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崇福

應崇福

應崇福(1918-2011),超聲學家,中科院院士,1918年6月15日生於中國寧波。1940年畢業於華中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44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獲碩士學位,1952年在(美國)布朗大學物理系獲博士學位。1940年-1941年以及1943年-1948年任教於華中大學物理系,1951年-1955年在布朗大學套用數學系進行超聲學研究工作,1956年至今在中國科學院繼續超聲學研究,先後在物理所、電子所、聲學所任研究員,曾兼任室主任、副所長。1993年當選中科院院士。在超聲學範圍,對超聲在固體中的散射、超聲壓電換能器的行為、壓電晶體中和人體軟組織中的超聲傳播、功率超聲、雷射超聲等等方面,合作發表論文約百篇,其中對固體中聲散射的早期論文是國際上本領域的奠基之作。

應崇福院士是著名物理學家、超聲學研究奠基人、聲學領域著名教育家,中國聲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創建者之一,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應崇福院士50年代在美國發表的有關固體中超聲散射的論文,是國際上該領域的開拓之作。他在固體中超音波散射、電壓換能器瞬態特性、功率超聲、晶體聲學等超聲學的許多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組織推動中國對超聲學的研究和技術套用以及承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崇福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寧波
  • 出生日期:1918年6月15日
  • 逝世日期:2011年6月30日
  • 畢業院校華中大學
  • 主要成就:在超聲學的研究和技術套用以及承擔科研項目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 代表作品:《超聲學》
  • 性別:男
人物生平,學生時代,留學美國,超聲研究,人物成就,所獲獎項,

人物生平

1940年畢業於華中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士學位。1940年-1941年以及1943年-1948年任教於華中大學物理系。
應崇福應崇福
1944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獲碩士學位,
1951年-1955年在布朗大學套用數學系進行超聲學研究工作,
1952年在(美國)布朗大學物理系獲博士學位。
1956年至今在中國科學院繼續超聲學研究,先後在物理所、電子所、聲學所任研究員,曾兼任室主任、副所長。
1993年當選中科院院士。在超聲學範圍,對超聲在固體中的散射、超聲壓電換能器的行為、壓電晶體中和人體軟組織中的超聲傳播、功率超聲、雷射超聲等等方面,合作發表論文約百篇,其中對固體中聲散射的早期論文是國際上本領域的奠基之作。
應崇福長期從事超聲學的研究,涉及超聲學的多個方面。其中50年代發表關於彈性介質內球形障礙物對超聲散射的理論性論文,開拓了國際上超聲在固體中散射領域的現代研究;80年代獨創地用顯示方法系統地觀察了玻璃中多種障礙物對超聲散射的連續過程,並部分進行了理論分析。對超聲壓電換能器提出了幾項新的理論,包括換能器輻射超聲的新的第二機理;對壓電介質中和表面上的超聲產生和傳播,發現了壓電介質內的電磁,聲頭波。在超聲套用方面,曾主持承擔幾項國家任務和由於兩項發明獲得國家獎。對超聲學在中國的普及和推廣,起過一定的作用。
主編《超聲學》和與人合寫《超聲在固體中的散射》專著、出版《應崇福論文選集》,存於寧波市圖書館“地方文獻,甬籍名人名作庫”。
1993年擔任中央電大大學物理課程"聲學"專題主講教師並主編教材《大學物理--當代物理前沿專題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任《套用聲學》期刊主編至今、美國《波動》及英國《超聲學》的國際編委。指導碩士生及博士生20餘名完成學業。獲國家獎4項及中國科院獎2項。曾任中國聲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事長等職務。

