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衛

成山衛

成山衛,山東省成山鎮,位於膠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 100 華里,面積 109 平方公里,是"中國好望角"--天盡頭、中國最大天鵝越冬棲息地天鵝湖的所在地,是祖國海岸線上最早見到日出的地方,是中國大陸距離韓國大陸最近的地方( 94 海里)。成山鎮歷史悠久,據考證,我國歷史上的風流人物秦始皇、漢武帝等都到過這裡,留下許多古蹟和傳說。1944 年榮成縣遷址崖頭,人們習慣上把成山衛稱為"老榮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成山衛
  • 所屬地區:山東省成山鎮
  • 地理位置:三面環海
  • 面積:109 平方公里
成山衛的來歷,成山衛的沿革,

成山衛的來歷

明朝洪武年間(1398 年),魏國公徐輝祖在此設衛戍邊,取名成山衛。清雍正十二年(1734)河東總督王士俊奉命整頓封疆,決議裁衛。王士俊疏稱:“文登幅員已極遼闊,今再加威海、靖海、成山三衛地糧軍戶,其地周環800餘里,殊難管轄,而成山衛又是未便聽其孤懸海濱,且成山地方為海洋東面險要之區,則成山衛自應改設一縣,以資彈壓。”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廷議認準,裁成山衛設縣。雍正帝“欽賜嘉名,以始皇嘗射大魚於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榮成縣誌》道光本·藝文)。裁衛設縣始告完成,改成山衛為榮成縣。

