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獨

慎獨

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範的最高境界。出於《文子·精誠篇》:“聖人不慚於景,君子慎其獨也,舍近期遠,塞矣。”,東漢鄭玄注《中庸》“慎獨”云:“慎其家居之所為。”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源》。

另外出土於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簡儒家類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議論“慎獨”簡本《五行》16~18云: “淑人小人,其義一也”。能為一而後能為小人,小人慎其獨也。 “展望弗及,興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後能至哀,小人慎其獨也。

一. “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 “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

三. 怎么達到“慎獨”這種境界: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

四. 包含態度與方法。謹慎治學態度,推動”知行反“認識模式,以窮理盡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統知識,慎全獨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慎獨
  • 外文名:Cautious
  • 拼音:shèn dú
  • 釋義:在獨處中謹慎不苟
  • 出處:《文子·精誠》
詳細解釋,相關詞語,儒學名詞,《大學》,《中庸》,盤古心學,傳統解釋,較新解釋,

詳細解釋

捨棄身體感官對疼痛的知覺,返回自心,謹慎內省
之所以慎獨,天命之謂(氣)性,率(率領)性之謂道,修道(氣)之謂教。道(率氣)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人不可能一刻無性的假設)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有所看或者有所不看因人而異),恐懼乎其所不聞(有的聞有的不聞)。莫見乎隱(隱晦片甲不留),莫顯乎微(顯現草木不生)。故君子慎其獨也。(所以我們就要慎獨啦,慎獨是對的啦)
語出《禮記·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三國·魏 曹植 《卞太后誄》:“祇畏神明,敬惟慎獨。”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陶谷使江南》:“ 熙載 使歌姬 秦蒻蘭 衣弊衣為驛卒女, 谷見之而喜,遂犯慎獨之戒。”
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我們講理學的人,最講究的是慎獨工夫,總要能夠衾影無愧,屋漏不慚。”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這種不開通、不文明的地方,身當人師的人,那敢不慎獨?”

