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國

戎國

戎國,即有娀氏,風姓、己氏,出自上古東夷太皞(伏羲氏)之後。在今山東省曹縣北部。在姜太公立國之後,為齊國附庸。

戎國在濟水附近,曹、宋、衛、魯之間的狹長地帶,今山東曹縣西北有戎城(今安陵堌堆遺址),東部有戎國楚丘邑(今梁堌堆遺址),東南有戎國已氏邑(今西漢已氏縣遺址),東北古營集,營是戎的訛音,即古戎集,也是戎人居住之地。春秋初期今曹縣北部由西至東皆為戎地。

戎國為已氏之戎,魯西之戎,太皞伏羲氏之後,非戎狄之戎。夏代為有娀(仍)氏部落,都城在今山東濟寧。《史記·殷本紀》云:“桀敗於有娀之墟。”商周之際,有娀氏部落西遷至今山東曹縣北部建立戎國。

春秋魯哀公十七年(前478),衛莊公嘗翦滅戎州,則戎地並於衛,為戎州邑。

戎國滅亡之後,其王族後裔中有以國名為姓氏者,稱戎氏,世代相傳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戎國
  • 時間:西周
  • 來源:東夷族伏羲氏後裔
  • 記載:《路史》《左傳》
  • 姓氏:風姓•已氏
  • 位置:山東省曹縣北部
戎國來源,戎國記載,

戎國來源

《山海經·海內北經》:戎,其為人,人首三角。譯文:即有個國家叫戎國。戎國的國民腦袋像人,頭上長著三隻角。
戎國
戎國,古國名,風姓,上古東夷太皞之後的四國之一,古書中或作有戎、有仍、有扔,周代稱為任。
顧頡剛在《有仍國考》一文中旁徵博引,詳加考證後認為,有娀即有戎、有仍,亦即周代的任國,是太皞之後的風姓國,娀、戎、仍、任古音相同或相近可通假。
有娀部族因受到魯國排擠西遷。《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記載:"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顧頡剛認為"有仍又作有戎,有戎當即春秋時魯國之戎",即指此。
戎即戎州,在魯西和豫東一帶占有一塊地盤,介於魯、曹、衛、宋之間的濟水附近。
戎州之戎即西周時期西遷的有戎(娀、仍)國,即原來的風姓任國,在今山東濟寧。戎可能也分出很多支族,己氏當是其中之一,風姓己氏,周人為了把它和其故地相區別,稱之為"戎",其故國之地還稱"仍"或"任"。

戎國記載

《左傳》魯隱公二年(前721年):“春,公會戎於潛,修惠公之好也;戎請盟,公辭。
戎國戎國
戎請盟;秋,盟於唐,復修戎好也。”潛、唐,皆魯西之地,今山東曹縣境。
春,隱公在潛地與戎國人會見,重修惠公時期的友好關係。戎國人請求結盟,隱公推辭了。
戎國人又請求結盟。秋季,在唐地結盟,恢復和戎國人的友好。
《左傳》隱公七年(前716年):“戎伐凡伯於楚丘以歸。”
周桓王派凡伯為使聘於魯,從魯國經戎州返洛邑途中,戎人襲擊凡伯於楚丘 。
《左傳》莊公十八年(前676年):“夏,公追戎於濟西。”
魯莊公帶兵追擊戎人,一直追到濟西(曹地濟西田)。
《左傳》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初,公登城以望,見戎州。問之,以告。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翦之。
戎國
戎州人攻之,大子疾、公子青逾從公,戎州人殺之。公入於戎州己氏。初,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發美,使髡之,以為呂姜髢。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與女璧。己氏曰:殺女,璧其焉往?遂殺之而取其璧。”
衛莊公從鄄地回國,般師出走。當初,衛莊公登城遠望,見到戎州。他問是怎么回事,有人告訴他是戎人的居邑。衛莊公說:“我是姬姓,哪裡有什麼戎人?”就派人毀平了戎州。
戎州人攻打衛莊公,太子疾、公子青越牆跟從衛莊公,戎州人殺死了他們。衛莊公逃到戎州己氏那裡。當初,衛莊公從城上看到己氏的妻子頭髮很漂亮,派人讓她剪下來,作為自己夫人呂姜的假髮。這時莊公到了己氏家裡,把玉璧給己氏看,說:“救我的命,給你玉璧。”己氏說:“殺了你,玉璧會那裡去?”就殺死了衛莊公並獲得了他的玉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