學生時代

應崇福生於寧波長於武漢的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中。小的時候他上的是私塾,老師不教純中文以外的課程,自己的英語和算術全靠父親和乾爹來教授,正因為如此,為他的英語成績奠定了好的基礎。1938年武漢淪陷後,20歲的大學生應崇福跟隨(武漢)華中大學搬遷到中國的西南邊陲,雲南大理。1941年,應崇福到西南聯大研究生院攻讀物理學碩士學位,這一年的物理專業只招收了3名碩士研究生。他描述那是“苦中充滿魅力”的歲月。考上名師雲集的西南聯大,讓年輕的應崇福既興奮又倍感壓力。儘管此時中國國內環境動盪不安,但西南聯大的師生仍然堅持研究學術、教書育人,戰爭反而堅定了他們的信念:自己所學、所研究的成果將來定會在中國的土地上有用武之地!作為學生,應崇福的生活過得相當艱難,上課之餘靠做家教來賺取生活費。談到聯大對自己一生的影響,應崇福說:“在聯大,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到了科學的學術思維方法,學會了怎么思考問題,對學術、對真理的追求,研究學問切忌浮躁,做人更不能斤斤計較。各位名師的傳授使我的知識面擴大了,極大地加強了各方面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一種精神,一種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兩年聯大時光,為應崇福打下非常堅實的人生和學問底子。1943年他又從昆明回到了大理,在華中大學教課。1945年抗戰勝利,華中遷回武昌,他又在武昌繼續教書直到1948年。
應崇福筆跡應崇福筆跡

留學美國

1948年,應崇福依靠華中大學提供的路費補貼和美國布朗大學提供的助學金,到美國布朗大學攻讀博士。當時,布朗大學物理系是國際上超聲學研究方面實力最強的機構之一,但1951年應崇福的博士論文卻是電子物理方面的,發表的也只是很短的兩頁。因為提出和過去幾年不同的機理和觀點,仍然得到老師的贊同,以全A成績拿到了博士學位。應崇福準備博士一畢業就回國,但正值抗美援朝,美國當局禁止全部中國在美留學學生離境,只得在美國滯留下來,在布朗大學研究生院職工的幫助下,在套用數學系的金屬研究所找到了一份臨時工作。應崇福說:“這個臨時工作讓我同超聲學結下了半輩子的情緣”。
應崇福應崇福

超聲研究

應崇福從此闖進了超聲領域。此時正是研究所的初創時期,他在接觸了最前沿的超聲學研究的同時也很快拿出成果。其間,他作出的最有影響和最為突出的重要成就是“固體中超聲散射理論”,在當時,對固體中的單體散射還沒有人作過系統的研究,這是因為固體中既有縱波又有橫波,加之由於當時關心這一問題的人不多。隨後,應崇福發表在JAP上的論文逐漸被公認為固體中散射領域的奠基之作、經典之作,成為20世紀70年代後發展起來的超聲定量檢測的理論基礎,一直被國外大量引用。僅SCI檢索到的從1980年開始到1996年期間的引用次數就有147次。