相關詞語

儒學名詞

出土於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簡儒家類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議論“慎獨”簡本《五行》16~18云:
“淑人君子,其儀一也”。能為一而後能為小人,小人慎其獨也。
“展望弗及,興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後能至哀,小人慎其獨也。
慎獨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舉一例而言其深。君不妨以慧心以觀世,芸芸眾生,一人不言不語,不哭不笑,不悲不哀,為之初見此人,席其身旁而坐,亦無過人之處,此人卻散發著一種磁場,一股正氣,壓的人好生喘不過氣來,唯有率先打破氣氛得以解。此何人也,其必是集“儒風五行,仁義禮智聖,誠於中,形於外,內外道德品行兼修慎獨之輩”。
在《大學》原文中,有這一段話是這么說的,“小人閒居為不善”,意思是小人平時喜歡做不好的事情,當他見到慎獨的人後,卻試圖偽裝自己,“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然而,人們的內心與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時不好的意念、想法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來,“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勉強在形跡上偽裝是偽裝不了的,只有像慎獨的人一樣“誠於中”,才能“形於外”,“誠於中,形於外”是慎獨的一個主要含義。
儒家對於慎獨的解釋是:“能為一者,言能以多為一;以多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為一也。”“慎其獨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也。獨然後一,一也者,夫五為一也,然後得之。”“仁義禮智聖”為其五,也就是儒家風範的重中之重,通稱為“儒風五行”。
按照“儒風五行”的規定,它是五種“形於內”的“德之行”。仁義禮智聖雖然是“形於內”、形成於內心的,但它還有“多”的嫌疑,還沒有真正統一於心,故需要捨棄仁義禮智聖形式上的外在差別,將其看作一個有機整體,使其真正統一於內心,故說“一也者,夫五為一心也”。因此,這裡的慎獨實際是指內心的專注、專一,具體講,是指內心專注於仁義禮智聖五種“德之行”的狀態。
慎獨釋為誠其意,是“儒風五行”的理解,還是當時人們的普遍理解?難道《大學》、《中庸》的慎獨也是指誠其意嗎?回答是肯定的。先秦典籍中的慎獨都是指誠其意,《大學》、《中庸》也不例外。
大學》第一次出現慎獨一詞:
【原文】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譯文】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如同厭惡污穢的氣味那樣不要欺騙自己,就如同喜愛美麗的女子那樣不要欺騙自己,這就叫做讓自己對自己滿意。所以君子(為了讓自己對自己滿意)就一定會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
【註解】
1.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是解釋前一句話的“毋自欺也”;
2. 慎獨,在這裡約等於捫心自問。如聶文濤博克:“孔子說的仁道,那是講給君子的。而我,曾經放棄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機會,因此不能再談什麼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價值。換句話說,面對這些孩子,我能否捫心自問:我還是一個人嗎?”。
大學》第二次出現慎獨一詞:
【原文】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
【譯文】 那些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在閒居獨處的時候,無論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當他們見到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卻又躲躲藏藏企圖掩蓋他們所做的壞事。而裝出一付似乎做過好事的模樣,設法顯示自己的美德。每個人來看自己的時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樣(直視內心),(自欺的結果只能是底氣不足),那么(自欺)還有什麼用嗎?這就叫做內心的真誠會直達外表,所以君子一定會真誠面對自己。
【註解】
1. “人之視己”,這裡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每個人。每個人看自己的時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見其肺肝然”。
2. 這裡講的是慎獨與真誠。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譯文】曾子說:“十隻眼睛看著,十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原文】曾子曰,「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中庸》的慎獨也是如此。《中庸》首章雲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作者提出“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下面“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故君子慎其獨也”均是對此的進一步說明,因此,這裡的“道”具體指什麼,便成為理解慎獨的關鍵。由於本段以下,文章接著討論中庸,又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等論述,往往使人們容易認為這裡的“道”是指中庸之道,或至少與中庸有關,而慎獨就是指在獨居時謹慎其所為。但是我們知道,今本《中庸》實際包括兩個部分,從第二章(以朱熹《集注》本為準,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為一個部分,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則立”以下為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談論中庸,後一部分主要談論誠明,它們被編纂一起乃是後來的事情。(參見拙文:《郭店竹簡與〈中庸〉公案》,《台大歷史學報》2000年第25期)所以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道”,不應是第二章以下,而應是第二十章以下所談論的道,也即是第二十章“誠者,天之道”的道,是第二十一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道,是指誠而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就是要時時保持內心的誠,它與《大學》的“誠其意”實際是一個意思。如果說上面的分析多少還帶有推論的話,我們不妨再來看更為直接的文獻材料。劉向《說苑·敬慎》云: 存亡禍福,其要在身,聖人重誡,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獨也。”諺曰:“誠無垢,思無辱。”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之謂也。 這裡明確提到《中庸》,說明它談論的正是《中庸》的慎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雖然略去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一句,但它先是提出“聖人重誠,敬慎所忽”,又在下面接著引時諺曰:“誠無垢,思無辱。”又說“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說明《中庸》的慎獨主要是對誠而言,乃是當時人所共知的事實;同時也說明我們對《中庸》文本的分析,確實是能夠成立的。
世間的事情往往是這樣,當人們過分關注外在的形式,內心的真情反而無法自然表達,所以真正懂得喪禮的人能夠超越喪服(衰絰)的外在形式,而關注內心的真情,“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在這即是“獨”:“獨也者,舍體也。”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君子慎其獨也。傳文的解釋是:“差池者,言不在衰絰。不在衰絰也,然後能至哀。夫喪,正絰修領而哀殺矣,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謂獨。獨也者,舍體也。”
所謂“舍體”,即是捨棄身體感官對外物的知覺、感受,而返回於內在的心理狀態。所以慎獨的“獨”並非空間上的獨居、獨處,而是心理上的“未發”或未與外物接觸,指內心的意志、意念。“獨”的這種含義也見於先秦典籍之中。如:
《莊子·大宗師》說: 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莊子所描繪的“見獨”頗類似於現象學中的先驗還原,即捨棄對世界的自然態度和固有看法,而回到純粹的先驗意識,見獨即發現內在、先驗的心理狀態。這裡的“獨”與“儒風五行”一樣,都是在“舍體”的意義上使用的。所以莊子的“見獨”與儒家的慎獨雖然在內容上有所不同,但就二者是指內心的精神狀態而言,則是一致的,這種一致性顯然是建立在他們對“獨”的共同理解之上。獨也可以做動詞,作“內”講。“儒風五行”傳文解釋“君子之為德也,有與始,無與終”一句時說:“有與始者,言與其體始;無與終者,言舍其體而獨其心也。”這裡的獨即作“內”講,“獨其心”即內其心。“內心”的說法也見於先秦典籍,並與慎獨聯繫在一起 。如:
禮記·禮器》說: 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 對於“內心”,鄭玄的注釋是“用心於內,尚其德在內”。《禮器》以“內心”來理解慎獨,與“儒風五行”顯然是一致的,這應該即是慎獨的本來含義。那么,到底什麼是慎獨呢?《爾雅》云:“慎,誠也。”而據“儒風五行”傳文,獨是指“舍體”,也即內心的意志、意念,故慎獨即是誠其意。只不過慎獨在當時已成為一個專用名詞,其內涵已廣為人知,所以人們往往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解釋和說明,如“儒風五行”的“能為一”、《禮器》的“內心”等等。但不論是“能為一”還是“內心”,其實都是指誠其意,只是具體表述上有所不同而已。

