部;偉晶岩礦床產於母岩侵入體內或其毗鄰圍岩中;接觸交代型和某些高溫熱液型礦床產於侵入體接觸帶或附近圍岩中等。③岩體侵位深度對成礦有一定影響。一般在深成和中深部位易生成雲英岩型、夕卡岩型礦床;在淺成和近地表條件下,易形成中低溫熱液礦床和斑岩型礦床。在相對開放的環境中易形成火山噴溢型和角礫岩筒型礦床等。④礦體與岩體形態、大小和部位的關係。不少熱液礦床總是在岩基的特定部位產出。岩基是很大的侵入體,通常寬數十公里,長數十至數百公里,下延很深。岩基頂部的形狀很不規則,可以向上突起呈圓丘、圓錐,或在一個方向上略有延長的岩鐘。許多地質工作者都指出,岩漿分出的流體傾向於先聚集在岩基頂部的岩鐘里,再進入岩鐘已凝固的邊部或上覆圍岩中,從而岩鐘成為礦體的分布中心,並起了控礦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