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南佐遺址

慶陽南佐遺址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後官寨鎮南佐村,坐落於涇河一級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塬西部,發掘單位是中國人民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慶陽南佐遺址
  • 地理位置: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後官寨鎮南佐村
歷史沿革,研究進展,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1958年調查發現,1981年確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199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等先後對遺址進行了兩個階段6次考古發掘,發現了較為豐富的仰韶文化晚期遺存,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一座面積約60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牆建築F1。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和2020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南佐遺址進行重點勘探,在九座夯土台外側發現相鄰的兩重環壕,在F1周圍發現大面積建築遺存。
為了解南佐遺址的年代分期、聚落形態、生業經濟、社會狀況等基本問題,進而探究黃土高原尤其是隴東地區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譜系、聚落形態、文明化進程、文明模式、人地關係,客觀認識其在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的地位,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南佐遺址展開第三階段的考古工作。新階段發掘主要集中在宮殿區(圖二),共發掘面積約1600平方米。確認南佐遺址是一處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大型中心聚落遺址,碳十四測年距今約5100-4700年。

研究進展

南佐遺址考古工作一開始就將多學科合作研究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碳十四測年、動植物考古、同位素考古、陶器殘留物分析、陶器科技分析等諸多方面。
碳十四測年標本主要是植物種子(水稻、粟黍),也有少量為動物骨骼和木炭,38個測年數據基本在距今5100~4700年之間,在仰韶文化晚期範圍之內。植物考古工作浮選出約60萬粒碳化水稻,加上未浮選部分總數估計可達數百萬粒,還發現了大量粟黍等作物的碳化種子,水稻和粟黍及狗尾草的鍶同位素差異明顯,顯示很可能不是同一產地。木炭鑑定結果顯示主要以櫟屬、榆屬、松屬、竹亞科為主,這些樹種是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的主要組成樹種。動物以家豬為主,占比可達到85%,其次是鹿,家豬的C、N同位素分析顯示以C4類作物為主。陶器殘留物分析顯示彩陶平底瓶可能裝過谷芽酒,白泥堆紋罐盛放或烹煮過肉類。硃砂彩繪陶分析顯示紅色顏料為硃砂,使用之前經過研磨,殘留物的裂解組份中檢測到脂肪酸,表明顏料在塗覆工藝過程中使用了脂類粘合劑。
此外,還對白陶、黑陶、白衣陶、硃砂彩繪陶、彩陶等進行包括岩相、成分、原料、溫度、製作工藝等諸多方面的科技分析。白陶胎質細膩光滑,有的胎厚僅2-3毫米,原料為高嶺土和瓷土,有的表面有塗層,原料可能來自於長江中下游和海岱地區。黑陶表面黑色層與胎體分界線明顯,採用滲碳工藝製成,滲碳層厚度人為可控,與良渚文化的磨光黑陶工藝類似。陶器燒成溫度絕大多數高於1000℃,最高能達到1116℃,明顯高於同時期其他地區陶器溫度,表明已達到很高的燒造水平。

價值意義

考古發現表明,南佐遺址是距今5000年左右黃土高原上具有都邑性質的大型中心聚落。遺址總面積約600萬平方米,發現了九座夯土台及環壕圍繞的30萬平方米的核心區,數千平方米“宮城”,五千年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夯土牆宮殿式建築,還發現了大量製作水平很高的白陶、黑陶等器物和大量的炭化水稻等。“九台”和大型建築的龐大體量、台外壕溝和夯護水利設施之巨大規模都前所未見,體現出強大的社會公共權力的存在。
從聚落布局來看,“九台”對稱分布且位於聚落中央,“宮城”位於“九台”北部中央,主殿F1位於“宮城”中央,“九台”至北台、主殿火壇、主殿中門、宮牆南門構成大致南北向的中軸線,東西側室對稱分布,總體上構成一個封閉式的主次分明、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的宮殿格局,在宮牆外側還發現相當於護城河的大型壕溝。聚落布局如此嚴整,前所未見。新發現的“宮城”更是開中國後世都城宮殿建築布局之先河。
南佐遺址白陶、黑陶、綠松石、硃砂、雙腹盆、圜底缸以及大量水稻等的發現,表明南佐和長江中游、海岱地區甚至更南方廣大地區存在廣泛聯繫。
南佐都邑性中心聚落的發現,證明距今5000年前後隴東地區已經進入早期國家或文明社會階段,對於客觀認識黃河上中游、黃土高原尤其是隴東地區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地位,對於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