《大學》

大學》出現慎獨一詞:
原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①。如惡惡臭②,如好好色③,此之謂自謙④。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⑤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⑥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節選自《禮記·大學》)
註解
①毋:不要
自欺:自己騙自己
②惡:討厭
惡臭:難聞的氣味 臭:氣味
③好:喜愛
好色:美麗的容顏
④謙:通“慊”,滿足。
⑤揜:即“掩”的異形字,掩蓋。
⑥嚴:厲害。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
1.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是解釋前一句話的“毋自欺也”;
2. 慎獨,在這裡約等於捫心自問。如聶文濤部落格:“孔子說的仁道,那是講給君子的。而我,曾經放棄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機會,因此不能再談什麼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價值。換句話說,面對這些孩子,我能否捫心自問:我還是一個人嗎?”。
3. “人之視己”,這裡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每個人。每個人看自己的時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見其肺肝然”。
4. 這裡講的是慎獨與真誠。
譯文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如同厭惡污穢的氣味那樣(不要欺騙自己),就如同喜愛美麗的女子那樣(不要欺騙自己),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獨處的時候保持謹慎的態度。
那些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在閒居獨處的時候,無論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當他們見到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卻又躲躲藏藏企圖掩蓋他們所做的壞事。而裝出一副似乎做過好事的模樣,設法顯示自己的美德。每個人來看自己的時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樣(直視內心),(自欺的結果只能是底氣不足),那么(自欺)還有什麼用嗎?這就叫做內心的真誠會直達外表,所以君子一定會真誠面對自己。
曾子說:“許多隻眼睛看著,許多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道理
做人要發自內心的誠實,不能有半點虛偽,因為'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中庸》