成山衛的沿革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先後在遼東、山東至廣東沿海設定50餘衛,形成了衛、所、寨、墩的防禦體系,在軍民的嚴密防衛下,倭寇大為減少。中國古代稱日本為"倭"。14世紀中期,日本進入分裂時期,內戰頻繁,一批武士因戰敗而失掉軍職,成為無業浪人。他們勾結奸商,橫行海上,伺機侵擾、洗劫中國沿海,還襲擾朝鮮及東南亞諸國,時謂之"倭寇"。
明代初期,地處膠東半島最東端的文登、榮成離倭寇最近,受倭患最重。為加強這裡的防務,明朝在元朝設寨禦敵的基礎上,又在沿海派兵建寨。洪武二年(1369年),在寧海州文登縣設定了赤山寨(今榮成市石島鎮北)、溫泉寨(今環翠區泊於鎮東北)、辛汪寨(今環翠區寨子村),各設弓兵百人。寨下轄墩,每墩有兵把守,一有敵情,白天放煙,夜間舉火報警,寨兵則出動殲敵。後來倭寇發展到成千上百,為進一步為加強山東半島最東端的防禦,洪武十三年(1380年)析文登縣最東端濱海地置成山衛,又在文登普庵郡建靖海衛。18年後,修築了成山衛和靖海衛城。成山衛周長3280米,牆高6米,城牆厚2米。4個城門樓因由李永泰、張天順、郭文興和徐武寧4個財主捐款修建,故東門稱永泰門、西門為天順門、南門為文興門、北門為武寧門。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析文登辛汪都東北部置威海衛(此前威海漢代稱石落村,元代改稱清泉夼)。威海衛初設時有防無城,直到永樂元年(1403年),魏國公徐輝祖徵調文登縣、寧海州軍民7萬餘人築威海衛城。城牆南北長870米,東西平均寬632米,占地55公頃。城內以東西、南北兩條主要幹道劃為四個坊隅。威海衛指揮司衙門,威海衛學(衛內自辦學校)和主要廟宇,均集中在東北隅;生活居住區多集中於東南隅和西南隅;集市則設於城內中心的"十字街口"(現海林賓館處)附近地帶。威海衛向北8里至海,向南8里接文登縣界,向東不足1里至海,向西55里至初村莊,接寧海州界。
三衛建成後,形成了衛、所、寨、墩的防倭體系,但因倭寇漂流在海上,來去不定,突然襲擊一衛,其他兩衛難以救援。為彌補這一欠缺,1427年,又於文登城設立文登營,駐馬步兵1000餘人,以便與各衛策應。文登營可以說是當時中國東部沿海最高軍事機關所在地。文登營的職官“把總”“指揮”大多是將軍級,授“護國大將軍”銜,有的官至二品。文登營及三衛在抵禦倭寇對中國東部沿海的入侵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435年,文登營遷於城東5公里處修築了營盤。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到文登營巡視海防時,曾留下“齊東重鎮”,“東海名藩”的題詞。
衛屬軍事性編制,最高領導機關是指揮使司,其職責是治軍理屯。理屯即組織屯軍。春夏耕種,秋後練兵習武。指揮都司設指揮使一人(正三品),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四人(正四品)。當時地方的知府為從四品或正五品,知縣為正七品。從官級上,衛與府同級,衛指揮使受山東都司管轄,轄區內的政治、軍事等事均由其自行處理;衛所及軍屯中的軍民詞訟、征糧納稅也為衛管轄。衛的軍員世襲相繼。
威海衛、成山衛、靖海衛三衛的設立,對防禦倭寇入侵起到了重要作用。永樂四年(1406年),倭寇首次襲擾威海衛。占領劉公島後,揚言攻打威海灣南岸的百尺所,妄圖將衛城守軍引出城外,乘虛攻城。倭寇陰謀被識破後,便強行登入,先在城外進行了瘋狂的殺擄,隨後大舉進攻衛城。衛指揮僉事扈寧率領官兵在城裡居民的支援下,與倭寇血戰3天3夜,衛城安然無恙。這時,援軍趕來助戰,內外合擊,入侵的倭寇被擊潰,丟下大批屍體,狼狽逃竄。此後100多年,倭寇再未敢襲擾威海衛城。明朝中期,朝廷衰敗,治防逐漸鬆弛,各衛所官兵紀律鬆散,城牆、煙墩毀壞嚴重。期間,威海地區沿海衛所的城牆,雖經山東按察司副使趙鶴齡徵調民工整修加固,但治防危機仍很嚴重。明嘉靖年間,衛所軍卒逃亡過半。3衛的總兵力只約原一個衛的編制。此間,倭寇探明情況,乘虛而入,入侵船隻多時上千隻,威海人民再次陷入苦難之中。倭寇在榮成俚島南經常登入竊居,(當地軍民稱其地為南倭島和北倭島,20世紀80年代後此地改名為南我島和北我島)。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繼光在山東沿海主持抗倭,督修各地防倭設施,採取 "魯人守魯土"的方略,訓練當地青壯年農民,沿海抗倭的形勢大為改觀。
威海衛、成山衛和靖海衛的建立,不但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也為封閉的邊遠之地帶來了生機。衛與知府同級,政治上高於縣,所轄有關待遇自然也高於縣。衛里的集市貿易發達,買賣興隆,每10天3個集。每個衛內都有官辦的衛學一所,衛學高於私塾,也高於明清兩代所設的社學和義塾。衛學的設立提高了當地的文化層次。由於衛所的官兵,來自全國四面八方,把各地的先進文化、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到當地,推動了威海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促進了當地與外地的經濟交流。衛城的京操軍(正規軍),每年春秋兩季進京訓練,不少民眾隨之進京經商,當時成山衛就有"走京(北京)闖衛(天津衛)"的說法。
明朝後期,衛所及屯地劃入地方。威海衛、成山衛、靖海衛一併劃歸文登縣(軍事上仍由山東都司管理)。衛所劃歸地方後,軍需由地方負責,過去屯地勞作的軍戶不需再種地,從而擴大了衛所的寄生階層,地方的負擔更加深重。文登知縣在《留成靖二衛祥文》中抱怨道:"旺季之時,衛因縣轄,官民俱多其累"。
清朝初期,由於軍事體制變化較大,拉開了裁衛並所的序幕。順治二年(1645年),裁併了內陸衛所。登州、寧海兩衛此時併入蓬萊、寧海兩縣。威海、成山、靖海等衛雖未裁,但衛官的世襲制被廢除,成山、靖海衛只設守備1人,負責管理衛中之事,兼屯田等事務。康熙二十年(1681年),裁衛又提到了議事日程。威海衛《闔紳士留衛條議》則以威海是軍事要地為由,要求保留。另外,"萊陽、文登二縣及大蒿、成山、靖海三衛,士民聯名公呈,力陳風土形勢,追言創製始末,極言利弊……"登州知府依此,遞交了《登州府尚衛祥文》,裁衛之事再一次被擱置。雍正三年,裁衛之議又起,兵部行文裁衛。貢生呂曰卓再一次冒昧瀆陳,要求不裁威海衛,於是威海衛等又保留下來。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東總督王士俊奉旨率員到登州裁衛。這時各衛紳士仍然呈文要求保留,其中靖海最甚。王士俊態度強硬,將靖海衛力主留衛之人,"拿送寧海州監禁,以奸匪論罪"。王士俊登州之行,達成了裁衛的統一意見,遂上疏兵部:"請將成山衛改為榮成縣,大蒿衛改為海陽縣,威海、靖海兩衛的疆域、紳民俱歸文登縣。而學校生童,威海則附於榮成,靖海則附於海陽"。雍正十三年(1735年)四月,兵部議定後,雍正帝下詔裁衛,設榮成、海陽二縣。至此,威海、成山、靖海三衛全部裁撤。從設衛到裁衛,歷時355年。
三衛雖裁,但其歷史痕跡卻長久地保留下來。就威海衛而論,阮、苗、劉、陶、畢等姓,祖先大部分是明朝設衛後其官員的後裔。另外,衛的官兵大都從外地而來,其方言至今仍有保留。威海衛、成山衛、靖海衛、龍鬚島等地人說話,與當地人有明顯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