人物成就

成立超聲研究室
應崇福1956年3月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套用物理所並參加編制中國十二年科學遠景規劃。
電子所籌委會成立後,應聘到電子所負責籌建超聲學組。1958年成立超聲研究室,任主任,在中國首次誕生了超聲研究的專門機構和隊伍。在這期間,他一方面積極參加北京市科協組織的活動,利用這種機會和場合大力宣傳、普及、推動超聲的各種套用技術;另一方面,多次到上海等地進行宣傳推廣工作。1958年去蘇聯考察前夕,在北京西苑旅社召開了中國超聲微型會議。從蘇聯回中國後,科學院組織大躍進獻禮活動,他積極組織超聲室全面開展超聲諸多套用的研究,獻禮30餘項。1959年6月在武漢武昌洪山賓館召開了院內超聲會議,1960年在上海召開了中國超聲會議,引起了上海市領導的重視,上海率先掀起了超聲運動,之後北京積極回響。他積極組織召開了1964年的北京超聲套用學術會議,使得超聲學的發展回到正確科學的軌道上來。1998年4月,中國超聲診斷界在上海舉行超聲診斷在中國創建40周年慶祝會並為上海第六人民醫院立碑,特邀應崇福出席會議,並出任頒獎嘉賓。
超聲套用
應崇福在重點帶領超聲室承擔國家任務的同時,在中國國內儘可能推廣了全局性的工作,如檢測儀器和探頭的研製等,推動超聲在工業檢測中的套用。經過開創期間的努力,超聲套用在中國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基礎,他把握時機,主持召開各種學術交流會,進一步促其發展。這些都為“文革”後中國無損檢測學會的成立、電子學會套用聲學學會的創辦奠定了基礎。1978年11月在機械工業部陶亨鹹總工程師的推動和領導下,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無損檢測學會,應崇福任第一屆理事長。隨後任國際無損檢測委員會的中國代表,多次出席國際會議。為了推動工程技術與基礎的聯繫,他通過北京無損檢測學會在香山組織了兩期高級基礎討論班,親自講授聲波的傳播理論。為了發展中國的無損檢測事業,他連續多年任《無損檢測》雜誌的主編,積極組織參加國際會議,加強與友好國家的聯繫,建立雙邊關係等。由於對中國發展無損檢測事業的突出貢獻,應崇福被授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立50周年特別獎。在超聲學方面,1978年11月中國電子學會套用聲學學會在天津成立,他被選為理事長,他通過套用聲學學會大力推動中國醫學超聲、功率超聲和超聲電子學的發展。1985年10月,電子學會套用聲學學會與物理學會聲學學會在南京合併成立中國聲學學會,他任合併後的第一屆理事長。
超聲學發展建設
應崇福在中國推動超聲學發展的同時,十分重視聲學所超聲室的建設和發展。“文化大革命”前他根據國際上學科的發展,在室內少有地設立了特高頻超聲組,同時在檢測超聲大組內分設了儀器研製、探頭研究和與任務結合的檢測方法研究等小組。“文化大革命”後期即1972年,國外聲表面波的套用迅速發展,他就從超聲室檢測組抽出精兵強將與微波超聲組合起來成立了聲表面波組。為了推動聲表面波技術的發展,他親自編寫講義為大家講課。考慮到聲表面波不僅是技術問題,而且涉及到一些相當深的晶體聲學理論,又抽調功率超聲的汪承灝(現為院士)去主持聲表面波組的科研工作。到“文化大革命”之後的1978年,應崇福發現檢測超聲在各工業部門已迅速發展起來了,一般的工作他們都可以做,而且可能做得更好,遂下定決心作了一次大的學科調整,放下尚處於發展階段的聲全息研究,將檢測部分重新組成了檢測換能器(發射和接收)、超聲傳播散射、檢測超聲信號處理與工業套用及醫學超聲幾個方面,把重點轉移到套用基礎研究方面來。這一決策經過10年的努力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應崇福應崇福
學術成就
1、對固體中超音波的散射,在理論和實驗的研究上,取得了創造性和系統性的成果。
應崇福應崇福
在1956年,與人合作,發表了一篇題為“各向同性彈性固體中平面縱波受球形障礙物的散射”論文,開創了國際上固體中超聲散射領域的研究工作。在20世紀80年代,又進一步深化了固體中幾種障礙物散射瞬態超音波的理論分析,同時建立和發展了一種稱為動態光彈的顯示技術,用來目睹和記錄透明固體中的超音波和它的傳播過程。這樣可以核對已導出的散射式,而在理論處理有困難的場合,則直接實驗觀察散射的情況。2、對壓電超聲換能器的特性進行了一系列研究。關於向固體輻射聲波的理論,證明除了熟知“表面換能”機理,另一個前所未知的“聲電再生”機理,在厚度模換能器的換能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有限尺寸的厚度模換能器,實驗觀察到,不僅向固體輻射縱波,也輻射橫波;理論上和實驗上證實了一種叫“應電壓”的效應,這個效應是換能器所發射聲波波形中首脈衝的起因;推導出圓形壓電換能器的二維等效電路,以計入厚度振動和徑向振動之間的耦合
3、在下列多個超聲學的領域,發表了一些有新結果的論文:醫學超聲學、雷射超聲學、功率超聲學、壓電材料內部和表面上聲波的產生和傳播、油井中聲波的傳播。
4、出版的書籍中有:《超聲學》(主編),1990年(中文)、《應崇福論文選集》(1998年以前的論文)。《應崇福論文選集續集》(1999年—2008年)等共7本。
5、80歲後改行,從以超聲檢測的研究為主,轉到研究聲空化的基本性質和套用。曾負責自然科學基金的重大項目。

所獲獎項

關於半穿孔結構寬頻帶夾心式壓電換能器的研究,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關於超聲換能器問題的研究,1985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關於壓電體在聲電耦合作用下激發產生的彈性波場和振動特性研究,199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