原文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譯文
(駕馭本性的)道啊,是時刻不能離開的。那些可以離開的束縛,都不能稱之為道。因此君子會因為擔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嚴謹,會因為擔心有自己聽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沒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覺的地方更能表現出君子人格的,也沒有比細微之處更能顯示君子風範的。所以,君子是要嚴肅地面對自己的。
註解
1. 道,是用來駕馭本性的道。
2. “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別人。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其所不聞”的“其”也是這個意思。
3. “莫見乎隱”的主語是君子的特徵,這種特徵應該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
4. “獨”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獨”是要嚴肅的面對自我。
君子,不是擔心會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縱自己,不是這樣的。做一個坦蕩的君子,不需要別人來約束自己。君子要捫心自問:看自己像個君子嗎?這是慎獨。聶文濤說:慎獨不是怕丟人,而是怕喪失人格。
《中庸》之慎獨另解
背景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記錄的孔門心法,首句言性、言道、言教,說的是修性修道的方法,可惜孟子之後漸漸流為學問之說,離其真意甚遠了。
其中“君子”和“慎獨”兩個概念,與原意大相逕庭,是理解原意的關鍵。《中庸》里的君子,指的是依道受教、修行身心的人。慎獨,指的是謹慎地保有(自己在修道中得到的)獨特的見解。
原文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譯文
道,是生命中不可須臾離開的生起心念的那個能力,凡是生命可以離開的東西都不能稱之為道。(每個人從不間斷的思維作用、心念活動,就是道在人的生命中的體現。生起思維和心念的就是道、是天命、是生命的本源。)
所以,依照道來修行的人,對自己不能耳聞目睹的事物,應該保持慎重的戒心和畏懼的恭敬態度。雖然人的耳目感知有其局限性,但是依道修行的人,還是能夠在最隱秘的地方和最細微之處,感知到普通人無法感知的東西,所以修行人應該謹慎地保持其(在修行中獲得的)獨有的知見。
再譯一下中庸原文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
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安寧祥和無礙的狀態,稱之為“中”;如果情緒發生時也能由這種“中”的狀態節制,則稱之為“和”。『中』的狀態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狀態,也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人對事物發出情緒能夠用『和』原則來自製,則是最接近道的。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中”“和”,那么天地之間的規則就能正確地發揮作用,萬事萬物就能興旺自然的發展了。
註解
發而皆中節:情緒發出時皆由“中”來節制。而不是通常所說的“情緒發生時皆符合節制”。 根據語意的連貫性和前後文字的使用規則來看,都應該是“以中來節制”,而不是正中(讀重的音)節制。如果解釋為正中(符合)節制,那么原文為什麼沒有對節制進行解說呢?

盤古心學

“慎獨”是說慎重承擔自己具有獨立性的生命,或者說是謹慎面對自己生命本質上具有獨立的事實。
這個獨立特別是在說人的感覺具有無法被任何他者替換來感覺的根本事實。比如說你肚子餓了,這是很踏實的感覺,別人不能好意幫你吃東西,只有你自己吃東西肚子才能感覺飽,你心裡很難過,懂得體貼與同情的別人只能“感同身受”你的難過,這個感同身受意思是說他會想起自己往日很難過的情境,因此特別知道如何細緻對待你,卻無法跟你替換來難過,來進去此刻你自己難過的情境本身。
“獨”字就是獨立,承認生命本質上的獨立,與其往外逐浪,不如承認浪起浪落都在心內,獨立是對本體的一種具象描寫,當你看見你自身的獨立,你就看見本體。每個人降生在這個宇宙里,都具有完全獨立的心靈,來吸收與消化他感知的各種訊息,並做出自覺適當的回應,這是人會駕馭萬物,與天並立共存的原因。因此,“慎獨”兩字首先只是要人開始確認自己如此珍貴的存在現象。
中庸》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戒慎恐懼自己有什麼狀況沒有看見與聽見,內在的盲點常會在陰暗處更鮮活,細微處更顯著,因此君子更要慎重承擔自己具有獨立性的生命,不要懷著攀附心態而自毀自棄。
“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見於 《禮記·大學》和《禮記·中庸》。

傳統解釋

這一解釋是社會上廣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較容易為世人接受的解釋。
朱子解釋《大學》的“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說:“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為善以去其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惡惡則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皆務決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於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為人也。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故必謹之於此以審其幾焉”
“慎獨”指的是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慾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時刻刻伴隨主體之身。
劉少奇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一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壞事,能否做到“慎獨”, 以及堅持“慎獨”所能達到的程度,是衡量人們是否堅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績大小的重要標尺。“慎獨”作為自我修身方法,不僅在古代的道德實踐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而且對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曾國藩總結自己一生的處世經驗,寫了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這四條,慎獨是根本,是“體”;其他三條是枝葉,是“用”。
《中庸》里有句話:“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什麼叫“戒慎乎其所不睹”?這個“不睹”,就是你看不見的領域。“恐懼乎其所不聞”,這個“不聞”,就是你聽不到的領域。在這些“不睹”“不聞”的領域,我們不要以為我們看不到、聽不到,就沒有東西。整個宇宙,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恐怕連0.1%都沒有。我們就知道這一點,如果就自以為很了不起,不是很可笑嗎?在我們不知道的領域,在我們看不見的領域,有多少東西存在?我們能不有所恐懼嗎?
《大學》里講:“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這裡同樣也講“慎獨”。“慎獨”是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為什麼要“慎獨”?因為在天地之間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我們要去敬重它,用我們至誠的心,敬重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比如說鬼神,鬼神存在不存在?很多人否定它。我們只能說自己不知道,我們不要否定,不知道的不能就說沒有。不知道的,我們就老老實實地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沒有呢?還有99.9%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能說那裡面就沒有呢?
“十目所視”,任何時候,可能都有十雙眼睛在看著你;“十手所指”,任何時候,可能都有十個手指在指著你。所以我們要很慎重,不管有沒有人,都要慎獨。慎獨就是“誠”,很誠懇、很誠信。做任何事情,不要因為外界的變化而隨便改變我們的想法、做法,我們要用真誠去做事,不輕易地改變我們正確的目標。

較新解釋

這一解釋是一些專門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儒學的學者所持的意見。所謂“慎獨”或“慎其獨”,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從功夫論說,“慎獨”就是面對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對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覺。從消極的角度說,“慎獨”是一個防止和約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現的過程;從積極的角度說,“慎獨”則是一個保持和守護“自我”道德本性的過程。
清人主張釋“慎獨”的“慎”為“誠”,相應地有人就把“獨”解釋為“身”, 如陳碩甫說:“《中庸》言慎獨,即是誠身。”( 見王先謙《荀子集解·不苟篇》,中華書局,1997年)
慎獨的解釋:
五行》篇的“說”,從喪服制度與內心悲哀的關係,解釋《詩·邶風·燕燕》“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詩句說:“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絰。不在衰絰也,然後能至哀。夫喪,正絰修領而哀殺矣,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謂獨。獨也者,舍體也。”另外還有“舍其體而獨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獨”的說法。明確地把“心”界定為“獨”,或者以“心”為“獨”。
荀子·不苟》篇:“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
明儒中,則有:
劉宗周:“聖賢千言萬語說本體說工夫,總不離慎獨二字,獨即天命之性所藏精處,而慎獨即盡性之學。”(《劉子全書》卷五《聖學宗要?陽明王子》)
“獨之外別無本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劉子全書》卷八《中庸首章說》)
“慎獨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時隨處體認去,使得全體熒然,與天地合德。”(《劉子全書》卷六《證學雜解》)
慎的解釋:
《左傳》:“慎守其一”
《周書》:“慎,德之守也。守終純固”
上博簡《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
《成之聞之》篇:“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韓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亂其精神。真者,慎之固也。修之身,其德乃真。”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凡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
從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幾點重要看法:一是“慎”與“守”直接合用,“慎守”可以解釋為“持守”(或者“專注”);二是“慎”與“固”和“堅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據文句的意思,“慎”可釋為“守”;四是“慎”關注的都是人的“內心”和“內在性”。根據這幾點,“慎獨”的“慎”完全可以從“保持”、“敬重”、“敬持”、“專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義上加以界定,這應該正是“慎獨”之“慎”的確切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